妈妈,你还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拥抱我,和我互动么
昨晚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散步,她带上了她那刚学会走路的小宝,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身边的小花小草充满了好奇。我们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小宝一个人去“探索世界”。
我一边听她抱怨小宝总是黏着她,一边看着不远处的小宝:孩子会停下来四处望望,被某个奇怪的东西吸引,也会蹲在路中间,估计是在折腾哪只走丢了的小蚂蚁。
但是,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啊,小宝都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头看看大人还在不在。本来走得好好的,突然就跑回来靠在朋友的大腿边蹭一蹭。这时,朋友又开始抱怨:“哝,你看看,又跑回来了…就像个小尾巴,就黏着我。又上班又带娃,当妈容易嘛!”
找妈妈?这操作,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在低等动物中,孩子想和妈妈的亲近都是共通的。因为,小baby知道,就算天塌下来了,也有妈妈给自己顶着。
爱孩子?这操作,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哪怕再忙,我们也会在上厕所的时间在各种宝妈群里聊天,也会在朋友圈和收藏夹里塞满不让孩子哭闹的三大招,让孩子爱吃饭的五大宝……
是啊,养孩子真的很难很难,我们想把最好的给予他们。但是,有的时候真是累得力不从心啊。亲爱的,别着急,你已经做得很棒了。虽然我们很难成为100000+文章中的完美妈妈,但是我们可以成为自己孩子眼中最棒的妈妈。
一个实验:拥抱的力量
刚出生就和妈妈分离的小猴子,身边有两个替代“母亲”。这两个母亲在外形上都相同,身体里都塞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不同的是,一个是铁丝做的妈妈,但身上挂着一个奶瓶;而另一个是用木头外包裹一层海绵的绒布妈妈,没奶瓶。
说白了,一个是“柔软、抱着舒服的妈妈”,另一个是“耐心,24小时有奶喝的妈妈”。那么,小猴子会更喜欢哪个妈妈呢?
猴子的爸爸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洛(H. Harlow),刚开始,小猴子喜欢“铁丝妈妈”,很简单,有奶喝。但是没过几天,小猴子只会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妈妈”那喝几口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绒布妈妈”呆一块。
小猴子爬到“绒布妈妈”的身上,趴在她的胸前,时不时用手去抚摸她的脸,或者在“绒布妈妈”的腹部磨蹭好几个小时。似乎,“绒布妈妈”身上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注:横坐标是小猴子的年龄,纵坐标是小猴子每天和妈妈接触的时间。其中,实线表示的是“绒布”妈妈,虚线表示的是“铁丝妈妈”。我们可以图中看到,虽然刚开始小猴子和“绒布妈妈”接触的时间和“铁丝妈妈”接近,但是在16~20天之后,小猴子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时间远长于“铁丝妈妈”。
当小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头两周,温暖也许是当妈妈必须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在热度一样的情况下,小猴子放弃了可以24小时提供食物的妈妈,选择了“绒布妈妈”呢?
哈洛说这因为“接触安慰”,小猴子长时间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紧紧地抓住绒布,尽可能使自己的身体与“绒布妈妈”接触。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小猴子感到惊吓、烦恼和生气时,它就会紧紧拥抱“绒布妈妈”。
可见,妈妈所担任的角色绝非给宝宝提供奶水(物质支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孩子接触感和安全感(心理支持)。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总觉得过于亲密的接触会不好意思,其实没必要“羞涩”,这可是我们的娃呀。
那么,是否只需要每天抱抱孩子就可以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另一个实验:互动的力量
几年后,与“绒布妈妈”共同生活的小猴子,成长并不顺利。哈洛把小猴子移出隔离的笼子,与其它正常成长的小猴子共同生活,但是小猴子出现了极度不合群的行为。有些猴子甚至出现了类似自闭的症状,例如:不停摇晃、啃咬自己的手臂等一些可怕的行为。
哈洛自认为已经找出影响养育后代的重要因素——肢体接触,认为只要能提供肢体接触,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照顾后代的工作。因此,他很失望,对着《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承认我错了。”
问题出在哪呢?
