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33
第7章 建筑意匠
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房屋从新石器开始就是社会文化的标志物。营建活动中的观念假设不仅是存在的反映,也已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通过礼制,也通过社会中的民俗、心理结构等其他规范文化,作为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影响与制约着建筑的发展,这些观念文化有: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1)起源与发展
①“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
②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随着对灾变、王权更迭、国运兴衰、人事征战、吉凶关系的长期思考探索,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一定的扩展,但其内核仍是外在于人、人类无法把握的宇宙主宰。
③春秋之后,对这种主宰的崇拜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并形成“天命”、“天意”、“天文”、“天道”等一系列概念。
(2)对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①统治者将承天命、顺天意作为其统治合法性及震慑百姓的理论基础,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得合法与永恒。
②士大夫也无不以探求天人关系,尤其是以天地之道来通达人道作为最高的学问。
(3)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①营造目的远古的祭坛,已失考的明堂,以及明清两代的坛庙建筑与地方社坛神祠建筑,是创造与天及与从属于天的下一个等级的若干神灵对话的场所,是中央、地方以至乡村的最重要的建筑活动,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②规划格局
a.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称星野。《周礼·春官宗伯》中便有以天下12州与天上12处星宿对的记载。魏晋之后,更趋详尽。
b.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从春秋时期吴越都城的设计规划乃至宋东京及明初南京宫城的兴建、命名和事后的诠释,历代陵墓中天象地理图的绘制,都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
③尊卑层序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对生活其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
(1)基本内涵
在欧洲文明中,自然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的。然而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自然原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即自然是作为封建社会正名定分的名教对立面,作为抑制人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2)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看作包含人类自身的物我一体的概念,人类及山、水、花、草、鱼、虫等都是从属于物质世界的体系的。在这种概念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中的其他要素是处于同样层次与地位上的,这既为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思维基础,却也削弱了人对自然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3)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例如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旨趣。
①造园要素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是作为人的对立物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体与灵魂的人造的建筑物。
②意境追求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在中国,“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人工环境的意境追求。
③人文追求在欧洲,古典的风景画表现的是对立于人类的自然景色;在中国用山水画一词代替风景画,在写意山水的表象后流露着诸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类的众多的人文追求。
④文学要素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文学要素也直接纳入到造园的范畴,并藉此催生园景意境中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人在自然中的不可分割的地位与主体价值。
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环境观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1)起源与发展
