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间正道是沧桑》(十二)
汤沐雨,强行解释的话,名字和汤恩伯是不是还有点关联,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沐浴在恩泽之雨。不过在剧中的地位,比汤恩伯差远了。还是那句话,因为是原创人物,地位不能太高,特别是后期的地位不能太高,要不然后面的剧情不好编。
汤沐雨象征着果军一边比较反的一派,而且是在大革命时期gg合作期就明确的表达出这种倾向,其实这类人在果军中并不完全是主流,当时gc思想是代表进步的,很多后面反g分子当时也普遍接触甚至接近。
吴融,前面两个一个偏进步一个偏反动,吴融可能代表了绝大多数那一代军人的一个偏中间的形象,那就是投机(甚至都不怎么投机)、随大流,谁赢跟谁,或者说方便跟谁旧跟谁,有小聪明无大智慧,跟着果这个所谓当时的正统,一路稀里糊涂到底。
这三个偏左偏右和中间的黄埔出身的中生代将领形象,就是果府方面军事力量中坚的代表,三人的结局也各有代指,留待以后解读。
这里想提一点,其实这部剧是一部主角群的戏:三兄妹只是相对重要,他们的的同辈人主要就是这些同学,加上瞿霞、林娥、再加上楚才,一共十个左右;再上一辈或者上半辈:杨父、瞿母、瞿恩、老董,这几个也都举足轻重。所以说将其看成是两代人,特别是年轻这一带,也就是二十年代的年轻人,那也就是当时的九零后、零零后了,他们在大时代二三十年间的浮沉命运,才是这部剧的主题,而不应过多的聚焦于那一家人。这也关系到本文的主题。
从这三个黄埔果军一方的的人物形象还能看出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整体形象都不算特别负面,相比最负面的汤沐雨,也没有过多的描写其反g一面,包括在四一二或者剿g时期的残酷凶狠,都没有,而且在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还是保持了革命军人的一点风貌,没有腐化变质。还有吴融,在辽沈山雨欲来之际,也只是搂着女秘书跳跳舞,整体还是被当成革命军人的形象来塑造的,这一点很重要,这里先提出来,在后面相关情节中应该还会触及。
我d方面,除了立青另外两个是穆震方和解语石,这两个人是一对极端,解语石可以说是剧中最简单的一个人物,而老穆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人物。gg两边各有一个在抗战中陨落的形象,我d这边比较特殊的安排了一个医生形象,一定程度业丰富了剧情的厚度。解语石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奉献者,人物塑造相对也单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