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简友广场想法

【无戒学堂】一款落地灯引发的思考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3人  宜方

一款落地灯

前段时间,两个孩子练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斥情况:

大娃在练琴前总是讨价还价,以期缩短练琴时间;小娃每次都无休止地往后推迟开始时间,甚至大哭大闹。

两个小家伙的表现让我头疼不已,也有点束手无策。 正在我一筹莫展时,事情却发生了改观。

为了便于他俩晚上练琴,我在网上下单了落地灯。

大娃放学回家后,快递把灯送到。大娃见证了灯的整个组装过程。

“妈妈,你好厉害啊,灯也可以自己动手组装”,他认为很神奇。

因此,当我把组装好的灯,放到钢琴边上,打开试下效果时,他很自然地坐到了练琴凳上,弹奏起新学的曲子。每弹一遍,便去看看或者摸摸灯。

当天大娃的练琴就这样完成了。

小娃回来,第一眼就看到了新添置的灯。

“好漂亮啊!有两盏灯呢”

快速去洗好手,“叮叮咚咚”地开始弹琴。

说实话,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我莫名其妙,目瞪口呆。只是一个落地灯,就能让他俩自觉练琴?这是阿拉丁神灯吗?带着神奇魔法而来?

第二天,两个孩子的练琴依然自觉、顺利。

第三天,依然如此。

……

一周后,孩子们回课的效果良好。

我喜出望外。

一起弹琴

落地灯引发的状况,让我觉得我需要规划一件事:跟他们一起练琴。

我曾经想往双指触碰琴键的感觉。年少时候,也曾梦想自己有能力时,学弹钢琴。

从大娃练琴开始,我便想象着跟孩子们一起练习钢琴,曾经规划过很多次。但都没有付诸实施。

随着孩子们学习的深度、难度不断增加,我越来越发现,指导他们练琴,我只扮演了单纯的“理论家”。对他们的指法、音乐理解我力不从心。

这使得我开始重新规划练琴之事。

根据对自己的了解,我找出了大娃使用过的大汤。从第一首《奔流的河》开始练起。很简单的谱子,我练了一个多小时才弹得相对流畅。

等到晚上孩子们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向他们炫耀练琴成果。

小娃啧啧称赞:“哇,好厉害!”

大娃听出了是自己弹过的,便要求跟我一起弹,我欣然同意。

尽管弹得速度比较慢,但我们俩弹得步调一致,没有出现错误、失误。弹完后,赢得了家人赞许的掌声。

“牛牛,你太厉害了,隔了两年的曲子,你还能一口气弹下来!”孩子小姨竖起大拇指。

好胜心强的小娃,一脸地不高兴。

我揽她入怀:“你也能一口气弹下来,你看下,谱子很简单。”并在她耳边轻声说:“给你说个秘诀:弹得很慢很慢。”

小娃瞬间面露微笑,爬上琴凳,双手放在琴键上,一个音一个音地试起来。平时的她不爱识谱,也不爱唱谱,在练琴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分辨不清一些音符。

但是那天,她却自觉地自己哼唱着谱子,试奏。

虽然有弹得很慢,基本没有了旋律,但是所有音,她都弹得正确无误。

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去为她鼓掌:“你识谱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啊!”

在我的带动下,家人也都为小娃拍起了巴掌。

大娃也为妹妹点赞:“妹妹,你第一次弹,都没弹错一个音啊!棒极了!”

有了这美好的前奏,那一天,他们俩练琴都很顺利。

为了激发他们两个的内驱力,晚上我分别问了他俩同样的问题:“你们今天为什么弹《奔流的河》时表现那么好?”

在我的引导下,两个孩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大娃:因为我之前花了很多时间练,所以印象深。

小娃:因为我认真去识谱、唱谱了。

从那天起,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们练琴暂时没有因为练琴再出现过于消极的状况。

用心做父母

事实上,持续不断地学习一项技能都是一件枯燥的事。

毋庸置疑,学习需要个人的努力。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只凭个人的品质,去对学习一直保有热情,这个其实是有难度的。

追本溯源,不只是孩子,我们所有的人都很难坚持去每天做同样一件事。因此,市面上有了很多教人们自律、自我管理的书籍。

那我们面对孩子,就需要把学习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并且不定期的帮孩子从陈旧的事件上感受到新鲜与刺激。

比如,给孩子增添一个物件,像我之前的落地灯,尽管是无心之举,但“威力”巨大。

练琴如此,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一样。

孩子只有在觉得一件事情有趣、有意思时,他才乐意去做。

让孩子理解周长的概念,除了做题,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去小区里观察花坛,马路上跟他一起用脚步去丈量遇到的各种规则形状的周长;

我曾经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买了一大堆磁扣,跟孩子讲解数位;

在考前,我通常会跟孩子玩“提问、回答”的游戏,我提问,孩子回答。可以快速梳理知识点,也可以煅炼口算能力。

要正确解码孩子的行为,适时地增强孩子的信心。

孩子不愿做一件事,通常都是畏难情绪在做怪,对成功做那件事没有了信心。

如果我们能及时地让他意识到:他可以,他能行。他会愿意去尝试做那件事。

比如,我弹琴,让大娃、小娃都重拾了弹好琴的自信。

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

比如陪伴孩子做一件事,让孩子不觉得孤单。跟他一起弹琴,亲子阅读。像前段时间引起广泛热议的焦点人物:原梦园。她在退休的年龄,她用独特的方式做陪读妈妈:跟孩子一同学习,最终她和儿子一同考上研究生。

结束语

我们总希望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希望时不时感受到surprise;我们还希望生活有忙碌、有放松,因此我们在工作之余去旅行、出游。

孩子们的所有生活也应该如此,他们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但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时,就需要家长们来帮他们生活得有趣,方法只有一种:经常给他们既定的生活加点料,让他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