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和艺术青年爱恋,你的心力还不够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纯粹得就是一张白纸,一块无暇玉。遇到爱便疯狂去爱,若是恨便极致去恨,没有理性,没有世俗,这种人,就是艺术青年。
民国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叫徐悲鸿。他对绘画艺术的痴迷可废寝忘食,可赴刀山火海;同样,对于爱情也如此。
其实,他这样的人,没什么不好或者好,他就是一个简单的人,不顾一切地爱与恨,只因自己完完全全遵照内心。可是,与像他这样的艺术青年爱恋,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的。他这样的人,就像夜空中的月,有时圆,有时缺,你若爱他,必须有这样的心力,去接受他的“阴晴圆缺”,若是你的心力不够,那和“自毁”无二样。
笔者今天要讲述的人,就是徐悲鸿生命里的一个悲剧。
她叫蒋碧薇,一个出身于宜兴书香世家的美丽女子。十八岁的时候,她与才华翩翩的徐悲鸿一见如故,迅速燃起爱之巨火。那时的徐悲鸿,用艺术青年与生俱来的罗曼蒂克绵延着这段让人羡慕不已的爱恋,私奔、赴法留学、生子……蒋碧薇也如一株未落尘世的花,完全沐浴在徐悲鸿柔情蜜意的爱恋里。
可是,这样的爱情总归要回落到现实的怀抱,徐悲鸿是一个画画的,一个唯爱至上的艺术的青年,他的爱情之花不可能只开一季。
果真,求学归国的徐悲鸿竟然和自己的学生孙多慈发生了爱恋,这一次,仿佛似曾相识,孙多慈也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岁月在徐悲鸿的年龄里苍老,却从不在他的爱情上留下痕迹。
这样的事发生,对一心爱着徐悲鸿并和他早已相依为命的蒋碧薇来说无非是晴天霹雳。她不是一个脱俗的女子,她没有一颗能接受徐悲鸿“阴晴圆缺”的心。
她的爱恋和所有凡世间的女子一样,想和一个男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她傻乎乎地和“小三”展开了“殊死搏斗”,以此维持她早已岌岌可危的爱情。
笔者在这里说蒋碧薇女士“傻乎乎”不是没有理由的。在笔者看来,没有必要“殊死搏斗”,就像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是不可能叫醒的,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结果,当然不言而喻,蒋碧薇不仅没有追回徐悲鸿的心,反而促成了徐悲鸿与孙多慈爱恋的加剧。
最终,蒋碧薇只能孤苦终老。
寥寥草草一叙,笔者还有无尽的话语。从客观的角度去说:真是公也有理,婆也有理。于蒋碧薇,当然是受到最大伤害的可怜之人,可是她并不是没有办法不受伤害的,或者让受伤的程度降低的,她完全没有必要去与孙多慈计较,在笔者这个八零后看来,若是笔者,定会以被动为主动,先“甩开”为上。
于徐悲鸿,当然他在道义上是错误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青年,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会让人有些许理解。因为,艺术的青年,原先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之人,不沾尘世之土。于是乎,笔者也限于两难的境地了。
所以,笔者只能喟叹一句:蒋碧薇,和艺术青年的爱恋,你的心力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