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散文人生格局的修炼

菩萨心暖男---杜甫

2018-08-06  本文已影响95人  小朝清风

文学家余光中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苏东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别看他官至翰林学士,还是个大文豪,可他从不端架子。可以和当朝宰相交杯换盏,也能和乡野村夫讨论酿酒的技法。这样的人怎能不讨喜呢?连当朝太后都是他的粉丝。东坡贬谪后,仍有粉丝追随他到蛮荒之地陪伴他。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和余老先生选得一样,包括我在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似乎并不需要朋友的陪伴,孤独时,他邀月亮和影子把酒言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迷乱”,仙气飘飘的太白先生怎好和凡夫俗子交朋友呢?

“回首一颦眉”,“眼见客愁愁不醒”,“愁坐正房空”,“愁思胡笳夕”,“城阙秋生画角哀”,“触忤愁人到酒边”……老杜的诗字里行间都抒发着数不尽的哀愁,读后眉头紧锁,宋玉无愁亦自愁啊!和浑身上下充满负能量的老杜一起去旅行,似乎是花钱买愁受喽!

诗歌真能折射诗人的真性情。李白豪放不羁,杜甫忧郁寡欢。初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总感觉杜甫是李白的长辈,查了他们的生辰才知道,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隔代人呢。

然而杜甫果真是一愁到底了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老杜的《望岳》足见他的眼界和胸襟丝毫不在李白之下,当登上山顶,把巍峨泰山压在脚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怎样豪迈的气概啊!

李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张口就是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杜甫是接地气的诗圣,他的忧愁虽多,但都自我消化。送别友人后独尝离情之苦,“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饥饿难忍时自我解嘲,“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政治上并不得意,连遭打击迫害,“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他的失意和无奈之绪尽在诗句里了。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皎洁的月光下,家乡的妻子独自赏月,儿女们还小,不谙世事。本来我应该陪着你,在月光下弹琴、散步,而残酷的战争把我们的安定生活剥夺了,妻离子散,生死未卜。独在长安的杜甫对爱妻的柔情、对儿女的怜爱、对弟妹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隔了一千多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从老杜的诗中感受到,他是用一颗饱含深情的心在赋诗啊!

安史之乱官军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一路颠沛流离。好在有友人的帮助,于成都过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在成都万里桥西百花潭边,杜甫在这里建了草堂,饱历丧乱总算和家人有了安息之地。我想,老杜此刻的心情是舒展的,所以他才能以悠闲的心态体察周遭的万物。屋上的燕子、水中的白鸥亲近得好像是他的家人。妻子终于有闲功夫为他画棋局,稚子痴顽,自制钓钩准备钓鱼,老杜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细细地玩味着此情此景,他的心醉了。哪怕家徒四壁,只要不忍饥挨饿,和家人共享和谐优游的天伦之乐,我此生还求什么呢?

如果说杜甫只是对家人关爱有加,那他顶多是个儿女情长的顾家暖男,何以尊为“诗圣”呢?

杜甫的心还惦念着友人、牵系着劳苦大众、忧愁着江山社稷。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他老年贫病交加,那颗心从来不敢忘记忧国忧民。

杜甫与李白曾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敏捷诗千首,飘零一杯酒。”,“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足可见杜甫对李白的才华是仰视的。安史之乱后,两人再无相见。杜甫写了好多诗回忆和怀念李白,甚至在魂系梦绕间频频与李白相见。《梦李白二首》倾述着杜甫对老友兼偶像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好一个长情的老杜,对比之下,李白似乎薄情了些。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草堂前有几颗枣树,西邻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草堂让给姓吴的亲戚住,不料吴郎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找杜甫诉苦。在此背景下,老杜写诗婉转劝告吴郎。足可见得杜甫的良苦用心和对待穷苦百姓的态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瞻仰过成都杜甫草堂纪念馆的朋友们,一定记得石碑上镌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卷走三重茅,床头屋漏,雨脚如麻,长夜沾湿,却为劳苦大众呼吁、许愿。老杜当时已遭贬谪,不再是朝廷命官了,位卑未敢忘忧民,大抵如此吧。

杜甫的内心世界如大海一般宽广无垠,容得下黎民百姓,天下苍生。他的晚景凄凉,亲友一一离去,何异飘飘托此身?孤舟载着他渡湘水,娟娟戏蝶和片片轻鸥伴着他,眯着老花眼的杜甫眺望远方,哪里是长安城啊?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是杜甫临终前写的最后一首诗,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情怀,怎一个愁字了得?

总觉得杜甫就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真正是不忍众生苦,时刻不忘为众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乐。

和杜甫这样的人作朋友,苦是苦了点,但心是踏实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