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的逆袭之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69217/edfac2d8dffc019a.jpg)
看过《士兵突击》这部剧的人,恐怕都会跟我一样惊叹。惊叹着像许三多这种貌不出众、傻不拉几、蔫儿吧唧,说话还有些结巴,甚至连句整话都都说不完整的乡下土包子,竟能成为兵王,成为老钢七连的骄傲。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许三多是家里的老幺,是四个光棍蛋中的一员。当初许百顺执意要让班长史今将他带去部队,一方面想要儿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另一方面是不想让他再次成为家中的光棍蛋,和老大老二一样连个媳妇都娶不到吧!
“老大,加辣子!”忘不了许百顺看到史今来他家的那一幕。老汉心里激动,觉得只要好好招待解放军同志,他的老儿子就会 被部队征收。作为一个家境不是很好的农民,他所认知的待客之道,就是多加辣椒,让解放军同志吃得酣畅。
为了证明自己的儿子不是很笨,许三多被父亲呵斥着背书,又被追打着去外面跑。因为许老爹,总想把儿子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史今面前。
史今为难了,他认为许三多的自身条件不适合当兵,可又拗不过老汉的苦苦哀求。但令史今自己无法想到的是,这个孬兵会给自己以后带来众多麻烦。
就这样,许三多披红戴绿坐着火车来到了部队。一下火车,刺目的阳光照射过来,许三多下意识地两手举起想遮挡眼前的光亮,殊不知,部队最忌讳这种貌似“投降”的行为。况且这种行为,还被钢七连连长高城看在眼里。从此,他就对三多生了印象病。对这个兵不光不喜爱,还越发嫌弃。
“三班长,这样的兵你也能招来,是不是收人家东西了。”当他听史今说承诺老爹什么,当即追问起来。史今面露难色,只好把许百顺的托付做了交代。
新兵连结束,战友们被冲入到各个连队,许三多却被送到一个摆烂的,由老马为班长,带领四个老兵油子过活的草原五班。
这里没有每天的出操,每日只是吃吃喝喝,打牌克睡懒觉,就连士兵最基本的内务,也懒得去做。
许三多的到来,被几个兵友看做另类。他不计较得失,每天像新兵连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出操整理内务,最后还靠一己之力修了一条路。许木木的绰号,也是在那里得来的。
然而,我们的许木木是块金子总要发光。他的修路事件,无意被部队的一个报刊记者发现,还拍照留存在报纸上发表。702团团长王庆瑞得知后,觉得这么个好兵放在五班简直是浪费,于是就把许三多招到了团部。最后又征得许三多要求,兜兜转转又把他送回了史今为班长的钢七连,还分到了他们班里。
许三多没来之前,三班是先进班。自他来了后,因考核不达标处处拖后腿,三班成了全连了垫后的。除了史今,包括三班副伍六一许三多的老乡,看许三多的眼神有鄙夷也有厌烦。尽管许三多有意和他拉近距离,但伍六一丝毫不给他好脸子,还越发讨厌他。
在史今的鼓励和帮助下,许三多开始逼着自己进步。钢七连年终考核现场,他意外地被几个团部参谋考核点名,但他凭借自己的死记硬背,硬是为七连争得了荣耀。在腹部绕杠训练时,在班长史今的鼓励下,许三多这个班里最孬最呆最弱的兵,竟然以三百三十三个的好成绩破了记录,且这个记录班级里很少有人达到。这一伟大的壮举,让战友和班长刮目相看。七连长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对许三多的看法正在慢慢改变。许三多累趴下陷入昏迷,被战友抬去医护室救治时,史今班长第一反应是去连长面前替许三多说话。
“连长。他帅不帅?”
虽然高城没正面回答他,但他关心地问话,足以说明,许三多在他心里的地位继续悄然发生着变化 。
部队整编钢七连解散,许三多是留在七连留在守着连队的兵。那个时候,高城的营长认命还没下来。两个人守在钢七连里惺惺相惜。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出操又一起睡觉。那个时候,是高城与许三多最近距离的接触。他对许三多的喜爱已经无以言表。以至于,在他高升临走时,还去跟王庆瑞团长请求,要带走一个兵。
“是许三多吧!不可能。你走我已经很后悔了。”
岂料,王团长一口拒绝了他。于此同时,来部队要人的,还有王庆瑞师部的老战友铁路。可想而知,这些人当中一定有许三多。
但无论王团长怎么不舍,许三多还是袁朗招为了特种兵。经过层层残酷地考核筛选,许三多下一匹黑马,成为老A中的一员猛将。老A的训练是铁面无情的,非人的训练,领导的冷酷无情,这些与钢七连亲民的风气南辕北辙。但在许三多家里失火哥哥来信求救,他们却倾囊相助,一起筹钱让三多带回家重建家园。我想,如果许三多不是一个值得信赖、没有尚好的人品,战友们是不会这样待他的。
许三多从老A处衣锦还乡回到连队,指导员张洪涛亲自接待了他,还有六连长。大家对三多的喜爱发自内心。第二天,许三多又像贵宾一样被高城营长派车接去演习营地。一路上,当年的老战友见了三多喜出望外,对这个兵王越发友好和真诚。到了营地,看到连长脸上被流弹划伤,许三多的泪水瞬间跑了出来。高城一边吃饭一边故作嫌弃,可内心对与三多的再次见面,一定有说不出地欢喜。
“许三多坐我车走。”演习收工要往营部走,小帅偷偷推了下三多,想他与自己作一辆车回营,却意外地被高城拦下。换作之前,傲气的七连长怎么可能与一个孬兵为伍呢!是许三多的蜕变改变了他对自己的看法,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赢得战友和前连长,包括王团长在内的众多人的高看、赞赏和喜欢。
许三多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做有意义的事。他执拗地像一个傻子,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把做有意义的事挂在嘴边刻在心里。用高城的话说:信念这玩意儿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他每做成一件小事,就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直到有一天,再回头去看,他已经抱着一棵苍天大树了。许三多正是这样,一点一点把别人最不屑的事做大做强,才让自己强大起来。他兵王的称号,并非从天而降,说到底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有人说如果没有史今,就没有兵王许三多。这句话不假。史今是引领三多走上正途的人,是他的伯乐,是背后那个默默给予鼓励帮助的人。史今在许三多逆袭的道路上功不可没。所以他复原时,许三多冒死也不放他离开,即便高城觍着脸命手下的兵,强行将他抬走,他都死死趴在他的行李上不撒手。还像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嗷嗷地哭。
但我们的兵王就像雏鹰那样,总要离开妈妈的翅膀独自翱翔,独自接受风雨地洗礼。我觉得史今地离开,三多才彻底长大独挡一面。也为后来的逆袭奠定基础。
《士兵突击》是一步唯一没有女性参与的一部剧。剧情贴近生活反应热血沸腾的军营生活,介绍了一个胆小懦弱,毫无依托的农村娃,在部队有劣到强成功逆袭艰难的过程。虽然苦,但收获了希望和信念。据说这部剧在放映那年,部队的征兵任务空前绝后的顺利。很多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参军入伍,补充到浩浩荡荡地国防大军中去。
许三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你想要达到的高度,不是靠嘴说出来的,也非一日得来,而是通过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