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焦虑?(1)
今天的内容依然是课程笔记分享,来自得到,张慧的《焦虑情绪管理》。
Enjoy!
每个人需要的心理自助能力
1、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面对潜在的,甚至是想象中的危险的过度反应,我们在潜在威胁面前无能为力的状态。
1)理解焦虑的两个基础:
第一,焦虑背后一定是恐惧;
第二,焦虑是我们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负面想象。
2)焦虑≠恐惧
恐惧:现实危险,正常反应。
焦虑,潜在的想象的危险,过度反应。
3)焦虑无法隔离
焦虑是一种应激反应,是无法隔离的情绪,它会随着事情的发展消失。
反复的、持续的焦虑有两个原因:
第一,焦虑来自恐惧,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主题,可能还不止一个;
第二,焦虑也来自不确定性,越忙碌,面对的不确定性就越多,焦虑的触发点就很多。
4)处理焦虑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你完全不需要排斥它、恐惧它,你需要的是正确地面对它、恰当地处理它。
焦虑,只要它在合理范围里面,只要它不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与交流,没有导致障碍性的行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正确地处理焦虑情绪,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2、现实中,焦虑三种常见的情况
1)忽视:忽视和拒绝承认焦虑的存在。
很多人会在焦虑发生的时候,试图在意识上打败焦虑,但是真正触发焦虑的那个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
假装看不见的做法,可能会引发未来更大的焦虑爆发。意识上忽视或者不承认焦虑的时候,身体是会给你传递信号的,持续的焦虑甚至会改变你的状态。
2)逃避:避免接触会引发焦虑的场景。
有的人在担忧浮现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我没有担忧,我只是不喜欢”。
其实这些表现背后是焦虑导致的一种抑制状态,导致没有行动力,生活圈子狭窄,甚至思维受限,使得一个人缺乏能力去想,去做,去感受。
3)合理化:将焦虑合理化。
觉得焦虑是正常的,是一种理性的恐惧。
比如非常注重礼仪和形象的妈妈,看到小孩子吃饭吧唧嘴就会勃然大怒,他们不觉得这样是错的,反而认为是一种高标准的要求。
3、两个核心理念
第一,你的焦虑,是需要你去翻译的信息。
第二,焦虑是一个动态的综合变量。
如果用一个等式来形容焦虑,它是这样的: 递增的焦虑情绪=递增的环境刺激+递减的焦虑免疫力。
课程主旨:增加“免疫力”和减少“环境刺激”。
解读你的焦虑
1、焦虑是需要翻译的信息
1)面对焦虑最正确的态度:把它当作一个信息。
这个信息背后的完整内容,需要你去追问。
你需要问自己:发生了什么?我在担心什么?
问题的答案本身就给出了行动方案,它会告诉我们,我们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焦虑的敌人,就是行动。
2)面对焦虑正确的方法:告诉自己,我在为什么什么而担心、我害怕什么什么发生。
焦虑未必来自客观的威胁,而是来自某些更加个人化的原因。
不要把焦虑情绪笼统地用“焦虑”两个字带过,“我很焦虑”这种话语可能会让你更焦虑,你原来可能还只是为某些事情焦虑,而现在你在为自己的焦虑状态而焦虑。
信息被“翻译”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2、找出焦虑背后的“想法”
当某一类焦虑反复出现时,我们就需要多问自己一句:当这类焦虑发生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
1)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ABC疗法:
A代表正在经历和发生的事情;
B代表一个人的观念和想法;
C代表一个人的感受和行为;
A和B加起来,才导致了C。
我们无法选择A,要想让C有改变,唯一可能去改变的就是B,也就是观念和想法。
2)抓住焦虑背后的想法
每一个焦虑背后有一个我们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是我们对眼前发生事情的观点和评价,也是对未来的主观推断,当你抓到你的想法,就好像抓到让你焦虑的那个背后黑手。这个想法经常是以“如果……就……”的形式出现。
当你焦虑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
“我是怎么想的?”
“眼前的事情哪些是客观发生的、哪些是我的观点和信念?”
“我的观点和信念一定正确么?”
“换一个想法情况会不会有改变?”
