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达不到的水平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PatrickHYTsui

  原标题:出国留学会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说起留学生,大家的印象。不外乎就是有钱、富二代、挥霍等等字眼,整日穿梭于纸醉金迷的Party中...但留学在外,他们面临的压力和苦闷你无从而知,课程压力大、独自通宵赶due、独自面对一切...

  尤其是留学生中有一部分群体,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来自普通的三线城市,一路披荆斩棘,靠着优异的成绩,漂洋过海赴美攻读学位。这些学生,他们没有后援可以依靠,唯有全力奔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对于每年上百万的留学生来说,出国留学到底是一段怎样的旅程?到底对人的一生有多大影响?

   @Yuan Gao: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出国留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我是武汉人,然而我的父母是我们城市里收入可以说在底层的那一类人,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过得极其简朴,此处按下不表。我们家到我高考那一年是这样的情况,负债7万,无存款,父母二人收入总和大概3000人民币。

  我高考考上了武汉大学,当时的学费是4800还是5800一年,住宿费和其他杂费加一起可能2000不到,我妈妈原本想给我800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我坚持只要了600,我原本想的是在校内可以勤工俭学做点兼职,这样能减轻点父母负担,要知道200块他们能过一个礼拜了。可能这所有的钱加在一起对于我们城市的寻常家庭并不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尽管如此,我的父母仍然为我的学费发愁,最后是我小姨借了我1万元去注册的。

  然而改变我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我入学后参加了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项目的选拔考试,并且成功被录取。当时全国有13所我985高校有这个项目,全国录取了300来个人,我们学校录取了30个。这个项目基本解决了我们家的所有问题:它包括了4年在新加坡的学费,每个月500新币(约2500人民币)的生活费,住宿费以及保险。

  后来的一切也就顺风顺水,大二的时候去了欧洲交换半年,游历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西班牙瑞典和挪威。大三暑假去了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亚太总部实习。大四结束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并且入职美国另一家500强的fintech公司亚太总部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如今已经是衣食无忧,短假期可以去东南亚著名海岛,长假期可以去欧美澳大利亚。并且我终于在我家乡买了一套小房子给我父母住,签合同的时候我妈妈都快哭了,她说这辈子不是和奶奶住就是和外婆住,从来没有自己住过。

  如今再回头想,假如我没有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这个项目支持我出国,我在原来的大学,以我父母无权无钱的背景,我大三不太可能找到好的实习,毕业也无法进好的公司,更不提像其余答题的同学一样受家庭资助去留学读硕士。

  对比我原来大学的同学,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即使也进入500强成为了工程师,以那时的工资水平我也不可能迅速自立并接济父母。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由于新加坡奖学金项目,我衷心的感激她。也许对于家庭财力雄厚的同学而言,新加坡只是他们眼中一个鸡肋的跳板,无法与梦想中的英美相比。然而这却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孩子的一颗救命稻草。

  @dhchen:他们的故事: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体验, 我之前三年呆在香港,然后现在在德国:

  第一、的确开阔了眼界,这里说的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其实香港/德国的繁华并不能打动我,甚至让我想笑。而是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我对“人类”更加熟悉了,以前我多少对于“歪果仁”抱有某种幻想,现在没有了。看见了不同的人,但是遇到了相同的人性,我对于祖国/世界的未来反而抱有信心了。

  第二、看见了不同的文化/语言/文化/生活后,我变得更近坚定而开放,内心也越发的成熟。遇到和我认知相左的事情,我也能比较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不是简单被意识形态和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一点,让我能更温柔而坚定地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我一直觉得内心的改变,认知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而留学这件事确实改变了我的内心,不是说“外国”就比“中国”好,而是因为“它不一样”,人所处环境不变,人很难真的改变。

  第三、我学会了新技能:德国和香港不同,食物真的不和我的胃口,所以我开始每天给自己做饭,虽然这件事挺浪费时间的,但是居然让我变得更自信了。因为我更确实地有一种把握了自己的生活的实际感,我也确信厨艺对我未来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也开始健身,也算是环境所迫吧。结果来说,我的肌肉变得发达了,连人鱼线都有了,身体非常健康,几乎不会有疲劳感。这两件事对我的健康影响肯定会有长远的影响。

  @蔡韵Iris:最大的功课和收获,我想就是独立。

  离开家庭的呵护陪伴,第一次了解到了除父母外“监护人”的概念(当时由老师担当)。所有的决策,大到读文还是读理,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小到各种琐碎日常的处理,由于家人离你的生活环境太远了,只能给基于他们经验的一些建议,最终还是靠自己。学会如何做选择的过程,其实是最宝贵的。

  混迹于一堆金融精英中而不走寻常路自己找机会上节目做主持演话剧,唯一一个干了媒体;一次次去大家都觉得危险脏乱又吃不饱饭的地方旅行,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在很容易拿到国籍的时候毅然辞职回了国,再到离开带光环的稳定工作,跨界去创业...

