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一个小本子,摆在旁边
用一个小本子,在阅读的时候,把一些读到以后,引起自己思考但没有思考清楚的句子记录下来,或者写成疑问句。
这么做的作用是,随身携带的本子,在交流、阅读、查询资料、偶尔获得的信息里有自己有疑惑问题的答案、线索的,在下面做一个补充。否则,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当时有疑惑,过后忘记了永远没有机会来解惑。
如果有机会输出,那么这些问题和答案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了呢?
那些笔记,写在书本上的便利贴,要专门找出这本书来,翻开看到才有可能记得问题和自己当时做的思考。在某一个瞬间,有了问题答案,如何补充,随身携带的本子就可以做到,手机也可以,只要是能够随时能拿到的工具都可以。
在需要写关于一本书里信息的文章,前中后期的工作都要做,书不能随身带,那么这些工作在做的时候需要的条件就有限制。好像有什么既定仪式一样,所有物品摆放整齐,然后开始。
稍瞬即逝,如何捕捉。思考的火花不会因为你没有东西记录,没有问题来配套答案就停留下来等待你。只有保证思考的延续性,完整性,才有可能在你有疑惑,并且疑惑还没有完全遗忘的时候,弥合上。
可能,阅读或学习的时候有疑惑,日常生活中疑惑停留在了大脑某个角落,需要答案的提示,线索的提示。在看见线索,扪心自问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个问题,及时出现的小本子或者手机备忘录里的某个问题就是完美的契合对象。
不可否认,读书学习的时候记录笔记的重要性,那种便利贴直接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记录的便捷性,书中的内容和便利贴上的笔记直接对应。写东西的时候,一本书拿过来,书里的便利贴一一拿下,依照自己搭建好的框架,把内容填进去,文章基本就完成了。
学习和写作需要整块的时间,那么便利贴里的内容专门收集,组织文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抬着书,而且是刚好需要的那本。一些生活的细节、广告牌上的文案、小视频里内容的提示,这些东西给自己问题提供了线索,哪个问题的线索呢?等我拿出小本子或手机来看看,就是它!
再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写画画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