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记忆中的铜脚炉
又到冬日,风渐渐生硬起来,如无数细长的钢鞭,抽到哪里都邦邦有声。好在有空调,在暖风徐徐中,钻进温馨适意的被窝里,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精致。想想小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电热毯的日子,晚上睡觉是用铜脚炉焐热被窝的,确实是冰火两重天,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岁月。
记得儿时,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铜脚炉的。我家的铜脚炉盖子明亮明亮,仿佛像面古镜一样能照出人影,也不知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还是母亲的嫁妆。每年的冬天,母亲把藏了大半年的脚炉,小心翼翼地从墙角落里拿出来,用抹布揩干净。早上做饭时,把灶堂里面带有火星的稻草灰放在脚炉里,铺上一层砻糠或木屑,再盖一层稻草灰,一只滚烫的脚炉就操好了(苏州方言操脚炉)。
父亲为铜脚炉用稻草做了个焐窠。焐窠里面放一点旧布头,然后把脚炉放进去,一只脚炉可以让双脚温暖一天。
焐窠小时候我身子单薄,特别怕冷,经常冻得缩头缩脚。大姐看我直打哆嗦,笑着说:“把脚炉带到学堂去吧。”说完她一手抱着我,一手拿着脚炉,把我送到村西的学堂里。把脚炉放在地上,双脚放在上面,顿觉温和了全身,也不觉得冷了。
星期天,与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在屋檐下孵(晒)太阳。小伙伴们带来了黄豆,我们把黄豆放在脚炉里爆,黄豆上放一点口水,几分钟后,随着一声声“啪啪”声响,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黄豆熟了,我们吃得眉开眼笑,笑声迭起。
有时,我把山芋放进脚炉中烘烤,执著地蹲在一旁等上个把小时,感觉差不多了就迫不及待拿出来,那看上去黑乎乎摸上去烫热的山芋,掰开烤焦的皮,露出细腻的黄心,热气缭绕,香气扑鼻,吃口相当香甜软糯,是我最喜欢的小吃。
每当门前的小河浜里结了厚厚的冰,小伙伴们都要到河面上去玩耍。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在结冰的河面上嬉戏打闹,你追我赶,两只脚滑来滑去总不听使唤,只见有的一屁股摔个仰面八叉,有的横着打斜出溜好几米远,有的摔成狗趴的样子十分狼狈,于是笑声四起,大家十二分的快活。
有一次,我走着走着突然一只脚掉进了冰窟窿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冰冷刺骨的河水瞬间把我的棉鞋弄湿了,我急得哇哇大哭起来。这时在屋里织毛衣的大姐,听到我的哭声,飞快跑出来,迅速把我从冰窟窿里拉了出来。大姐抱着我,帮我脱下了棉鞋,又马上把弄湿的棉鞋放在脚炉下面烘,让我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脚炉上焐,麻木的双脚顿觉变得灵活起来。大姐没有责怪我,只是一再叮嘱我,不要去玩冰了。
家里只有一个脚炉。每到晚上,母亲总是把脚炉放在我的被子里焐,让我不受寒冷,度过了一个个温暖的晚上。
晚秋的有一天,我开车去接大姐来厂里看望老父亲。大姐看到父亲床上用的电热毯,有点不放心,对我说:“阿爸年纪大了,最好用热水袋。”大姐是怕用电热毯不安全,万一出事后果严重。大姐看着老父亲房间里开着空调,温暖如春,她笑着说:“以前家里什么都没有,现在的条件真好。”大姐又跟我讲了关于铜脚炉的故事。
有一年的大冬天,二哥大约十二三岁时,他晚上到别的村上去疯玩,不小心掉到了人家存放柏油的坑里。柏油沾满了二哥全身衣服,他吓得不敢回家。临村的小孩来告诉家里,大姐急急忙忙地跑去,一看吓坏了,衣服上下全是柏油,浑身漆黑,就像妙根的亲眷。大姐一边训斥,一边把二哥领回家里。回到家,二哥被父亲打了一顿,父亲气得要把二哥赶出家门。母亲和大姐只得不停地劝父亲不要生气,原谅他蛮皮无知。大姐把二哥身上的衣服脱了,让他光着膀子到床上去。脱下的衣服外套只有扔了,里边的衣服不能扔,当时穷得连替换衣服也没有。大姐只好把里边的衣服马上洗了,连夜在铜脚炉上焐,总算第二天早上,衣服焐干了,二哥有衣服穿。
小时候,脚炉是唯一取暖的工具。
后来大姐出嫁时,这只脚炉做了大姐的嫁妆。我们苏州乡下女儿出嫁,家里再穷也要有一个脚炉做嫁妆,而且必需是热的,叫作“火隆隆”,寓意今后的日子能兴旺发达,如同灶堂里烧的柴火一样很炀很炀(苏州方言“炀”,是兴旺、旺盛的意思)。
如今铜脚炉,连同许许多多的老物件都很少了,但是乡下人家结婚它还是必备品,也许不再适用,只是一个象征。我想,它自古以来存在的价值正是给予了百姓生活的温暖,传递了一种关怀的情感,愿通过它把人间温暖的亲情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 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荐文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