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无本师空神摩尼佛
☆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金刚经第1品译文

【原文】

如是我闻①。一时②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③,千二百五十人④俱。尔时世尊⑤,食时著衣持钵⑥,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⑦,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⑧已,敷座而坐⑨。

【注释】

...

①如是我闻:如是,这样;我闻,我听说。我听佛这样说,表示经中的话都是佛亲口说的,这是为了增加佛经的可信度。

②时:那时。

③大比丘众:比丘是梵语,即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僧侣,又名乞士。女性叫比丘尼。

④千二百五十人:释迦牟尼最初有六大弟子,即舍利子、迦叶三兄弟、目连尊者、耶舍长者子;六大弟子又收弟子,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

⑤世尊:对佛的尊称,所谓佛为三界之尊,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⑥钵(bō):僧人食具,通常用泥或铁制成,圆形,略扁,小口,平底。

⑦次第乞已:按顺次挨家挨户乞食。佛乞食是为被乞食者种福,所以不能择贫富,而要按顺序来,即“次第”。

⑧洗足:佛是光脚乞食的,所以回来要洗足。

⑨敷座而坐:整理好座位打坐。

【译文】

我听佛这样说。那时,释迦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众住在一起。到午时该吃饭了,世尊郑重地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在城中按顺序挨门挨户化缘完毕,返回住处,吃完饭,收好袈裟和钵盂,洗净脚,整理好座位,然后打坐。

【评析】

“法会因由”意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法会召集的原因和背景,“分”相当于现在的“章”、“节”等。第一品讲述了佛是一个平常的人,但在平凡的生活里时时处处在修行,进入境界,穿衣,乞食,吃饭,洗足,敷座,都自然体现乞士的威仪,这就是后来禅宗所谓穿衣吃饭即是道,平常心即是道。

☆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生活大道】

        人人想成佛,人人不知佛心和佛性,佛就是普通大众,也需要吃饭需要打坐悟道。生活第一道,一饭一菩提不求多够了就行,吃饭七分饱,食物也是神祈求种福田,知福阿陀弥。

        大道至简,现代人搞奢侈搞浪费搞排场,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迷。自己种下浪费的种子,就会留下饥饿的隐患,暴殄天物惟人自召。佛讲究理讲究道,天地人和不搞虚无主义不搞社会不良风气,就是正信。就这一点,谁能做到?简单的生活方式谁又能每天去做去奉行?

        打坐可以修身养性,看似简单的事,谁能每天去练去修行?简单不简单,看似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如果我们每天能把自己当一个凡人放下身段去做这些简单的普通事,就可以把平凡化为神奇。看看释迦摩尼佛,做的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简单事,但他每天不断做坚持做,就是为了造福百姓,让百姓离苦得乐,我们又何尝可以放纵自己,最后越来越堕落。

☆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生活作息的重要性从这里体现了,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想成功先从平凡小事做起,切不可狂妄自大,大人物都是做着普通人可以做的小事,但是人家每天做,你呢?

        越成功的人越低调,越去每天做常人看不起的小事,最后他们超越了常人,改变了世界。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谁,切不可盲目自信,吃饭打坐简单的小事就是修行,不要成功了就认为不用做了。相反,不但要做还要做的最好,每天去做,直到成为习惯。我们普通人就是因为忽视了小的问题和小的好习惯,才越来越普通,因为你不重视,所以你就在把自己推向失败和痛苦的深渊。

        打扫家,饮食起居就是修行,我们平常也一定要注意这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这样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原创★金刚经简述与指导第一品①/段钧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