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酷说老子哲思

90后酷说《老子》(10)▏催眠实验告诉你,每个人身体里的潜能有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1899人  紫侠狼


题引:

公元353年的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流雅士在兰亭里饮酒赋诗。

兴到时王羲之酣歌醉舞,于是挥毫泼墨。

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于世。

当他第二天醒来时发现........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清除心灵之镜,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1、

载,是语气助词。

比如《诗经•氓》曰: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载”就没有实际意义,表示语气。

2、

唐玄宗曾经把“载”改为“哉”,为什么呢?

他认为“载”是由于睡过头站错了队,它本该站在上一章末尾。

也就是说,第九章最后一句原文应该是:

功成身退,天知道也哉!

以上两种解释,都没有把“载”放在眼里。

可见,“载”是可有可无的。

3、

营魄,就是魂魄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

古人认为:

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

魄是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

魂魄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后:

魂(阳气)归于天,魄(阴气)则归于地。

魂是阳神,魄是阴神。

简而言之,魂与魄可以当做阴与阳来看待。

4、

比如《内观经》曰:

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

就是指,代表

就是指魄,代表阴。

所谓的“魂魄抱一”,其实就是指阴阳合一。

那么,人为什么要阴阳合一

5、

《庄子•庚桑楚》里有这样一段话:

“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庄子认为:

世界上最大的强盗,就是阴阳。

因为一切众生都受“阴阳”的戮害,逃不出“阴阳”的手掌心。

人心,本质上不过是阴阳的奴隶而已。

6、

何以见得?

因为当你的心中有阴有阳时,就说明你的观念中有分别。

阴阳,其实代表了人的分别心。

人一旦有分别心,就会造作妄想。

家长里短、人优我劣,此高彼低等等。

妄想心一起,就会催生出三毒:

贪、嗔、痴。

所以《达摩悟性论》有一句话说: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

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所谓的众生心,指的就是分别妄想之心。

7、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 奇哉!奇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华严经•卷五十一》

所谓的妄想执著,说的就是每个人的分别妄想之心。

可见,佛陀同样认为:

分别妄想之心是人类悟道成佛的最大敌人。

这一观点正好跟庄子“寇莫大于阴阳”的主张,达成了统一的共识。

那么没有分别心以前是什么状态呢?

《易经》名之为“太极”;

庄子叫它是“混沌”;

佛教称其为“真如”;

基督教则将其隐喻为“伊甸园”。

8、

所以《易经》里有一句话叫: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庄子也曾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其实这两个观点等于是老子反问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为了更加形象地阐述这一点,我们来看几个故事。

9、

印度有一位高僧叫鸠摩罗什(344——413),

他小时候,有一天逛集市。

将佛钵顶在头上化缘,他突然想:

“钵这么大,为什么却这么轻呢?”

念头一起,佛钵顿时重如千斤。

他当下便“哎呦”一声,佛钵掉落在地。

他的母亲问道:“你刚才不是顶在头上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无法承受了呢?”

鸠摩罗什回答说:“孩儿的心中刚才有了分别,所以佛钵才有轻重的不同!”

——《高僧传初集•卷二》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佛钵,

在没有分别心以前,不觉其重;

在起了分别心以后,就无法承受了呢?

难道分别心真的像附身的幽灵一样,可以控制人的感觉吗?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听起来荒诞不经,难以确信。

那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司马迁写在《史记》里的一个记载:

10、

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

误将草从里的石头看成老虎,情急之下。

拉弓搭箭,一箭射入了坚硬的石头。

他走近一看,难以置信。

于是他又试射多次,却再也无法成功。

为什么同一个地点,同一块石头,同一个人用同一张弓箭,却再也射不出同样的一箭穿石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李广在为了保命时,专注于拉弓射箭的那一瞬间,

他的意识进入了一种太极或者混沌的状态,也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

但是当他后来再去试射的时候,已经有了分别心。

他已经分别出石头有多硬,弓的力度有多大,自己的力气有多大、距离有多远等等。

这一切分别出来的观念,就像是笼罩在心中的乌云,完全遮住了他本来的潜能。

11、

其实类似的情节,在书圣王羲之身也曾上演过。

公元353年的一天,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流雅士在兰亭里饮酒赋诗。

兴到时王羲之酣歌醉舞,于是挥毫泼墨。

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于世。

当他第二天醒来时,看到自己的书法顿时惊为天作。

于是又试写了上百次,却再也无法写出《兰亭序》的风韵,只好罢笔而叹。

——唐•何延之《兰亭记》

醉酒的状态,也让王羲之的意识进入了一种混沌的状态。

他的心中没有了分别:

