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工资下的教育,让人将来永远只能给世界打工?
有人认为,如果中国人总是靠低工资跟外国人竞争,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投资孩子的教育,那么中国人将来永远只能给世界打工,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要弄明白这个结论,我们得知道,导致一个人是不是要给别人打工,或者给世界打工,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外部原因;2.内部原因。
其中外部原因分为:国家原因和市场原因;内部原因分为:自身的经历,自身的教育,自身所处的环境。分析完这些原因,就能够明白上面的结论是不是成立了。
首先看下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国家是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在国家制定的政策之下,生存,发展,壮大。企业可以分为外企和本土企业,一名员工到底要不要给外企打工,本土企业的多与少,竞争力强与弱有决定性关系。其中本土企业的多与少与国家政策和市场竞争有关,这其中,市场竞争和企业的实力有关,也就是竞争力的强与弱,而竞争力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有关,这一点关键在于上面说的内部原因,后面详述。在这一部分,重点说下,本土企业多与少和国家政策的关系,国家政策如果支持企业的发展,会从方方面面的环节给予企业支持,而不是设置障碍。这时候,创办企业不再是一件繁琐事,同时,企业发展中,国家政策不再给企业桎梏,而是扶持,那么涌进创业大潮的人会越来越多。企业多了,员工选择工作时,进本土企业的几率也就大了。
2.市场竞争:企业在市场上,是否能站的住脚,企业中的员工素养有决定性作用,更关键的是,企业的领导者更重中之中。领导者也好,员工也好,自身素养的好与坏都直接跟“教育”有关,教育又分:自我教育和外部教育,其中,外部教育跟自己环境有关,第一,你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第二,你所在的组织是什么样的。身边是什么人这块,有两个时间段,一是学生时代,学校好与不好,决定着你认识什么人,这个和教育经费有关联,但这不会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社会这个环境才更关键,这时,有两点会起作用,一.大城市;二.自我教育。而这两点一旦结合好了,我们就可以获得快速的成长,成长之后,我们就具备了,进入市场上实力强的公司的资本了,而进入这些公司,我们周边的人,也都是素养相当高的了,这时我们又有了自我学习的机会,然后成长之后又可以进入更好的公司,亦或是自己创业了。这是良性循环的过程,而这其中的关键是:走向社会后,去大城市并会自我教育才是关键。
其次,我们看下内部原因:
1.自身经历:一个人的经历会影响他Ta的行为模式,其实说白了,经历会塑造人的思维模式,从而指导其行为模式。而企业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两类:
1.员工模式,2.老板模式。
这两个区别重点在于:这个人究竟是在为谁做事?“老板模式”的人知道,我所作的每件事都是为自己成长而来的,这时,他的关注点就变成:什么事会让自己成长,当一件事不能让自己成长时,Ta立马转换“频道”,去寻觅真正能让自己成长的事情或环境。员工模式则不尽然,他们只关心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外界一旦让自己不舒服,立马情绪化,他关注的是:我舒不舒服,而非成长。
那么,这个逻辑跟文章开头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呢?
这就是内部原因的第二点——自身教育:
上面提到了,外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问题,而外界教育中,走向社会后的外界教育才是关键,这是其一,其二更关键的是要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渠道无外乎三点:1.向书本学习,2.向牛人学习,3.向自己的经历学习。其中,在今天这个社会,书本的获取从未像今天这么容易过。而向牛人学习呢,同样是史无前例的容易,因为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普及,更关键的是成本很低。至于向自己经历的学习,其实重点就是自我总结的问题。
再往本质上说,无论哪种学习,目的就一点:改变自己的认知,而认知又跟自己的学识有关,而学识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是不是花了多高的教育经费,而是在于,我们是不是正确使用了自我教育的那三点。更更关键的是,今天这个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上面那三点已经不需要什么过高的经费了,几乎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做好了这三点,就能够不断蜕变呢?不一定,还需要内部原因的第三点:自身所处的环境。
在市场竞争那一段中提到,去牛叉企业工作,学到牛叉的能力,然后可以去更牛叉的企业,或者是自己创业,这是正向循环的过程。其实,在牛叉企业工作,这个牛叉的组织就是环境。那如何保证能自己能进牛叉企业呢?有两点:1.名校毕业或海外留学归来,这一点的确需要很高的经费,没有殷实的“家底”很难有所保证,但我想说是,这一点不是你进名企的唯一原因,因为还有第二点。2.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块由两点决定,一是正确的认知,二是不断经历不断总结。而事实是,这两点不需要太高的经费,理由呢,上面已给出。
总结:并不是说只有有钱才能让自己有好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关键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本质是自我的觉察和反思,这一点跟有没有钱,需不需要太高的经费有关系,但不是唯一条件,而且也不是第一条件。
因此,扣下题,究竟要不要给别人打工,要不要给世界打工,关键问题不在经费足不足,而在于:
1.大环境下,人员的素养如何,这一点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国家环境;
2.“小环境”中,人员素养如何,这一点取决于: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