  而独立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懂得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出国前,我也是个几乎来者不拒的“大好人”,吃亏也不愿跟人起争执。但渐渐的在磨砺中,我更加会有自己的边界,遇到不公的事绝对为该争取的权益争取到底,有明确的立场和想法,敢于表达。

  @司马各: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没留学的话,我应该现在是从国内某三本毕业,大学就开上了10万左右合资车的小开吧。5-6套房子也是不在话下的。那个时候,08年,家里有些存款,准备在南京江北投资2套房子的(08年房价4500一平,现在江北2万+)

  后来这笔钱用来了给我留学。现在在国外平淡地生活着。有了小车,(依然还是国内10万加合资车水平)刚准备买房(发现贷款额度不够高,墨尔本的房价还在蹭蹭涨T-T)

  用国内两套房子换来了:

一张本科文凭一张硕士文凭一张澳洲绿卡

  你问我值不值?我觉得值。这么多年,除了上述物质上的东西。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学会了自己生存,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让自己独立了起来。要知道之前在国内的时候,银行办卡都没自己去过。出国前我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让我像一个巨婴。

  我想,留学对于我来说,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提到父母,现在我和他们的情感和相处状态,都比以前更好。比起刚留学时候情感的不舍。现在的他们理解了我,也尊重了我的独立人格。不再横加干预我的选择,也不再为我瞎担心。

  那是因为我向他们证明了我已经长大。他们也在某个时间点找到了属于二老自己的生活。我们双方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更好了。我拥抱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欣慰于我的长大。

  我想,真正的孝道,不是以陪伴父母为借口去逃避独立,继续依赖。而是告诉他们—这是我的人生,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谢谢爸妈,我想天下父母对于儿女最大的期待也莫过于此吧。他们辛劳了一生,不应该继续去为我这个巨婴再操劳白头。而是他们也可以放心地去拥有自己剩下来的人生吧。

  @USshare: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步举动。

  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步举动。这也是我后来一直在鼓励很多留学生留下来的原因。

  正常来说,如果我不出国,我在国内读的是土木工程,按照同学的评价发展水平,现在估计也是在2-3线城市安家,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但是可能也比较辛苦,会常常出差。直接用钱来衡量的话,应该是年薪在20万左右。 主要头疼的还是孩子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如果没有买房的话(likely),现在应该压力还是很大的。

  大三的时候选择出国还是很有魄力和勇气的, 06年的时候美国大学的学费和现在差不多,可能还贵一点点(当时的汇率是1:8)。主要是家里穷,父母在我决定出国的时候,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20来万给我,算是我的所有留学的费用。

  我知道我拿着这钱在美国我不只要赚生活费,第二年的学费也得自己去弄。 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 我就一个想法,我可以赚到学费,我可以找到工作。

  后来在美国的前两年应该是我人生当中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两年,学过修车。在中部读书,坐火车到纽约买出事故的车基本完成自己的维修后开回中部卖给别人,运气好的时候一辆车可以赚4000美元到6000美元。因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赚钱上面,而且课程压力又及大,每个学期都是18个学分,第一年结束后我GPA不到3.0。但是我总算是把第二年的学费给赚到了。 还能贷款买个房子出租给学生和自己住。

  去美国的前两年是最有激情和最能吃苦的。 我清晰的记得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周,感觉什么东西都好贵,吃了一周的cup noodle和饼干。

  后来研究生为了拿全奖,也是一个一个老师的问,而且不止问一次。 整个学院都被我问过好几遍, 最终还是有老师不嫌弃我的低GPA,和没有GRE的情况下给了我全奖(让我帮他做了一个夏天的实验,还给了我一小时15-20美元的工资),这是我非常重要的一步,不然我觉得我很难在美国呆下去。 我至今还是非常感谢那个教授的。

