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想能撑起别人的质疑?
“从前有一个络腮胡,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主持人和播音员,但是当他长大以后,有很多人告诉他,‘你的声音太娘了,你的行为太娘了’,那么我还要去追寻这个梦想吗?”
“你听我说一句真心话,这句话我一直也很想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是第一件事情,但是梦一定要自己去追。你不要在意任何人对你的眼光,因为这就是你的特点,在这个时代里面,没有一种具象性的东西是可以被代替的,你就是其中一种,不要因此有任何的自卑或者是不开心。你告诉大家,我就是我。”
以上对话是歌手薛之谦在某一档综艺节目对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所做的回答。当时把我感动得眼泪稀里哗啦的,可冷静过后,他到底该不该去追寻这个梦想呢?
再举一个例子,台湾著名主持人寇绍恩在年轻的时候曾主持一档唱歌比赛节目,其中有个女孩子因长相甜美,身材高挑,并在上交的报名表中填写了许多唱歌比赛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于是在初赛的时候,他特别关注这个女孩的比赛情况。可当女孩开嗓唱歌的那一刻,他却吓坏了,因为整首歌就没一句是在调上的。他当时赶紧把该女孩的报名表找出来,一看经历确实特别丰富,只不过都没有得到名次。所以他当下的第一反应,希望这个女孩能从事她所适合的比方模特,以她的韧劲和先天条件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可如果这个女孩始终执着于唱歌,或者把唱歌当成她毕生所追求的梦想,你会鼓励她做她自己,或者告诉她这就是你的特点吗?
我们很多时候会像薛之谦对待那个学生一样,为了鼓励他建立自信,为了给他自我肯定的能力,用爱盲目的支持他,包括寇绍恩提到的这个不会唱歌的女孩,她如果没有被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以她五音不全怎么可能有那样强大的承受能力一次次的站在舞台上又一次次的被淘汰呢。是的,现在也许流行跨界,你可以是主持界最会唱歌的,或者在唱歌界最会跳舞的,又或者在舞蹈届最会拍戏的,但这都基于一个关键点就是你必须先在某一个行业站稳脚跟,其他人因你的知名度和成就,才愿意去关注你其他业余方面还可能发光的地方。是的,现在也许流行独特创新,你只要与众不同甚至标新立异都有被广泛认可的可能,但这也必须基于一个共识就是你有极其突出或会被人喜爱的潜质,如果没有仅凭对自我的认同是很难冲破的。
我知道努力很重要,但天赋可能更重要。就像影星刘嘉玲说过:“我老公梁朝伟他不需要特别勤奋,可能拍一两条导演就非常满意了,而且还有一堆优秀的剧本供他挑选。可能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吧。”所以除了有自己想要的梦想之外,我们还要有一双会发现自己特长的眼睛。在这里我简要说三个方法:
第一:只和自己比。
不要去和他人比较自己哪方面好或哪方面不好,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你永远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只需要和自己比,比比自己身上到底哪些是较为突出或被他人认可的。你可以邀请你的家人或朋友写下三个他们特别欣赏的优点以及你可能适合的行业,作为一个参考意见,并结合对自我的认识做出判断。
第二:神圣地对待梦想。
梦想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包含坚定的信念、永不言弃的抱负、保有初心始终如一的精神状态。所以在确定梦想的时候,你必须赐予它神圣不可亵渎的高贵地位。不是别人问你是否有梦想时,用嘴巴来代替行动的固定说法。是你必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去努力去试错。列出一系列的计划并切实行动这样一个坚定不移的过程。如果你发现你可以坚持下来,哪怕遇到挫败也不放弃,它才有可能是你真正的梦想。
第三:不以金钱为目的。
梦想是为了实现你心中期待的那个愿景,而不是变现。有的人假借梦想的外衣去成就自己赚钱的欲望,那样所谓的“梦想”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因为只要在获得一点小成绩之后,就很可能因金钱的驱动力而变质。北上广有些想成名的人为了得到一个机会在之前怎么忍气吞声,怎么受尽生活的磨难,可假使命运垂青了他,却在成名之后不再认真演戏、歌唱或舞蹈。曾经有歌手一定要主办方把钱打到账上并确定收到手机短信之后才愿意登台唱歌,哪怕让底下喜爱他的观众等了整整一个小时都在所不惜。也有的影星是以片方给多少钱来决定他对角色的投入有多少,丝毫没有职业操守,满眼的只是物欲。但这些人在访谈节目中也冠冕堂皇的谈着他的梦想,谈他曾经为梦想如何执着和拼搏。其实他的梦想只是金钱。
所以面对他人的质疑和眼光,我们要好好审视自己,有时候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学会成长,给自己力量,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玻璃心,需要靠别人的爱和鼓励才能支撑生活下去。记住,梦想虽然是自己的,但我们也要对得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