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心有往,即为非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金刚经》)
这一段,前面的都好理解,也不难体会。
恰恰是最后一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为什么,先说“应生无所住心”,紧接又说“若心有住,即为非往”?
这是不易理解,也不易体悟之处。
对于体悟到的人,这点十分明显,然而大多数人,止步于“应生无所住心”。在这点上纠结。是因为没有明晰体会“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也可以换成“若心有住,住即非住”。
换成《六祖坛经》中的话,就是“若觅真不动,动上(即)有不动”。
也就是说,《金刚经》中,觉者说,菩萨修行布施,应离一切相发心,不应住相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但是,倘若一旦心有所住,这个住仍是“住”相。
此时,若同时见(体会)此“住”相非住,住即如住,并不实有住者及所住。这对应于《金刚经》中那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经后面接着说,“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当然包括“若心有住”之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为了破除读经人的名,相执着,《金刚经》后面又提出“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又有“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还有“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再对应于《圆觉经》中,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众生。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依此,《金刚经》,有一句没写出来的,便是让读经人自己去领会,“菩萨菩萨者,如来说非菩萨,是名菩萨”。
至于“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非常的微妙,是无法用头脑去理解的,百千万亿亿个世间最顶尖的头脑,用百千万亿亿年也没有丝毫办法理解。
因为,一门深入,向上一悟,默契体会,不可思议。
体会,不在理解中,不可从思议得。
很多人,可能一下就带过去了,不知此句之微妙。
要说这“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不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以方便体会。
好比,晚上,四周都很安静,你已经躺卧在床,将要入睡。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心无杂想也无所住之际,突然“轰然”一声巨响,这一惊乍,身心一颤,不知其然。
这一时,你有住相?心有住?你心有住?
又比如,你刚淋浴更衣,身心舒适,非常放松,心无挂碍,甚至,好像没有了身体和心,似乎入于空寂。突然,被针扎了一下。
一下颤然惊动,痛了,是你痛?是心(有住)痛?是你心(有住)痛?
这一时,惊乍,颤然,正是一种体会实相的契机。
若人,体会得“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即可体会“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明心而同时见性。
如果这点,推理,领会,举一反多的能力也没有,那就不要去死读经书了。那样的话,“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这正是,
无始以来,经不转人,人自转于经。
转即非转,非不转,是名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