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简书电影

我们是七月,我们是安生

2016-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卡卡五月

知道七月和安生,是在我高二时候。并不是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而是另一个作者的另一个故事,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对主角名字却印象深刻。

我听过她们的名字,却没听过她们的故事。我十五六岁的时候,看独木舟、看夏七夕、看乐小米、看笛安,我没看过安妮宝贝。后来她改名字叫“庆山”,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儿老干部气息。林语堂说,真正有文化而脱俗的大家,取的名字一般平庸,比如苏东坡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过”,袁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迟”。我更喜欢“庆山”这个名字。

去看电影之前,看了原著,可能是故事已经有点儿久,就连作者离它也很远,也可能是这几年看到的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故事的最后七月和家明一起养育安生的孩子,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反而更像是一个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故事。所以有些失望。

而也是因为原著故事的对比,电影更让我惊喜。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毁人设的多,能还原八九分就已经很不容易,而能比原著更好看的,少之又少。

相比起原著,我更喜欢《七月与安生》的剧版,人物和情节的稍微改动,整个故事更加饱满,演员演得也很好,我挺喜欢周冬雨。

十三岁到十五岁,是七月和安生形影不离的三年。故事的开始,无非是两个女孩,一个乖巧一个叛逆,在懵懂无知的时候,成为很好的朋友。故事的后来,一定是乖巧的女孩喜欢同样乖巧的男孩,而乖巧的男孩又被叛逆的女孩迷得移不开眼睛。电影的前半段,也陷入这样的俗套里。

电影的最后,却脱离了俗套,虽然两个姑娘也曾因为陈家明而决裂,但在多年之后,在活成了对方的模样之后,还是想原谅对方。她们都没有选择陈家明,她们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而整个电影最迷人的地方,是住在象牙塔的七月,好像乖巧的模样,好像很笨很无趣,却有她不为人知的聪明和小自私。

四海为家的安生,好像很勇敢,不受约束,其实也有她的小软弱和想安定。

像是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和红玫瑰。

她们相互爱着,陪伴着,羡慕着,又怨恨着。

也拥抱着互相取暖,也曾用恶毒的言语中伤对方。

她们耍着小心机最后又坦荡荡。

爱人姐妹,仇人知己。

看完电影,心里湿漉漉的,像是淋了一场大雨。

我们在年轻时候,总会有另一个自己陪伴,就像是自己的影子。直到某一天,我们要奔赴不同方向的远方,在我们分离之前,在春天到来之前,还是想再抱一抱对方,然后像从前一样,头也不回地离开。

或许在未来我们会怀念过往,或者我们活成了彼此的模样,我们不再回头,我们都学着原谅。

七月和安生,好像是一个人的两面。七月是我们每个人,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安生。我们平静的面庞下,藏着躁动不安的灵魂;或者我们不羁的身体里,却有想要安稳的内心。

故事的结局,乖巧的七月去远方流浪,不羁的安生却安定下来。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七月成了流浪着的安生,安生成了安稳着的七月。

可能因为渐渐长大,开始试着不仅仅关注故事本身。也去想我们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也许是年轻人的矫情,是年轻人的追求,也是年轻人的困惑。

我们可能在远方和安稳中摇摆不定,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做了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可是最终,我们都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者我们只是,开始于七月,结束于安生。

(文/卡卡,文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