①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总体定位下,在古代以农立国的生存环境中,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仰观俯察,在商周时期即已形成后来概括为阴阳的一系列对立又互相转化的矛盾范畴。
②商周时期的《易经》,进一步将此类矛盾范畴概括为乾坤、泰否、剥复、损益,到老子的《道德经》更明确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③战国以后形成的阐发《易经》的《易传》,在更高的水平上丰富发展了阴阳学说。《易经》与《易传》为儒家所重,浸润着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并被道、佛诸家接受与弘扬。
(2)对建筑发展的影响从远古直到明清,阴阳的观念在不同的思想学派诠释下获得发展,其中战国后阴阳家糅合了五行说及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使得阴阳学说十分庞杂,但也都连同阴阳说中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思想一道,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这种影响表现在:
①方位朝向
a.太阳崇拜:以东、南为尊。
第一,上古时代对太阳的崇拜形成日出日落的方位观,战国以前的大量的王侯墓葬以至后世某些少数民族的庙宇始终是以东向日出为其主要轴线方位,明代以前的祖庙中的牌位也将始祖牌位立于坐西向东的位置。
第二,天学的发展使人类对方位的认识扩展,以天上星宿方位与地上方位相呼应,从而有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象之说,强调东向。
第三,坐北朝南的朝向与中国古代在北半球温带的居住需求相适应,故面南称尊不仅是称帝的代名词,也使南向成了中国多数地区最重要的朝向。
b.宗法制度:以左为尊。源于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从另一个角度对朝向的主从提出了要求。《周礼•春官•冢人》在述及墓葬时,强调左昭右穆,左先右后。
②要素属性
a.古代阴阳学说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以互相依存又有主次的属性。
b.最典型的是关注环境中的山与水的位置,定山属静为阴,水属动为阳,南为阳而北为阴,高为阳而低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既为一般建筑群环境经营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也为环境的变通提供了其他可能。
③层级次序
a.阴阳学说中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入到规范文化的要求中,且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制、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而渐趋明确。
c.此类规范文化使建筑群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互洽又自身有序的群体,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
4.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阴阳有序的观念无一不在中国历史上为各个阶段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留下投影,此外,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对建筑产生影响的其他方面还有:
(1)内向性
①概念
古代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与以农立国的国情造成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和眷恋乡土、自足自给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
②影响
这种生活方式需求的以及这种文化性格所促进的都是防御性的内向性空间,大都以院落空间呈现在大地上,从而在强调内向空间的同时促进了门屋艺术与空间序列艺术的发展。
(2)尚祖制
①概念
中国文化的早熟加强了文化源头的魅力与权威,建立在血缘联系与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祖制的威力,故中国历史上的营造坛庙宫室城池的活动充满了对祖制的考查和推测。
②影响这种对祖制的遵奉与营造活动中器用性部分的失考与失传结合在一起,使得营造过程长期处于沿袭前代技巧而少有突破的状态。只有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动,“礼崩乐坏”,束缚缓解或少数权威洞悉利弊改弦易辙,中国建筑才会出现稍大的变革。因此,中国的木构建筑在数千年中,在工艺技术日趋成熟完善的同时,却缺少在木结构体系类型上及木构既有体系之外的突破。
(3)中庸中庸、中和,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一端,反对失于偏颇。这种不太过、也毋不及的思想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后经子思的发挥,南宋时又经朱熹弘扬阐释,对千百万民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选址与布局
1.对环境的分析与利用
(1)主要途径
①对可以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变化规律。外部侵袭的不可预见性与生存环境的突发变化迫使古代人类不断迁徙,并在寻求理想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改进选择环境的技巧。
