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暂时不能做的事情之二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7人  spark贵

,前面我们提到,Spark不能做的事情中,有关键的9个,其中第二个是不能做竞品分析。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Spark如何借助产品思维来做好竞品分析?

要做好Spark相关的产品,比如阿里云的MaxCompute(原ODPS),肯定不会是照搬DataBricks公司的产品设计,以对Spark进行性能和体验上的优化,也不会是开发一些Spark没有的组件。至少从成本等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的,正如业界的那句名句:“不要重复制造轮子”,是的,笔者也始终坚信这一观点,我们最好聚焦在那些可以制造新轮子的事情上,至少这些新的轮子要有新的价值。但是问题又来了,怎么才知道我们用Spark来做的轮子是不是新的轮子呢?

那就不得不做竞品分析了,一般情况下,竞品分析有下面几个方法步骤,对你做竞品分析会有一定的帮助。

(1)建立分析框架

(2)寻找竞品

(3)研究竞品

(4)输出结论

第一,就是建立分析框架

分析框架有很多,常见的分析框架有SWOTT分析,PEST分析,定位分析,差异化分析等。

SWOTT分析和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到的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类似,将竞品分析按照内外部,优劣势这2个维度分为以下的四个象限。

(1)内部优势

(2)内部劣势

(3)外部优势

(4)外部劣势

内部优势有很多可以分析的角度,比如团队的人才组成,团队的文化,团队的战斗力,团队背后的资源(如包括资金,客户资源)等等。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产品创新是相对容易取得的优势,因为小团队很难取得资金和客户等资源优势,相反,他们因为团队小,管理更加扁平化,决策灵活,能够快速试错,能更快的迭代创新,有更多的心思花在创造用户价值的创新体验上,因此,这反而能成为创业公司的优势。

内部劣势也有很多可以分析的角度,甚至在新的商业环境中,新的产品使用场景中,很多普遍认为的优势,其实很有可能只是大部分人习惯性的偏见。所谓的优势反而在新环境中成了劣势。除此之外,对于初创公司,内部劣势普遍更多,人才通常是劣势之一,

外部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是否顺应时代的趋势,是否深得“民心”,比如不久前的互联网趋势,移动互联网浪潮,以及当下的人工智能赋能机遇。

外部劣势可以从竞争和用户2个维度展开分析,通过对比竞争对手的优点来认识自身产品的劣势,这时候一定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评比,尽量不带个人喜好,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通过足够数量的第三者来相对客观的对比竞品,找到核心的外部劣势。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思考产品是否顺应当下的趋势,是从宏观上来评价我们所做的产品价值,从PEST中的4个维度来思考,能加深对所做产品的认识。

定位分析理论也有很多,笔者重点推荐产品定位的5步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时代环境要求产品定位不能孤立的存在,非常有必要和营销定位结合起来,甚至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必要和定位结合起来。通过这5步的分析方法来看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从以下的5个维度来看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我们的产品是如何与对手不一样的,有什么优劣势,这5个维度分别如下:

(1)标市场定位

(2)产品需求定位

(3)产品测试定位

(4)差异化价值点定位

(5)营销组合定位

差异化分析框架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俗的来说,差异化分析就是找到竞争对手解决好了的需求,绕开它,尽量去解决竞争对手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够找到竞争对手暂时不能解决的需求问题。比如,微信已经解决好了IM即时通讯的问题,抖音已经解决好了短视频的问题,如果你要做类似的产品,可以尝试绕开它们已经解决好了的需求,尝试从短音频这个点切入(差异化分析框架的案例,仅供参考)

总之,找到合适的分析框架只是产品做竞品分析的一小部分,是思考和分析的工具,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分析框架犹如骨架,对行业,对产品的认知和熟悉程度才是骨架上的血肉,即分析框架发挥作用,都是建立在对行业熟悉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就是寻找竞品

寻找竞品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扩大我们的视野,从更大范围内,更全局的角度来进行竞品分析;

二是尽可能从更多的产品中找到做得好的产品,从而借鉴,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自身的各种新提供参考或者素材。

寻找Spark竞品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也最容易的就是搜索引擎,这种方法能找到不少的竞争产品,但也比较费体力。需要大量的浏览,不过也是很有效果的,通过搜索引擎,我们能够轻易的找到和Spark有关的产品。

一般情况下,使用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产品发展期的产品,不过方法还远远不够,因为竞争竞品常常会被淹没,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产品竟然有那么多竞品,至少比他们以为的要多很多。

所以,笔者额外提供以下更多的方法,以供参考:

(1)专业网站、行业调查报告中寻找竞品,比如36Kr、知乎、艾瑞网、百度数据、Gartner等

(2)通过客户寻找竞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的反馈来寻找到类似的竞品,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中植入一定的途径,告知客户如果发现有更好的产品,可以告知,并进行进一步的产品迭代提供更好的服务。从一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既体现出对客户的重视,又可以获得快速改进的创新点。

第三,就是研究竞品

第四,就是得出结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