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值得看人物

叶问,咏春

2019-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季眉
叶问,咏春

叶问,咏春。

从2008年《叶问》系列第一部上映以来,叶问就逐渐走入更多普通人的视角,而不是单纯的在某个圈子里被熟知。

今年系列收官之作《叶问4:完结篇》也与观众见面。在第一部上映十年后的此时如果有人问:叶问是谁?脱口而出的很可能就是那句经典台词:“咏春,叶问。”

一部一部看过来,就好像陪着叶问一起渡过了一场又一场恶战,当《叶问4》以收官之作的身份走出来时,心里也隐隐有了许多不舍,很多感动在里面。

从电影构造的角度看,文戏的内容在这部戏里更加贴近了生活。在这部戏里,叶问此时是以一个身患癌症的普通父亲的身份出现的。

他面对正当青春叛逆期的儿子,也有不解和焦虑,这种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熟悉的情景。“我是为你好”就是每个父母亲都有过的心结。

叶问,咏春

甄子丹在这部戏里的文戏,可以说很有分寸感。一出场脸上的神态就不再有前三部的精练,呈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谦和以及微微的守拙之态。他的模样,很符合当时叶问的实际情况: 不再壮年,癌症患者,内心对孩子的无法沟通所产生的郁闷也若隐若现。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爱子心切的老父亲应该有的样子,由此可见,甄子丹在表演上的道路应该很宽阔。

当然,叶问系列和别的影视作品呈现出来的民族英雄形象,比如霍元甲、陈真等(我立即想起来这两位)不同,他是以一种“不尚争”的风格出现的,他很少谈家国天下,绝不主动出手,不看重胜负或者“盟主”地位,只是在道义底线被触犯时,才会予以还击。

就像一句话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叶问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儒侠风范。

我想,这也是《叶问》系列一推出就收获了大批粉丝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人格中极其有儒家魅力的一面: 善良,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看重气节。

这些内在的东西,其实也正是当下被生活纠缠的疲累不堪的现代人所缺失并向往的。

叶问,咏春

再从功夫电影不得不说的“功夫”两字来看,《叶问》系列更加注重武术的实用性以及实战性。

在我们看过的很多武打片里,武术就好像体操一样,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

架子好看,特技好看,身形好看……最后我们觉得中国功夫就是一个好看的武术课,至于实战性怎样,靠想象。

在《叶问》系列电影里,尤其是在4这部终结之作里,可以看到武术被神话后的恶果。

诸多拳师被揍的稀里哗啦,为什么?不是中国武术不行,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武术悄无声息的没落了。

大家知道,在上古冷兵器时代,武术是用来杀人的,也就是说,武术不仅可以让你活,并且可以靠他活的很辉煌。马上将军不是吹出来的。

叶问,咏春

而到了热兵器时代,尤其是近代后,武术这种杀人手段就几乎没有了用处,人比子弹快那是神剧。另外打架伤人要负刑事责任,要坐牢,这也使武术逐渐走入了现在的强身健体的状态。

逐渐的,武术就从一种包罗万象的军事技能(不仅拳脚是武术,也包含长短兵器技法),变成了“无用武之地”的武术表演。

另外壁垒之见,也造成中华武术的失传和闭关修炼后的衰落。

所以,在《叶问4》里,一场跟着一场的打斗场面带给人的就是活生生的竞技感,它带来的直观后果就是输赢,更直接的说,是你死我活的竞技,而不是皆大欢喜的表演。

叶问在这部戏里,出现了以往几部戏里没有试过的杀招,“撩阴,反关节,击打咽喉”,并且在这几个动作之前叶问还戳了对方的眼睛。

这样,在叶问面对比自己更年轻更强壮的对手并不占优势时,他在“把人放倒”的层面上,没有以业余爱好的状态出现。他呈现出的,是中华武术最厉害的地方:无论是攻击还是自卫,都要在短时间内让对方丧失战斗力,击打要害就是唯一的战术。

而且对方喊出no  rules(没有规则),其实就是替中华武术解除了七七八八的束缚,使它回归了自己应该有的样子---杀!

叶问,咏春

整部戏里,所有的武打动作都是干脆利落,没有什么花架子。其中还出现了我非常喜欢的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更是惊喜不已。

这部戏里不仅出现了李小龙的双节棍,还贡献了一幕有名的“寸劲”场面,这种爆发力可能比他本人视频有夸张之处,但李小龙本人的功力也确实属实。

唯一遗憾的是,李小龙的武打场面还是有点少,感觉不过瘾。

最后,做为《叶问》系列的终结篇,我个人认为视觉效果动作节奏靠前位,叙事节奏有点乱,排后位。

另外剧情有老港片的氛围在里面,比如罗师傅一出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恍若当年那种略带浮夸的表演,有点扎着架势的娱乐感。

当然,最值得记住的是快结尾时叶问的一句台词:“其实,外国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

这是一句朴素的认知,无论是功夫还是其他,都为日渐走向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叶问,咏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