3、撰写你的情绪简历
写情绪简历,是简单的自我洞察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你知道,你的观念和想法是怎么形成的。
当你发现自己有某种惯性的焦虑反应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去找找焦虑的源头,写情绪简历。
1)情绪简历的具体写法
Step 1:试着去回忆在你可以想到的过去时间段里面,有哪些人生大事发生?
写几个可以算作人生转折点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发生对你记忆深刻,并且会有情绪和认知上的影响。
Step 2: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纸分左右两栏。
纸的左边写上这件事情是什么;
纸的右边的对应的地方,写上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外在有什么影响,情绪和认知上有什么影响。
Step 3:不要光回忆那些挫败和不如意的经历,要把正面的记忆也写下来。
焦虑严重的时候,能想到的事情很多都是负面的、挫败的。
回忆正面的记忆,能让你更客观地观察到,人的状态是流动的、有好有坏,你当下的状态并不代表你的全部。
2)情绪简历的作用
每一件发生在生命中的事情对我们的认知和感受都是有影响的,只不过有些被强化了,有些被弱化了。
能够在你写情绪简历时回忆起来的,一定是被你强化的那些事情。
缓解焦虑的三类动作
1、三分钟注意力练习
1)具体做法
准备动作:为自己安排一个三分钟的呼吸时间。
坐着,躺着,站着都行;甚至在地铁站,开会前都可以做。
眼睛是微微闭上还是目视下方都可以。
接下来的三分钟每一分钟都有不同的任务。
第一分钟,自我采访。
问问自己:我的脑子里面现在都在想什么?我心里面的感觉是怎样的?我的身体有什么感觉么?
你只需要感觉到就可以,记住,不需要作任何评判。不给自己说“要是怎样就好了”“我应该”之类的话。
第二分钟,呼吸专注。
把思维的角度收窄,把所有的注意力用来数呼吸,不要刻意用力地去呼吸,就是轻轻地、很舒服地呼吸就可以,有意识地去数呼吸数来保持专注。
第三分钟,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你的身体的感觉。
感觉你周围的环境、声音、气味上去。
2)目的和作用
目的:保持专注和集中度。练习把四处乱撞的思绪聚焦在单一焦点上,比如呼吸,比如声音,比如身体。
作用:这个过程会让你觉得你的思维和状态是可以流动的。这是一种最小难度、最容易操作的注意力控制练习,这三分钟的体验会告诉你:焦虑只是你一时的情绪,它绑架不了你。
2、简单和有效的运动方式
1)运动的作用:产生多巴胺,经常运动的人不太容易焦虑,或者比较容易排解焦虑。
简单的运动对焦虑就有作用,因为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其实是互相影响和反馈的。
人的其它情绪也一样,焦虑的时候,人的肢体常常是僵硬和紧绷的,越焦虑,越紧绷,越紧绷,也就越焦虑。
简单运动:2分钟身体拉伸,1分钟原地高抬腿,20下深蹲,跳绳50下。
运动的目的:让我们快乐多一些,焦虑少一些。
2)两个建议
第一,最好是一个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运动,不做其他的事情。
第二,要用平常不会使用身体的方式去使用身体。
比如你平常如果经常健走和跑步,这时候就该换点儿别的,走,跑,跳,投,攀,爬,登,可以多尝试后面几种。
会带来意外的效果:多巴胺带来的愉悦,专注带来的聚焦感,不熟悉的方式使用身体所带来的成就感。
3、有技巧地说出来
“有人在”和“我是孤独的”这两种心理感受在应对焦虑的时候差别是很大的。
好友:愿意听,听得懂
社交当中积极寻找三五个这样的人。
特点:同理心要强,他能知道你在说什么,并且不着急给建议。
技巧:明确地告诉对方你希望他怎么帮助你,你希望他做什么说什么。
常见问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除非对方明确告诉我们他需要什么,否则我们往往用我们自己的猜测和推论来跟对方交流。
正确做法:当你感到焦虑向别人寻求陪伴的时候,请明确地告诉对方你希望他怎么帮助你,你希望他做什么说什么。
直接说:“你可不可以陪我说会儿话?”
直接问,“告诉我,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担忧对么?”
相信当你这么问的时候,对方能很快get到你需要他认同和呼应的点是什么,从而说出你想要听的话。
焦虑本身就是一种不安全感,如果你感觉到有人在观点上认同你、在精神上陪伴你,你想的跟你听到的是一致的,这会极大缓解你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