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小猴子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妈妈”,并保证小猴子每天都会有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几年后,哈洛的研究小组告诉大家:“我们终于知道,是什么影响养育后代的变量,不只是接触。改进实验后,幼猴成长得就很正常。这表示养育后代与“爱”这种情感有关。”
哈洛的一系列关于小猴子的实验,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以现在西方对动物实验中的道德要求,这样的实验也不可能再被重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实验中看到,互动,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人类所必需的。
当我们为了所谓的工作和生活,看着孩子自己能吃、会睡,就以为天下太平,就可以不管不顾,就可以置之度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自得其乐,却不知——如此下去会后患无穷……
事实上,孩子在出生后根本不知道谁是他们生物上的父母,孩子会爱一个给予他安慰、拥抱的人,但孩子还需要一个能和他们互动的人。
图片来源:www.vcg.com
说来说去,倒是给个建议,来点实际的?
也有很多妈妈和M姐抱怨,我们也很想多陪孩子呀,但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又累成狗,妈妈心里也苦呀。
孩子也并不需要我们寸步不离,坚持每天的小陪伴就足够了:
每天半小时的睡前小故事;
每天送孩子上学前的一个拥抱;
每周周末都能给孩子留出半天的时间,陪他们玩会积木,一起读本有趣的故事书;
……
其次,每天下班回到家,忙了一天,我们往往在陪伴孩子时心不在焉:一边陪孩子,一边摸手机……连哄带骗的敷衍,互动时显得很不耐烦。很显然,这样陪伴是无效的,那么就算看了n篇“养娃深度好文”也是无济于事的。
与其花很多时间去“敷衍”孩子,不如稍微缩短一点时间,提高陪伴的质量:
放下手机,陪孩子玩十分钟的“枕头大战”;
关掉电视,和孩子一起听首有趣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卡农》这样的轻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叫上孩子他爸,可以一起来个有趣的家庭情境剧,说不定还能去“星光大道”走一回呢;
……
事实上,孩子是否满足,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陪伴他们时间长短,而更多地取决于孩子从陪伴中是否获得了满足与享受。真心陪伴孩子,拒绝身体陪孩子。
此外,可以花点小心思让每天互动变得更有创意:
晒衣服的时候,让孩子帮忙从脸盆里递衣服给我们;
我们要打扫卫生,无法陪伴孩子时,不妨让孩子当领导,我们当服务员,让孩子指导我们一项又一项地完成家务。孩子年龄较大的话,也可以让他们给我们打下手;
晚饭吃完和孩子一起去拿快递,不妨让孩子在前面当司机,我们抱着快递当乘客。如果快递不重,也可以试试让他们当回“快递小哥”呢;
……
虽然孩子的参与,可能会降低我们的效率,但是,不用M姐说,这样的互动一定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干家务的好习惯。而且,我们不仅忙完了家务,也满足了孩子的陪伴需求,是不是一举两得呢。
说实话,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孩子,比我们自己更擅长和孩子沟通了。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痛但幸福的热泪盈眶。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听到第一声“妈妈”时的欣喜若狂。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看着孩子摔倒又爬起的隐隐心痛。我们没有经过培训,也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孩子一起跌跌撞撞地成长。
而孩子呢?他们最信任的当然就是我们了呀。我们对孩子红过脸也好,打过他们的屁股也罢,放学忘了接他们也好——但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我们永远是他们在这世界上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呢。
所以,他们很多时候,只是想要得到我们的一个拥抱,只是想要和我们说说话。只是想要确保自己的妈妈一直在身边,然后安心地去闯世界。
来源:【HeyMom养育研究所】
HeyMom养育研究所,钻研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深入一线做儿童观察和父母调研,解读并解决养育中你最关心的问题:入园焦虑、幼小衔接、习惯养成、情商培养、学习力提升……更多完整精彩实用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更有机会获得专家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