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害死实力派
东晋时期,天地混沌,政治斗争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司马睿南迁,王导联吴,王敦反叛,所有的政治事件,都少不了琅琊王氏的身影。但其中却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虽然生于政治家庭,但却热爱书法名著,并且以一首著名的行书作品闻名天下。

兰亭集序
他就是那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那千古瞻仰的《兰亭集序》被奉为世间第一行书,草书也十分有名。从古至今,多多少少书法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模仿,一直到现在他的名字依旧耳熟能详。
王羲之这个人才华很高,自然性格极有个性。有一次郗鉴为女儿找女婿,听说琅琊王氏的人都很不错,便写了一封信邀请了王羲之。王羲之来后被分进了一间东厢房居住。不久,郗鉴就让小书童去打探几个被邀请来的人都在干什么。侦察回来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十分的谨慎,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最好的模样,只有王羲之懒洋洋地横躺在席子上,一边敞开衣服,露出胸膛和肚皮,一边扇着扇子,真是好不惬意!而就因为王羲之这股豪爽高傲之气,他成功赢得了这次竞选的胜利。
娶了老婆的王羲之被朝廷分封来到会稽。刚到那里,就听说有一个学问很高,很有水平的道人名叫支道林。虽然很多人赞扬他,但是王羲之的态度一直很不屑,根本不去拜访支道林,甚至连支道林自己登门拜访,王羲之也毫不理睬视其无人,十分高傲。直到最后,支道林迫不得已,主动开口,自说自听地谈论起庄子的逍遥游,王羲之听着听着才感受到了支道林的才华,便滔滔不绝地与他讨论起来,甚至连刚刚准备好的马车都晾在那里了!
在前往会稽之前,王羲之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人名叫王敬仁,一人名为许玄度。后来他们两个人得了重病,在医术的局限下,不幸病故。而那个开始与他们无比要好的朋友王羲之,竟然开始尖酸刻薄的说他们的坏话。直到王羲之来到会稽,他的老乡孔岩告诉他不能这样对待他的朋友,要谨慎的对待去世的人,他才开始心生忏悔。
可见王羲之是个十分高傲,看不起别人,但确有才华的人。他有点类似初唐时候的杜审言,也就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当时就十分的自夸,看不起别人,但的确有实力,所以很多的书法家名士愿意和他在一起进行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有实力,你折腾没关系;没实力,你折腾就没命…
一个人想要笑到最后,成为人生的赢家,除了德才兼备,还要拥有一个好性格。王羲之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但他缺少的正是一个好性格。他天生就有孩子一般的顽劣气息,以及一种潇洒豪放,十分高傲的性格,也正是这害死了他。王羲之曾经当官的时候没有重用一个名叫王述的人,而王述也没有怎么和他太计较。后来有一次,王述竟然被朝廷封了一个比王羲之还大的官,而且还是直接管辖他的。王羲之很不高兴,便向朝廷上书,希望自己管理的那个地方可以从王述的管辖中分离开来。可是朝廷把这当成一种胡闹,民间还把他当成笑话传。每天干的事被王述检查,王羲之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因此便万分气恼地称病罢官,回到老家,在祖先的坟上发的毒誓说不要再做官了,从此隐居,进行书法创作。但是他心里一直解不开这个心结,最后抑郁而死,为我们留下了少些遗憾。
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备,有好性格。
但有没有才华 不~重~要~!
有了好性格 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