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悠悠人生》(51)

军部后方医院,离印刷厂不远,都在小河口这个范围内。
即使是军部的医院,医疗条件也非常有限,关键是缺医少药。
初入院的病人都住在一个大病房里,称为普通病房。薛世光在大病房里治疗了几天,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每天仍然吐血发烧,而且不能吃东西。
一个星期后,主管内科的崔大夫,带领四五个医护人员亲自来给他会诊。
军部后方医院有两个医学权威,一个是外科的王大夫,能像华佗那样给人脑壳动手术,另一个就是这位内科的崔大夫。
崔大夫替薛世光详细检查了一下,随后开了处方,发了点药,先控制病情,并决定还要做ⅹ光透视检查。
医院就一台x光机,做透视检查要排队,薛世光排在四五天后。等他做了x光透视,又过了一天,医生才告诉他,已确诊为肺结核,而且肺血管有破裂,这才导致吐血,有鉴于此严重情况,必须要转移到重病房治疗。
内科的重病房,住进去的基本上都是肺结核病人,因为这种病当时没有特效药,所以得了肺结核也就是危重病人。这种病的克星是青霉素,但青霉素即使在国统区大城市的医院里也很难找到,更别说这个在皖南山沟里的军部医院了。
进了重病房,仍然不能做到有效治疗,和普通病房相比,重病房只是护理条件好一些,因为没有对症的药物,医生也做不了无米之炊。
薛世光入住重病房后,发现住在临床的病友,是这个医院的一名医生,姓唐,大家叫他唐医生,也是得了肺结核病,不知道是被病人传染的还是劳累所致。
唐医生对薛世光很热情,经常约他到外面散步,主动找他谈了几次话。谈话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是关于党的组织,因为薛世光是党员,唐医生便以医院的病员党支部委员的身份,正式通知薛世光:入住重病房的党员编在一个党小组,虽然这个党小组的党员很少参加组织活动,但作为组织是一直存在的。
第二是关于治疗方面的知识,唐医生既是医生也是病人,在这方面当然要懂行得多,他直截了当告诉薛世光,现今对肺结核病没有什么有效药,所谓治疗,就是一靠补充营养,增加人体抵抗力,二靠晒太阳,可以一定程度的杀菌,三要吃一点阿司匹林之类的辅助药物。
这第二方面的谈话内容,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面临死亡,二是还有一线希望。唐医生的本意,是在鼓励他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多进食,多晒晒太阳,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但是现实是严峻的,死亡的威胁接踵而来,在不断冲击着病友们的神经。重病房只有10个床位,一个多月内就有4个病人先后死亡。
面对病友一个个被放进那白坯木材做成的简易棺材,薛世光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每送走一个,他就仿佛看到,下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就轮到他了。
在这种恐怖状态下,薛世光不得不安排一下身后的事。大哥二哥早已离开家乡,定居在芜湖,家中只剩下老母亲和妻子年喜,这两个女人让他放心不下,他踌躇再三,强撑着无力的病体,颤颤巍巍地给族长薛二先生写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