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浅谈民企江湖,在中国实业发展是如此困难,难得的好书

2018-07-08  本文已影响4人  李子衿li

文/李子衿

对人物故事的一点看法

柳均,故事的主人公,德籍,被开工厂的老父亲忽悠回国,想要拯救自家工厂,但问题实在太多,索性关了重开,以避开税务问题。却从此守着工厂脱不开身。

他钻研技术,但国内市场不按常理出牌,专利不过一纸证明,没有多大的作用,为工厂的建设斗智斗勇。对国内工人的状态颇为伤感,即使再困难也用心经营,手把手教工人技术。

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物,故事写得好就好在还是很现实,没有大把大把的资金从天而降,而且一步步积累,一步步解决问题。感情线这条,也是符合现实,不是什么白富美之类的,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阿三,柳均的老婆,一开始对她的印象不是很好,是因为她的出场,先是疯疯癫癫的喝酒,这倒还好。而她结实柳均的那一段,像是她趁火打劫。明明她闺蜜的妈给她闺蜜介绍,闺蜜跟她说了情况,她横插一脚。所以一开始印象不是很好。

不过后面的描述中,还是挺喜欢这个人物,敢作敢当,事业性女人,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很喜欢的。

钱宏明,柳均多年的好朋友。因之前家里情况两人心里有点疙瘩。但都不是什么小气的人物,所以柳均回国后,两人感情一直都是很好。

这本书唯一觉得不足的就是,我一直觉得作者的价值观还是对底层很有偏见,除了宋运辉会好点,但也是先靠女人上位,雷东宝,杨巡,钱宏明等穷人出生,虽然很努力,对他们的描述总觉得还是负面。杨巡在大江东去三部里积累人气,觉得在这本一开头,就被败光了。

所以看这本时,看完前面几章,就觉得,这是会被作者写死的人物,果不其然,中间混的越好,到最后爆发的就强烈。

总的来说钱宏明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太贪,所以结局不好。对柳均这个朋友也够仗义。

嘉丽,钱宏明的老婆,婚后与阿三截然相反,是全职家庭主妇。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恶的角色,因为实在是太蠢了,没带脑子生活。是可悲,但悲由自取。然而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道不同,远离就是。不喜欢这个角色,不过多评价。

其他的一些角色,精明的柳石堂,钱宏英,以及大江东去里遗留的角色杨巡,宋运辉等这些角色,等我有空再慢慢写了。

故事是先从柳均回国,与杨巡交手而起。故事的结局,也是两人在飞机上讨论着国内的企业等问题而止,算是很完整的结尾了。

现在截取一小部分,浅谈。

中国工厂真的很难做。

用中国工厂这个词其实不太准确,因为柳均实际是德国国籍,是外商,但除了身份这点之外,其他中国工厂的问题他这里都会碰到,所以还是用中国工厂这个词。

一个是工人态度问题,普遍懒散,不思进取。

这源于心态不对,觉得老板是拿着他们的劳动成果花天酒地,而他们也是迫于生活无奈而工作。要么只是为了混日子而工作,丝毫不思进取。

从一开始的市一机,到设计院,都是态度问题。

我现在身边碰到的人是各个像宋运辉手下或者柳均手下的人,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可能是因为我们身处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所以这一点在我身边没有体会,但我相信在中国有很多地方是这样的。

二是市场问题,契约不能相信,人心更不能信。

中国的实业真的很难做,专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辛苦花巨大财力人力设计出来的东西,转眼就被抄袭。守着旧品,而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价格战争。

而面对市场的竞争,法律有段解决不了问题,比谁更无赖,反而是更有效的方式。

中国政府不解决问题柳算了,反而有很多事情源于公职人员。换句话说,他们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得花钱供着。

觉得现在的市场环境很是恶劣,契约不能相信,人心更不能信。做了坏事不可怕,可怕是做了坏事还觉得理所当然。

我看过少有书里会如此真切地把市场问题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对这部分的描写实在太精彩了。

三是心态问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面对曾经不如你,却混的越来越好,你们的经济实力越拉越大,而明明你自己已经非常容易了。但是别人的钱赚的好像不费吹灰之力,这时候,你羡慕嫉妒吗?

在中国做工厂就是这样的。排除市场等问题,中国的投机取巧实在太多,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这时候,你得耐得住寂寞。就像柳均差点也受钱宏明诱惑,陷入炒铜了。

面对金钱的诱惑,没有谁不动心。就像杨巡和宋运辉,钱宏明和柳均。一起奋斗,别人可以买大房子了,我还日日为钱担忧,这一道心理防线还是很难守住。

我们一向看习惯了从员工角度看问题的书,这一本是从老板的角度看问题,原来老板是如此不易,在中国经营一家工厂是如此之难。大多数时候还得为钱考虑。

民间借贷

想到大学的论文研究的就是民间借贷问题就感到惭愧,都是从书中选取资料,丝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本书有涉及到一部分民间借贷。当你还是很小的个体,得不到银行国家的任何支持。这时候唯有民间借贷。

当一个人的欲望膨胀,又有一定实力的时候,民间借贷也是一个催化剂。钱宏明就是很好的例子。民间借贷与正规融资双管齐下,再加入炒铜炒房炒股票。就可以赚得几辈子都不愁生活了,但风险也是极大,国家政策变化,中间资金链补不上,这就逼死人了。看到这,对当年的吴英案,以及雷曼兄弟破产,这些事件的兴趣更大。

最后,让我象征性的写一句总结,由衷的感到还是踏踏实实的赚钱来的好。

书中还有一段我最喜欢的,宋运辉和梁思申的儿子说他的梦想,

“我要在海边开一家很有个性的小店,专门卖冲浪板,不卖低能的救生圈,还卖冰淇淋、甜甜圈。每天晒得黑黑的,看美丽的大哥哥大姐姐。”

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最后说说为什么写浅谈,自读书以来,浅谈都是不专业,不自信的表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标题党,所以这个浅谈这个词极少在标题出现。但看完这本书,为书所震撼,相比我们大多数人写的都是不痛不痒的东西。再是,我只看了一遍,即使看了两三遍,我也觉得只是浅谈,一个东西想要深入研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坚持一个习惯,首先我更看重量而不是质。故写浅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