  2010年毕业的时候,经济危机,但是当时的我居然拿到了纽约一家比较大公司的offer。当时,中国留学生唯一的一个,算是院里面的留学生中不小的震动。后来的路就比较顺了。 包括后来的转行,去咨询公司BCG。 直到从bcg辞职出来之前,工资也拿到了20多万美元。现在拿了绿卡,在美国也有几处物业,国内前两年也买了一套房子, 能开S550,想去哪里度假一般都能去,不太需要担心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因为,不出意外,孩子应该会在美国生)。

  我觉得我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包括现在英语都没有说的特别利索。 大部分的人如果做好奋斗的准备,美国是给你非常大的机会的。

  @BrianRWang:“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

  很难说对一生的影响。就说对现在吧。毕竟我也只是出生于94年的年轻人。

  为求学走过的城市:成都,香港,高雄,旧金山,厄巴纳(算是大芝加哥地区)。这五年走过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深圳,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杭州,宁波,台北,纽约,首尔,华盛顿-北弗吉尼亚,迪拜,洛杉矶,圣何塞-硅谷。

  以及,教大家一个诀窍。对于大多数985大学来说,早点考托福。以及关注你们学校教务处国际处团委一类的网站。相信你可以靠着这个拿到大量的机会,尤其是大量被资助的机会。

  自信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而且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立志30岁前探索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约旦的佩特拉山谷。突尼斯的罗马人遗迹。北意大利宁静的乡野教堂。还有能让聂鲁达写下壮丽诗篇的南美高山。

  我不敢说我究竟相比留在国内读清北的同学究竟优秀在哪里。当然我可以自信的说本人本科期间的成绩,科研和社会活动直博清北问题不大。

  我也自信自己取得今天的一切绝非曾经考研的同学说的“轻而易举。”(在一个中西部大学,屌丝工科专业我也承认我是家境背景不错的人。而且我至少来自一个二线城市)。我本科生时代和数学基地班学数学,和物理拔尖班学物理。但是内心面对任何成就与挑战都能波澜不惊。这一点我颇有信心。即使读书还不够万卷,但万里山河毕竟是饱览过的。  

  而且可以在任何面试里自信的说,我能适应长期的海外出差。

  可能也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原来在全世界各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精彩的生命与活法(电视剧)。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以及理解,对生命也有不同的定义与理解。这是18岁的那个我完全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可能这也是美国的大学与社会教给我的东西之一吧。“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需要“knowledge,”也需要“labor"精于自己的学业,也准备好在事业中面临一切挑战。

  @Laughing:就好比一个围城。

  我觉得有些答主把出国留学的影响夸大了,就我个人而言,眼界确实变宽了,人更加独立了,看事情更加客观了。但这些其实都是相对的。

  一个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娃大学考到了北京,那对他来说他眼界的提升绝对不亚于一个北上广的孩子出了国。

  其实你说能不能出国,就好比一个围城。没出的时候向往国外的生活,出了后发现也就这么回事,还是家乡的月亮比较圆,家乡的饭菜比较可口。

  我认识不少八十九十年代就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华人,其实他们现在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内心都是挺后悔的,但嘴上肯定不说。在生活方面,现在北美有的国内也有,很多国内有的北美不一定有。三年前的美国跟三年后的美国基本没什么差距,也就是换了一任总统,至少在表面上看是这样。

  但是中国呢?我每一年回来都会被北上广的一些新的改变感到震惊,甚至不适应。出门不用带钱包了,共享单车,微信支付支付宝,新公交专用道,新地铁线路,现在国内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我敢想象未来5年后的美国是怎么样的,但我真的不敢想象未来5年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那我们现在继续来说说出国留学吧。我觉得硬要说出国留学要怎么对人生造成多大的影响,那基本就是要留在国外了。其他眼界啊什么的东西,即使你在国内各行各业混的牛逼了,你一样可以很开阔。

  说到底大部分留学生出了国也是跟中国人在一块玩,愿意放开自己去跟外国人混一起的少之又少。所以说眼界的提高仅仅也就是认识了一帮大家都家境不错的人,或者了解了国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装装逼显得见识很丰富罢了,但是其中含金量有多少,因人而异,看你有多愿意去脱离舒适圈了。

