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小人书

每天一本小人书:李四光

2022-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韦老师写作赋能

感谢订阅《每天一本小人书》,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今天是4月27日,我们要讲的小人书故事是《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回龙山街下张家湾一个贫寒的家庭,他原名叫李仲揆。

他的父亲叫李卓侯,是一个穷秀才,在乡村的私塾里教书,生活只有靠学生们交来的学费维持,他的母亲不得不纺线赚些零钱补贴家用。

李四光幼年时候最喜欢听祖父讲太平军在黄冈的斗争故,事。只要听一遍,他就能记住并有声有色地讲给别人听。

6岁时,李四光在父亲执教的私塾里开始读书,他学习勤奋自觉。有时父亲有事外出,学生们就玩闹起来,可他总是独自温习功课。

省城武昌开办新学堂的消息传到黄冈,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李四光,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父母很支持儿子的想法,为他借了路费,准备了衣物,1902年冬他去了武昌。

他在填报名单时,由于紧张,误将姓名栏写成了年龄十四,他把“十”改成“李”,然后又在“四”后面加上了“光”从此李仲揆改名为李四光。

李四光考入了西路高小学堂,全家都为他高兴。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4年7月李四光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先进入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和初等数理化。

这时正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诞生的前夕。1905年7月孙中山由法国来到东京,发展了第一批同盟会员。16岁的李四光是其中的一个。

1907年7月李四光在弘文学院毕业,他按照自己的志愿考入了大阪高等工业学院。1910年7月毕业后回到武昌,被派在武昌昙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执教。

1911年度留学生毕业考试在北京举行。李四光参加了这次考试。成绩公布,李四光得了81分,被列为优等,成为工科进士。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李四光被委任为南京临时政府特派汉口建筑筹备员。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去了一切政府任职。

1913年7月他第二次离开祖国,到西方寻找“科学救国”的道路。

李四光到达大不列颠帝国的首都伦敦,决定在英国学习采矿。经过1年的学习,他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于是又从头学起地质来了。

1917年7月,李四光通过学士考试之后,他利用暑期编出中国若干地区地质情况的路线踏勘图,写了一篇《中国之地质》的论文,获得了伯明翰大学授予的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5月李四光应蔡元培之邀,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面教书,一面进行科学研究,他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

1921年经朋友介绍,李四光认识了许淑彬女士,他俩相识后感情日渐深厚。1923年1月14日举行了结婚典礼,蔡元培校长当证婚人,学校的同事和地质界的朋友都来参加婚礼。

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熙芝,随着聪明可爱的女儿渐渐长大,他们家庭生活的乐趣也越来越浓。

李四光应蔡元培之邀南下来到南京,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长,他重视科研成果的交流,及时把地质研究的成果汇集成册出版。

他来到庐山、黄山和江浙一带,实地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贡献,得到了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1934年12月李四光携夫人和女儿再次赴欧,他已经是一个很有国际声望的地质学家了,他不仅为祖国培养了一批青年地质工作者,自己也发表了一批卓有见地的地质科学论文。

李四光在英国各大学讲学约有半年的时间,普遍受到欢迎和重视。他在讲学过程中,一面参观访问,一面和地质界的朋友广泛接触。讲学结束后,他决定在英国将讲稿整理成书出版。

1936年初,李四光编写完《中国地质学》一书。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中国地质学专著,1939年在伦敦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李四光回国以后,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们一家在桂林度过了7个春秋,生活尽管艰苦,但他依然工作、考察、讲学。

李四光一贯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多次拒绝蒋介石让他出任教育部长。他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说蒋介石要抓他,他便把家搬到了乡下。

这样他可以整天专心工作了,他整理了许多材料,写了不少论文初稿,其中有《二十年经验之回顾》、《山字形构造之实验和理论》等重要著作。他的夫人为了照顾他的身体,还养了鸡、种了菜。

1945年1月11日,李四光在蔡元培诞辰纪念会上做了讲演,后来命题为《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了,李四光也兴奋得彻夜难眠。他回到了江南继续他的研究和勘察。

1947年以后,李四光住在重庆北碚,由于长期颠沛流离,过度紧张工作,他的心脏病发作了。在养病期间,他每次外出散步时,也总是带着罗盘,遇到一些裂隙或地层露头,就测量一下方位、倾角和走向,往往忘记回家。

1948年2月,李四光从上海启程去伦敦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会后他继续留在国外养病、考察。1949年4月周恩来托郭沫若带给李四光一封信,希望他能早日回国。

就在李四光以焦急的心情等待着起程时,国民党也正策划阻止他回国的计划。1949年12月25日,李四光和夫人冲破了国民党的阴谋阻拦,秘密地回国了。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和夫人到达北京,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接受了组织全国地质工作者的任务,开始培养新中国的地质矿产人材。

当时旧中国只留下200多个搞地质的科技人员。1951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地质系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地质学院。李四光任该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其它大学、中专也相继设地质类学科,为新中国输送地质人材。

1952年8月10日决定成立地质部,李四光被任命为部长。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全国地质工作者已发展到20万人,对71种矿产进行了勘探,其中有64种探清了储量,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1952年10月山西崞县发生地震,1954年2月甘肃山丹发生地震,李四光每次都亲自指派人员实地调查,听取汇报。他十分关心地震工作的进展。

1953年李四光发表了一篇《关于地质构造的三重基本概念》,这是他研究地质力学过程中的一篇重要文献.接着他又发表了《旋转构造及其它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是对地质力学各方面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李四光最忙碌的时期,兼职多会议多,可他没有放松科学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处理政务中,只要有空他就钻到小屋里作模型实验。

他去中山公园,在社稷坛西门偶然看到台阶上的石板布满了地质发育很好的节理,他如获至宝,马上找人拍照,白天不方便就晚上拍,一连好几个晚上他都在现场,直到得到满意的照片。

1958年李四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总结了几十年的经验,写成《地质力学概论》向共和国10周年献礼。这篇文章是他对寻找矿产资源的重要贡献。

李四光注意总结我国地质工作经验,特别对石油、地震等方面的工作尤为关注。

五十年代对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问题,中外地质学家都抱悲观的看法。李四光根据他对中国地质的深入钻研,深信我国的石油资源是丰富的,关键是抓紧做好地质勘探工作。

1954年2月他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他认为找油先找油田。

报告指出了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3个地区:青、康、滇、缅大地槽;阿拉善一陕北盆地;东北平原一华北平原。

1956年3月由地质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以李四光为主任委员的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组织了6个石油普查大队。终于在东北找到了大油田,迎来了1960年的大庆石油会战。

自从1953年毛主席、周总理和李四光谈起石油工作那天起,10多年来,他用了很大精力投入石油地质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大力开展地震地质和预报工作刻不容缓,李四光很重视这项工作。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李四光亲自组织了一个地震地质考察队遣往震区。

李四光觉得他对地震工作抓晚了。他利用邢台地震这次机会,和年轻地震地质工作者一起做了许多工作,他预测性的分析为今天的地震预报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在李四光生命的最后几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李四光坚守领导工作岗位,钻研地质问题。在他去世前9天,他还同石油部的工厂和考察大队的负责同志探讨地质构造和找油的关系问题。

1971年4月29日,这位对中国和世界地质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周恩来总理为他致悼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科学界、地质界知名人士和群众数百人参加了追悼会。

感谢订阅连载《每天一本小人书》,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疑问或观点,与作者和其他读者共同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