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

对不起,我从未读过四大名著

2016-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觉己

文/高毅先生

“你读过四大名著么?”

“我为什么要读?”


- 对不起,我没读过四大名著 -

我知道你很困惑,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比如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读透了四大名著,对梁山108好汉数数家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侃侃而谈。

老一辈给你说张恨水、张爱玲,王小波和李银河,同龄人又向你聊起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和七堇年;那年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听到周围人都在聊他的《丰乳肥臀》,而你怀疑自己是不是过分地孤陋寡闻。

再向国外望去,《呼啸山庄》和《简·爱》,《百年孤独》和《人间喜剧》,如果以上都没有读过,你是不是要自卑到泥土里?

后来你上了班,同事在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老板像你推荐《乔布斯传》加马云。

我学汉语言文学出生,其中大学有一门学科叫现当代文学,挂了几次科。原因很简单,七成考题是:哪位作者出生于哪一年,于哪一年写了一本书叫什么名字,他所在的流派又叫什么学派,这位作家有个独特的喜好是什么。

对不起,我记不住。

而且对不起,我从未完整看过四大名著;没读过琼瑶,张爱玲,没有怎么看过莎士比亚,也没有完整地看过鲁迅。

我曾像你一样,怀疑过自己的智商、能力和惰性,曾羡慕过那些从小读了那么多书的人。我也曾像你一样逼自己去啃那些我根本就爱不起来所谓经典,然后一次又一次放弃。

然后我问自己:

谁定义了四大名著?谁定义了经典?

我们要读经典?是因为别人都读吗?

如果不读这些所谓经典,我就不能成为我吗?


- 不是我读书,是书找到我  -

1996年的秋天,家族祠堂中两棵巨大的桂花树飘香十里。我在桂花香味中路过乡间小道旁的垃圾堆,无意中捡到半本残书,不见封面。书本泛黄,像是被烧过。依稀记得那半本书中,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悲伤故事,大概七八个。每个故事都讲述离异家庭破镜重圆的故事。

我忘记了那些故事的内容。只记得我在桂花香味中,沿着乡间小道一边走,一边看那本书;蹲在在家门前的屋檐下看着那本书;在夜里12点的被窝中看着那本书。只记得夜里做梦梦见那些主人公的故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难过得大哭起来。

这是我爱上读书最初的动力。但我依旧没有对周围那些经典、名著发生任何兴趣。即便后来自己的世界范围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原来越多,即便我无法像接触的那些人一样,看起来如此博学。但我从未如此庆幸。

我并非庆幸自己读书再无功利之心,而是庆幸自己此后的阅读都怀着敬畏,敬畏作者勾画的世界,敬畏书里书外生命。我敬畏那些愿意在书海遨游的人们,也敬畏那些对此怀疑的人们,包括自己。

不过人非圣贤,我虽坚定地告诉自己,那些经典名著,那些人们正在看的书,我却没有看,我失去了什么?

-  对个体来说,真实的玄奘比《西游记》珍贵千万倍 -

人们始终夸赞着那些文学作品,辞藻华丽、借古讽今、用典深刻……

有人说《三国演义》拥有人格之美,于是我们努力在诸葛孔明、刘备、曹操身上寻其德行;有人说《水浒传》拥有结构之美,于是我们努力看到那个时代背后的意义,甚至在金圣叹批注之后拍案叫绝;有人说《西游记》拥有解构之美,于是我们也许除了看诸天神佛魑魅魍魉,还能看到背后的统治阶级。

可曾想过,为何有人称其美,我们就要顺其意?别人告诉我们的,就是正确的吗?这个世界有如此多需要认知的地方,而我们最不能认知的,却是我们自己。我们读书,因为我们想成为自己,而我们却从未真正认识自己。

当我开始认知自己,却找到了比《西游记》更珍贵的东西。

1400年前,一个27岁的偷渡客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穿过唐朝边界,前后十七年,西行五万里,本意是去天竺佛教中心烂陀寺求取真经,却在十七年时间里,学遍了大小乘佛教各种学说,带回经纶657部,与弟子共翻译出佛典75部,1335卷。这人正是玄奘。

若《西游记》在文学作品中拥有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有这崇高地位,那么真正的玄奘及其成就,对个体更加重要。

佛教原本对于和尚的要求奇高,要求僧人们做到“五明”,事实上就是五门学科,第一明为声明,要求僧人学习语言、语言学、文学、训诂学;第二明为内明,学习理学、哲学,为五明之首,对佛教徒而言就是经律论三藏,因此玄奘被称为三藏法师;第三明为因明,包括逻辑学、论辩等;

第四明为医方明,包括医学、药学等,要求僧人强身健体,更能医治百姓,普度众生;第五明为工巧明,包括艺术、科学、工艺、农业、建筑等,包括范围极广,可由此想到为何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如此精工巧妙。达此五明的人少之又少,正是佛教要求极高,所以能被成为高僧大德之人极少,当今社会有传的更是大多坑蒙拐骗。玄奘之后,少有高僧。

玄奘所创立唯识宗(引印度佛教),是佛门众多宗派之一,唯识宗与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比现代心理学更加复杂。唯识宗将人类心理活动分为“八识”,“眼、耳、鼻、舌、触”为前五识,是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为“意”,就是“意识”或“心识”,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后产生的自我意识;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约等于科学中的潜意识。通过对“八识”和现代心理学的对比研究,我们才能对自我认知的过程更加通透。

- 你看到的是图书馆,我看到的是垃圾站  -

全世界都在让你读书,可没有人真正告诉你该读什么书。每一本可以被称为书的书都在静静等待它的读者。每一本不能被称为书的书,也在等待着那些被教导和说服的人人们。

我曾害怕就这样走进图书馆,满眼的书,我不知道该往哪儿读。而今我可以坦坦荡荡地走在路上,哪怕只看着车水马龙和路人的表情,也不害怕虚度光阴之后,满眼地悔恨与懊恼。因为我知道,不管读书与不读书,我都有意义地活着,因为我认识我自己。

文/高毅先生

微信公众号:觉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