  最后来说说那匹愿意留在国外的人。其他国家我不了解,我只了解美国和加拿大。客观来说留学能留在北美的人,水平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在美国普遍薪资比国内高,工作时间比国内短,上班压力比国内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亚裔天花板很明显,治安不好,生活无聊,吃的难吃。而因为签证啊h1b一堆东西让回国会变得有点困难,那这么说来人生轨迹确实是变了。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选择的生活也就不一样。

  所以说除了那些毕业后就留在国外的人,那对一生的影响确实很大。其他答住出去读个硕士什么就回来分享经验的,我很佩服你们在国外愿意吃苦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但是其实吃苦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吃,你在上海每个月生活费只拿1000勤工俭学你也能体验那种吃苦的感觉,人家农村的孩子考到一线城市来吃的这方面的苦不比你们的少。

  想要反驳我的喷我的我建议你们先去看看我之前的回答讲我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那段时间对我身心性格的影响绝对比我本科硕士在美国要大的多得多,我都不敢说他对我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所以除了那些长留海外的人,其他大部分的留学生,客观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了几年书,感受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仅此而已。  

  @Diego大叔:36岁出国留学,因为出国所以没结婚。

  36岁出国留学,老实说没影响。只是人生一段经历而已。

  之前同事中有留学回国的,亲戚中也有一直留在海外的,也有外国人来中国定居的。现在身边的同学中也分两年后一定回国,会一直待下去的,和不确定未来的。各种情况都见过,还有利弊得失也都知道。所以把利弊得失放在天平上秤一秤,有好有坏,总量保持没影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大概一是和我的岁数有关,二是和家庭有关。因为情况特殊,所以也没什么值得别人借鉴的。

  一是岁数。见的多了,也就有平常心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吧,环境把人逼到这一步,总得有人必须往前迈一步而已。

  其实在国内的同事,也有30岁刚出头把家从北京搬到深圳,有四十多岁去美国工作。我父母那一辈,同样有因为下岗,所以有一个人南下打拼的。那时还不像现在可以随时视频。所以每个人都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

  二是家庭。有家庭的话,看待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再好的风景,也要和老婆孩子一起看才有意思。虽然会看到朋友圈里的旅行照片,但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去玩,而老婆还在辛苦带小孩,就完全没兴致了。

  至于融入外国人的圈子,在学习阶段也不是完全需要,正常的日常交流可以做到。业余生活里面,除了学习,我只需要看看老婆孩子的消息就知足了。也没什么孤独感好克服的,毕竟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只需要暂时忍耐这1,2年。将来能找到工作就把他们接过来,找不到就回国,总之一定会在一起。所以只是暂时的。辛苦什么的也谈不上,因为家人也很辛苦。我也没什么好自豪的炫耀的,大家只是辛苦的方面不一样而已。

  所以说我通过留学来奋斗,其他人同样通过不同方式来奋斗。我在留学中付出辛苦,其他人同样在不同的方面付出辛苦。我通过留学取得收获,其他人同样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收获。你也不好说哪边的收获更大。我也不能因为我选择了留学,就说假如待在国内一定会怎么怎么样。因为我选择留学是因为在国内我有些事情做不到,但我做不到的并不意味着别人做不到。

  所有的风景,我都不想一个人去看。也不需要强迫自己融入当地人的圈子。

  我有时觉得中国人对是否可以融入当地圈子看得有些太过重要了。我觉得这方面穆斯林或者是印度人就做的不错。我也很乐意和外国同学聊天开玩笑,不过核心始终是我自己的家庭。也不存在到哪里工作不适应的情况。

  既来之则安之,国内的工作环境我很了解,国外的工作环境我也有心理准备,虽然可能存在偏差,但是想想也应该在允许的范围内。

  事在人为。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另外更正一些我年轻时候的想法,岁数大了发觉都不太准确。经济独立和出国没多大关系,在国内上班一样可以经济独立。假如你去BAT或者华为的话,没准会比出国独立的更早。眼界开阔的确会有。不过如果是因为可以到处旅行带来的话,如果不是花自己钱的话,那就别说了。

  如果是花自己钱的话,其实国内的工资有时比国外要高不少。而且现在出国旅游比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容易太多了。不过如果是因为可以见识各国人的话,这个倒没错。

  生活独立和出国没多大关系。在国内到另一城市的话,照样可以做到洗衣做饭修灯泡买家具样样精通。但我说我精通了,其实要和别人比,也许还差得远。

  因为出国所以没结婚……我真不想说大实话,所以不说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