②对不可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彼岸的暗示。对“天”的崇拜与天人合一的观念也促使他们寄希望于通天通灵的巫术活动,以取得人类自身无法知晓的“天”的暗示,从而增强自身判断的信心。在生存环境的选择中也加入了占卜这一程序,此即称为卜宅。
(2)选址原则
物竞天择的过程是严酷的,遗存至今的相地建城建村的丰富实例,显示了古人选址时遵守的以下六条原则:
①近水利而避水患
a.近水利此原则不仅适合国都,也适用于城镇、村落、庙宇,只有坟茔对近水一条不会苛求。在南方地区,得水利是通过设立水口,尤其是出村的下水口潴留水源,提高水位以利灌溉来完成的。在北方山区是通过接近河流,接近河谷地带,接近山泉,即接近地下水源以保证打井时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来完成的。
b.防水患在南方多山地带,除了地势高爽之外,还要求选择在河岸的凸起段,即古代称为“油”位或曰“腰带水”的沉积区。这不仅避开河流冲刷,还因沉积缘故使村址逐年扩展,可耕地与可居之地增多。在平原地区选择高处为城址,并建城墙来抵御水患也是常用的办法。
②防卫性好提高防卫性能,是古代人类社会中对防止外部侵袭,包括军事侵袭的基本聚落环境要求,因而多选取易守难攻、通道数量有限、便于控制与防御的地带,例如新疆交河故城,南北两侧为沟壑;重庆云阳盘石城与之相似,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
a.自然屏障在江南丘陵地带的村落,利用山水为屏障,如浙江永嘉的蓬溪村与鹤阳村,仅以一条道路(古代为栈道)与外界相通。
b.人工设施
平原地带则修建寨墙与堡墙或利用河网作防御用。
③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在自给自足的村落中选址注重村落在防卫圈内有足够的可耕地,然而对于稍大一点的县城,州府城,以至都城,是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的。因此保证有可靠的补给线和补给基地是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大宗货物的运输主要靠水运,因而与近水利的原则相结合,在可通船的河岸上选建城市成了选址的重要原则,当这一点无法满足时就通过修筑运河来改善水网系统。
④注重小气候。相地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最佳微环境的过程,除了考虑微环境中的水、土、防卫与交通因素之外,小气候也是重要的一条,尤其是在大气候较差时,小气候良好更值得重视。
⑤理想的景观模式。中国大地上的城市乡村的景观,都纳入了“天人合一”的现世文化的框架中,只有在园林中,这种束缚才稍稍纾解。
a.地灵对于古代的中国人,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不存在作为纯粹的形式美的景观,而是将景观与人事相联系,与人的理想相联系,将人才辈出与山川秀丽建立关系。
b.形胜由于整体思维模式与古代地理学中对位置环境关系中的形势的关注,而将景观上升为“形胜”,融入了大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涵。
⑥有良好的环境主体。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望值,这是对社会环境的选择。不仅相宅,即便都城的迁徙,亦包含对社会环境的权衡选择,强调“人和”重于“地利”。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重大差异,在南北方不同地区,相地选址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a.避水患
在南方多雨的丘陵地带和北方瞬时降雨量甚大的黄土地带,避水患防止滑坡和泥石流是极重要的。
b.近水利
在西北年降雨量极少的地区及某些高山地区,近水利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西北与西藏某些寺庙选在水源近旁,甚至建在水源之上即是证明。
c.水质
水质的要求是北方干旱地区选址的重要因素,大量村镇以甘泉命名就显出了这种选择的重要性。
d.排水
在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黄土地带,对土质、土层纹理及周围沟壑排水状况的要求因直接关乎生命财产安全而备受重视。
2.环境改造与方位变通
(1)环境改造在环境不尽符合理想模式时,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用人工的方法调整与改善环境是经常的。除了包含着对风水的迷除了包含着对风水的迷信之外,也包含着对重要视觉焦点在视线上要有所望及心理上有所像的规划考虑。
①水道修整都江堰、大运河、钱塘江海塘是其中的大型项目,成都、北京等城市的水道改造与引水工程是中型项目,在村镇的发展史上则存在着大量的小型工程。
②楼阁营筑为了形成理想中的景观模式,村镇、城市常在某些方位营建楼阁与风水塔,如山西大同在城墙东南角上,陕西韩城党家村在村南低地中,浙江永嘉岩头镇在镇南山岗上营建文峰塔和文昌阁等。
③风水格局浙江永嘉楠溪江、皖南新安江流域的村落将山川河流连同街道、水池等以象形的方式描述成文房四宝式的风水格局。
④培土造山浙江绍兴兰亭的兰渚山下,后来建设的护亭的天章寺反客为主,日益庞大,遂导致兰亭南移,寺僧以人工夯土营建新的锡杖山护亭,从而形成较好的围合空间,以符合传统的理想空间模式。
(2)方位变通
①理性调整
a.在云贵高原及关外,西晒对生活的影响不大,而近水源、避寒风等要求更为重要,故朝向在传统上也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b.在中原与江南,“唯王建国,辨方定位”,既说明了方位对重大项目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非重大项目上的通融性。
c.“负阴抱阳”模式允许调整朝向,故在山地及江河湖海环境中,建筑群以至整个村庄和城市的主导朝向允许作较大调整。
