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婚姻育儿读书

读书笔记:《儿童健康讲记》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亮灯的鱼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把书读薄也读厚。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浓缩成几个词就是:

心定 稳定 精神富足;心在 神在 爱在!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起点,带着家庭的烙印我们走入了社会,融入了家庭之外的环境中。现在“原生家庭”四个字,经常被拿出来讨论。这本书也不例外,提到最多就是孩子生活的家庭这个小环境。

“我们一般都会注意营养均衡,但是一个生命能够健康成长,最基本的要素不只是营养、干净的空气、有能量的土地、健康的大树和花草等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什么?与父母精神的联结。”

1、做一个安心、静心、不慌乱、有着清晰判断力、不盲从的家长。

你是否“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是不是只剩下一格电?是不是上班的时候把能量消耗完了,回到家没有能量关心孩子”?

你是否忙忙碌碌的,虽然能抽出时间和孩子待一会儿,但是心不在孩子身上,看手机看电脑,很多很多的事情还在脑里转?

你是否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疲于奔命般的焦虑,都不曾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跑错了跑道,是否符合孩子的特质,尊重孩子一个自身成长的规律?

你是否有时候埋怨的情绪,埋怨单位、朋友、社会,并将埋怨的情绪的带回家面对了孩子。。。。。。等等

那么给自己一些觉察自我的时间,清理一下内心,做个减法。

比如我今天有没有下楼散散步?每天可以不可以留半个小时什么也不做,傻呆傻呆也没什么不好。相对应的也给孩子空白时间,不要填满,不要觉得孩子发呆的时候是无所事事,总想帮他把时间填满,怕他无聊。孩子更需要空白时间,学会枯燥,学会留白,是孩子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

2、你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带来的精神饱满度是给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包括我们的孩子过早的成人化、信息化、高科技化了。

内心的情绪、工作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快节凑,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在大量透支身体和精神。比如熬夜。

那么休息好,吃的对,合理的运动。只有体会了自己,才能更好的体会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很好理解。多一句,上一天班很累很累,去选择健身房跑步不叫合理的运动。

那么选择对的信息和能量,我的理解是正念、是正能量、正面。

“比物质层面的补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补药”。

我们应该都有个感受,和气定神闲的朋友聊天聊完的感受和埋怨负面情绪爆棚的人聊天聊完的感受必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感受是不同的。

你去看恐怖电影、恐怖小说和你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电影带给你的感受也是必然不同的。

所以只有我们自己充满接受了越多的正能量、正念,无形之中我们才能带给孩子一个精神饱满的世界。才有能力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为内心不匮乏的人。一个内心充盈的孩子是不需要沉迷网游无法自拔的。

二、放下焦虑、慢养孩子

1、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孩子遇到问题,会去尝试,会去退缩,这是他们自己调节的方式。我们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我们只要能与孩子正面交流,是一定能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困难,孩子也会更加适应、独立的去成长。

寻找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不在乎背了多少唐诗宋词,在乎孩子有没有自主完成的能力。放学多去玩玩泥巴,假期多去大自然中走一走。都是孩子自我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

2、自己更懂得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是一条路走下去,并且担忧焦虑紧张,还是多方咨询,反观其身呢?

那么没有任何专家会比你自己更懂得自己的孩子,更称职。社会标准也好,发育标准、智力标准等等所有的标准只是个参考。当你自己和家人和孩子的相处是和谐最舒服的状态的时候,放下担忧,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那么不比较孩子,这句话很好懂。

3、爱是质量,不是数量。

对于孩子,很简单,需要抚摸需要拥抱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我就要去满足,去抱一抱去捏一捏去揉一揉。而不是你给她10个菜20件新衣服,而不是你看似陪伴了24小时却看了12小时手机。

当孩子需要被关心、被爱得到了以后会放下再上一个台阶,去玩儿更好的游戏。不然,会出现我们已经成年结婚了却还在沉浸在原生家庭没过得去的心理坎儿中。

4、放松交流中了解孩子

孩子是敏感的个体,当我们紧张的时候孩子也会感知。当我们最放松的时候,往往和孩子的交流也是最顺畅的。即使是成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

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的不同,相对于的性格,特质也不同,不界定不固化。学习和孩子玩耍,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内心。

家庭成员之间息息相关。

最后谈谈中医从体制看病

这本书大部分篇幅是关于心理教育。但是作为中医肯定会谈到中医看病,并且将中医的“能量”贯穿始终。

中医从体制看病,我的理解体制如何就是能量如何,消化能力决定你能吃什么。比如体制弱不厚实的孩子,冬天避免吃冰淇淋;体制强的孩子,偶尔吃吃无妨。并有一刀切,一定不能吃凉的。

作为一个中医还是中肯的认为中西医都很重要,都从整体看待病情,有些方面是必须看西医的。

THE END

笔记结束语:引用书中话“慢养孩子 放下焦虑 祝福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