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失落的婚礼
文·艾冰台
周末参加同家族的堂侄女的婚礼,年纪确实也不小了,30+才出嫁。好几次回老家,遇到她的奶奶(本家的堂伯母),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孙女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没成家。按照老人的想法,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儿女绕膝了。如今终于了了老人的心愿,孙女成家了。
差不多一个月前,堂哥专门打电话邀请我全家参加婚礼。这也是我们家族难得一次的全聚,多少年过去了。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才能和一些少时的玩伴以及自己的长辈再见上一面,可以叙叙旧说说话。
按照农村的习惯,正日的前一天就开始聚会。婚礼的正日是周六,周五同家族的就可以聚会。以前的婚礼都是在自己家里举办,现如今流行去会所,或者某个公园举办。所以婚礼理所当然的不在老家,在靠近芦恒路的梦花源。周五下了班我骑着小电驴就过去了,地方也不难找,从单位到那里也就半小时。远远地在门口就看到堂哥和嫂子,打过招呼就进入宴会大厅。真的很豪华的所在!
晚上六点多,自家叔叔及婶子都来了,以前是正日的前一天,也没什么席卡,随便坐就可以,吃点便饭,联络一下感情就行。晚上近八点,夜骑小电驴回老家,明天再来。
第二天,村里参加婚礼的老人比较多,堂哥他们专门安排了大巴,接送老人参加。隔壁的叔叔婶子上午九点半就赶大巴,我还在家里等家里人过来。上午十点左右,家里人来了,接上老妈一同赶往梦花源。中午也不是正餐,与昨晚一样,没什么席卡,随便坐,自己喜欢坐哪儿就坐哪儿。也没什么敬酒啊,节目啊,啥都没有。
午饭后也不会组织什么活动,也没说晚上大概几点开始?!人们都在预计,可能是六点零八?十八?还是五点五十八?不知道!这么长时间又能去哪里呢?我家开着车去了附近的大超市,离开家里毕竟还有段距离呢。
我大超市采购东西,附近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已经接近五点多了。堂弟发微信,哥,你们在哪儿?要开始了。还好五点多我们已经到达梦花源的停车场,可等我们进入宴会大厅时正门已经不让进了,只能从边门进。我们的位置在哪儿呢?远远看到叔叔他们,可他们的桌子人已经坐满了,我们竟然不和他们在一起的?在堂弟的指引下才找到我们的座位,同桌的一个也不认识,打听后才知道是堂哥的单位朋友!他们还以为我们不来了,桌上的喜糖之类都已经打包进了自己的口袋了。我也是无语……
算了,谁让我们自己迟到呢!只是这位置按照什么安排的啊?没有逻辑的吗?就是为了凑人数吗?不至于啊!
到了敬酒环节,农村俗称的“叫钿”在中午时已经一并“上交”了。所谓的敬酒,就是堂哥领着新郎新娘在桌前说一下,也没啥仪式,然后大家一起举杯,意思意思就行。以前农村是认一个长辈,给一份“叫钿”,然后问询长辈喝了啥,就给添上。有时为了让新人倒酒,提前清空酒杯。同时抽烟的还会发烟,给长辈点上。如今这些都给省了!这个不是什么繁文缛节啊,是一种传统文化啊。到时,同一家族的人都不认识,你是谁啊?以前家族里谁家生了娃,还发喜蛋(红蛋),生日时还每家每户送一碗面(生日面,当地叫纪岁面)。现在是再也不会有的了。有点怀念那个时代,有亲情,有一种大家族的氛围。
虽然婚庆公司在那里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使劲做一些小游戏,可互动性太差,参与的人又有多少?老年人闷头吃菜,喝着闷酒,心中期待着早点结束,早点回家看看电视,早点洗洗睡了吧。
一声叹息
2025.11.17 匆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