②风水调整在风水学说尤其是建立在使用罗盘基础上的理气宗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不少因风水师对方位的卦向判断及磁偏角判断而作出的方位调整。
a.风水观念中对孤立的奇峰怪石的畏惧,对居住建筑中两户人家人口相对的禁忌,对在受地形制约时仍渴望遥对山峦气口等需求,也使得不少庙宇、住宅的入口以至群体的轴向有意扭转。
b.与此相反,不畏惧奇峰怪石,或径直将之视作地脉所在,将之组织进景观与群体秩序并确定新的轴线方位的实例也存在,河北承德普乐寺以磬锤峰为院落轴线的抵景是最为优秀的例证。
3.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
(1)中正
①概念建立在嫡长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度维护了古代社会的秩序,强调直系、嫡传,弱化以至削弱旁系、“庶出”,造就了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影响所及,在建筑上就是要求中正,不中则不正,不中则不尊。
②表现:中轴线
a.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已呈均衡对称,已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
b.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这种以院落空间为这种以院落空间为经营基础的对称秩序成为大至城市、小至建筑群的理想模式,在皇家建筑和官府建筑尤为常见。
(2)几何关系在多数重大建筑群中,通常呈现一种以简单的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及院落群的几何秩序,又称几何关系。
①形成
a.由于木结构的构件呈线状,规模生产时构件呈现为直线型杆件。
b.由于中国文化中“两仪生四象”、“天圆地方”的观念影响,木结构建筑的平面形状,除了表达与天有关的建筑及园林可用圆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矩形或矩形的组合。
②意义
一旦这种关系中某种要素越过了几何秩序中的界限,就破坏了这种秩序,并使建筑群所要表达的意义受到严重伤害。
(3)均衡对称中国传统建筑群中的均衡对称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完全的轴对称,受阴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群不仅关注形式,尤其关注其内涵。
①概念
在中国传统建筑格局中,对称不是纯形式的,而是一种包含了内容的相关矛盾均衡。
②轴线
a.两向轴对称从敦煌壁画等资料看,唐代以前东西向的横轴线与南北主轴线一道,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唐代以后逐渐淡出宫殿庙宇,这种两向对称的格局仍然保存在浙南与闽粤等地的民居中。
b.南北轴对称对比汉之明堂与明清坛庙,始皇陵、唐乾陵与明清陵寝建筑格局,可以看出,随着封建社会的延续与封建礼教的强化,南北轴线成为建筑群的主宰。
(4)对位调整建筑群的均衡对称布局理想一旦受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制约,就不得不作实际的调整。古代匠师正是通过巧妙的对位调整,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
4.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存在着另一种较为自由与自然的秩序,可称为“同构”关系或者“拓扑”关系。
(1)概念
拓扑学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性质的哲学抽象是:“研究几何图形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不变的性质”。这种经过变换但仍得以保持的性质就是拓扑性质。具有拓扑性质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是拓扑变换关系又称拓扑关系。经过拓扑变换的图形在结构上相同,其图形称为拓扑同构。
(2)主要类型
①向心关系
如果将平面图中每幢建筑临水的一面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又称法线),我们就会看到所有的法线都指向一个大致确定的中心区域(不是一个点),每个建筑物的扭转即使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内,法线指向中心区域的相互关系并未变化,这就是在变换条件下保存不变的关系,是一种拓扑关系,称之为向心关系。
②互否关系
在长轴方向上互为相反、互为否定的趋势在对建筑平面作平行移动时并不改变,也是一种拓扑关系。在比较相邻要素的平面进退位置和高度等空间尺寸、屋顶形式、色彩等方面时,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关系,可称为互否关系。
③互含关系
如果进一步对这些互相对立的各个部分再剖析就会发现,每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对立面的成分,这第三种关系可称为互含关系。
(3)小结虽然这三种关系之间不能变换,但我们可以通过太极图来统一表达它们,甚至可以发现若干著名园林的总平面与太极图同构。这些不约而同的同构现象揭示了中华建筑文化源自远古时代《易经》思想的深层本质。
(4)同构关系与几何关系从本质上说,中国的自然观是有机的,因此在自然秩序与均衡对称秩序之间,在同构关系与几何关系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划开的界限。特别是在某些民居建筑中,由于分期建设未经过一次性规划,在形成单个院落的几何关系的同时,院落之间以至建筑之间呈现着更多的拓扑同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