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好残忍
2022-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润烨
“给作者寄刀片” 、“把痛苦留给读者,把欢乐留给自己” 、“老BE人了”……
读《活着》的时候,这是哭到眼睛肿,直到我读了《兄弟》想哭都哭不出来,只是随着人物隐忍着“不要在人前哭”,难受的不能自己,才知道许多读者对余华的评论所言非虚,他真是太残忍了,塑造了宋凡平一个英雄气概式的人物,把他写的又乐观,又深情,既阳光又积极,身材魁梧,多才多艺,心地善良,好老师,老爸爸,好丈夫……
这么好的人物却把你想都想不到的悲惨都强加到他一个人身上,当他的伟岸形象一经塑造,就让人喜欢的不得了,可是十年危机一露苗头,我就隐隐的感觉不安,不忍卒读了……
一个读者喜欢的人,一个极尽溢美的人物一经塑造,悲剧的内核就要把他狠狠的撕碎,毁掉,仿佛不悲惨,不凄美这个人物就不能被记住,宋凡平这个人物的遭遇总是像历劫,一关接着一关,关关都像是集齐了世间的所有坏运气。
难道要深刻就一定要BE吗?一定是坏结局,悲惨遭遇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形象吗?难道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平平凡凡的普通事就不能体现出活着,情感了吗?
每当看余华的采访,他都快乐的像个神仙。拥有不上学的快乐童年,拥有那么多快乐的记忆和回忆,但是他送给我们读者的作品真是太多悲伤了,不得不感叹他优秀的同时,痛恨他的残忍。
去读读《兄弟》吧,他真的好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