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如何使一只井底蛙跳出来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3人  苗尔平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老师曾有篇文章以哈密瓜为“象”,以文章为“言”,揭示其‘’意‘’:对自己的‘’井底蛙”状态不仅要有自知,关键是如何能够跳出来,进行“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以积极阳光心态挖掘自己“无限潜能”。将感觉—知觉—思维转变为行动,悦己助人,以求不负我心。

人们常说,你是谁不重要,跟谁在一起很重要;判断一个人,只要看他跟什么人在一起;一个人的财富,是他周围三个人的平均数……。

井底蛙、三季人、蟪蛄、夏虫等等,皆源于“身在此山中”。

记得“视角训练营”时,有次作业“你最感激的人是谁?”

心想,我感激的人好多呀,感激我的人也不少,可谁是之“最”?一个“最”字将我困住了。

‘’一个‘井底之蛙’突破时空限制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另外一只蛙的帮助”,很幸运,我身边有一群这样的“蛙”——看了同学作业,方知自己“较真儿”了。

仔细想来,古今中外,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无论是古哲先贤、帝王将相,还是商贾贵胄、市井小民,都曾有过那么一个时期的“井底蛙”状态。

您一定听说过“性格即命运”这句话,它的发明者叫赫拉克利特,是位古希腊哲学家。年经事纬地罗列,无法掂量其显赫的历史地位。来听听马克思对他的评价:“我对这位哲学家一向很感兴趣,在古代的哲学家中,我认为他仅次于亚里士多德。”再看黑格尔怎么说:“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

这位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提出辩证法的人,当年得了浮肿病,可是他在看医生的时候不好好说话,以打谜语的方式问医生,他们是否能够让潮湿的气候变得干燥。医生听不懂他的话,自然也无法给他看病,于是他来到一个牛棚里,把自己埋在牛粪中,希望牛粪的热气可以把身上的湿气蒸干,这一招当然不会灵验,于是他就一命呜呼了。

这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是历史、时代的局限。

您一定还记得老师讲过的“两小儿辩日”,一个说早晨太阳近,基于大小:一个说中午太阳近,基于温度。

由于是“小儿”,被大脑中“图式”所囿。

我曾举过康熙帝的例子:中国古代儒学有一种天人感应的理论。认为天和人类相同,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上天。如果天子违背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这个时候,天子就会下罪己诏。比方说,康熙十八年,北京发生了建城史上最大的一场八级地震,有45500遇难。康熙第二天就下了‘’罪己诏”。

这是被所处时代的”科学”局限。

拿个人来说,我曾经对不仁不义之事,义愤填膺;鸡鸣狗盗之流,深恶痛绝。路见不平,就想上前帮人论理。后来,渐渐明白,这,就是世相。一己之力,无济于事。如果不顾后果出手打抱不平,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往往,你只是“看”,并未“见”。

当然,不是不再相信“邪不压正”,而是相信,文明,有其历史发展过程。

曾经不屑于‘’老人说”,比如找女婿看父亲,找媳妇看母亲。历经千帆后相信,遗传,决定是龙是凤以及飞的高度,而环境,决定的只是限度内飞的多高多远。

没学心理学之前,以为情绪的“ABC”理论如同传销的洗脑,A就是A,换个角度就不是A?自欺欺人罢了。拒绝排斥。深入学习之并实践之后,方为自己的无知汗颜。

以上所说,就是察“言”观“象”后,会到的“意”。跳出“井底”看世界。不再看而不见,听而不闻,偏偏又夜郎自大,“自以为是地活着”,浑然不觉自己是只井底之蛙。

如何不做这个“井底蛙?”

大家对“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耳熟能详,后面还有一句,“除非这个人自己想醒来”。

至此醒来之际,在老师引领下。与同学结伴同行,做个跳出井底那个“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