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和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没有哪种偷盗的破坏性比得上从平民区奔走一个完善的图书馆。 ——乔纳森·考泽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在阅读上有出色的表现,就不能缺少印刷读物。而好多家庭中缺少藏书,因此学校应该弥补家庭图书的匮乏,要想期待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一个完善的班级图书馆,学校就要在班级中建立图书馆。而现实是,好多学校中也存在着图书匮乏的现象。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书,能够拥有个人的书,而这些书又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孩子们就能有机会阅读了。
在家庭中,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12本书就足够了,如果能够有足够的页数可以在冬日的夜晚或者是雨天读给孩子听,满足他们的想象力,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足够他们喜欢上阅读了。
作者说,在全世界范围内,改变命运的都是家中的印刷读物。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家中的图书越多,家庭成员的学历越高。家庭拥有图书的数量越多,学生从初中、高中或者大学毕业的可能性越高,即使将父母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及职业情况都考虑进去,也是如此。
如果学生们想要成为合格的阅读者,我们却不给他们在校进行阅读的时间,那么他们就必须在家阅读,而在家阅读却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低收入家庭的印刷读物太少,社区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短或甚至没有图书馆。
一个世纪以来,系列图书毫无疑问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而危害很少。系列图书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与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愉快的联系,人们不会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事情,除非它能够持续带给你快乐。快乐就像胶水一样,把我们和某种行动粘在一起。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家老二读系列图书《小屁孩日记》《神奇的校车》的情景,孩子自己已经读了不知道几遍了,而在读过之后,我给他读书的时候,他仍然选择了系列图书让我给他读,我想这也是因为他从中得到了快乐吧。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一个家庭中,看报纸的越来越少,甚至好多家庭已经没有订阅报刊的习惯了。因为手机、电视、电脑可以轻松快捷地让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资讯。现在好多国家的图书馆,正在进行改革,正在将图书馆改造成休闲的学习场所,边喝咖啡边上网查询资料,这样的场所越来越多,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想要让孩子们爱阅读,一定得有阅读的环境,而学校和家庭则有着不可推拒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