他没有去思考如何布局、如何上挑、怎样“悬针”“垂露”、怎样收笔回锋等等。

正是这种没有分别的混沌状态,打开了王羲之心中的潜能开关。

12、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故事也屡见报端。

比如地震的时候,总有一些母亲们在倒塌的房屋里,仅用单薄身体就能护住孩子。

比如翻车的时候,总有一些父亲徒手就能搬起几吨重的大卡车,救出孩子。

可见,当人的意识里阴阳合一,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就会像原子弹一样释放出不可思议的能量。

13、

激发人体潜力最典型的就是催眠实验。

众所周知,催眠术里有一个有名专业的术语叫:

人桥。

所谓人桥:

就是说人在被催眠的状态下,身体可以像桥梁一样,承受巨大的重力,即使你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

一般情况,一个成年健康的男子。

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悬空平躺,只有头颈部和脚部两端着力。

身体就会硬如铁板,腰部可以轻松承受几百公斤的压力,站一个人也丝毫不觉的费力。

13、

其实催眠并非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神迹,催眠状态本质上就是生物界的本能状态。

作为一种生理科学现象,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有催眠,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上时,由于精神的高度集中,就会自动虚化和屏蔽周围的环境,这种状态也属于催眠的一种形式。

像动物界的金龟子负鼠,在遇到危险时,

会表现为假死,不是装死,而是假戏真做,

过后才苏醒,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催眠本能。

14、

所以,每个人身体里的潜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人类在有意识的状态下,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心中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在你有分别心的时候,是无法显现出来的。

所以《十地经》说: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太阳)。

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不能显现。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拨开云雾放才出心中的光明呢?

老子的答案是:

营魄抱一。


【第二句】

原文㊣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1、

专,本来是抟。

抟,本意是把东西揉弄成球形。

在这里引申为“专精守气”的意思。

比如《管子•内业篇》就有一句类似的话:

“抟气如神,万物备存。”

2、

,表示婴儿的状态,即:

柔而不刚。

老子认为,人就应该像婴儿一样。

为本:

是本心所发,属于刻意而为。

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得道者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敌对),无莫也(羡慕),本心之与比(亲近)。

(原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意思是:

得道者没有固定的敌人与偶像,独尊本心而已。

3、

王弼对这一句的解释可谓一语中的:

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

没错,这种状态正像是婴儿的状态。

也就是《金刚经》所谓的:

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怎样才算是应物而不累于物呢?

4、

先讲一个关于鸠摩罗什的桃色新闻:

鸠摩罗什既是一代得道高僧,又是一代译经大师。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刚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等等、通通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有一天,鸠摩罗什正在草堂寺讲经说法。

皇帝、文武官员以及弟子上千人,肃容观听。

鸠摩罗什忽然从法坛走下来,向后秦皇帝姚兴说:

“我现在欲望来了,需要女人!

姚兴当即下令传唤了一名宫女,与鸠摩罗什共享鱼水之欢。

后来,姚兴又说:

“大师超悟脱凡,天下莫二,怎么可以没有后代呢?”

于是强行赠予十名歌姬给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见推脱不得,欣然从命。

从此搬离僧房,别住一处。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此事一经披露,僧人们纷纷效仿。

但是至今,好像没有佛门中人愿意提及鸠摩罗什大师的这段风流往事。

这正是我一直感到诧异的地方,后来在《六祖坛经》一书中,我又读到了类似的违反佛门戒律的情节。

5、

这就是传说中关于“肉边菜”的故事:

禅宗六祖慧能当年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后,其他弟子心有不服。

意欲加害,慧能于是南逃到了广东的曹溪。

与猎人们混迹在一起,一混就是十五年。

那么这十五年来他是怎么生活的呢?

据说是:

猎人们负责打猎,他负责收网。

猎人们吃锅里的肉,他吃锅边的菜。

这就是佛门里著名的“肉边菜”的由来。

不过我觉得,《六祖坛经》为了慧能大师的形象是有所避讳的,记载可能言不符实。

实际上,六祖更可能过的是跟猎人一样的生活。

打猎吃肉,样样俱全。

否则的话,你在前线拼命,他在后院放生。

这样的乌龙队友,你能收留他十五年吗?

但是,为什么佛书中不愿意接受慧能大师杀生吃肉的事实呢?

6、

这大概就在于,悟道与未悟道的区别。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达摩血脉论》里面有这样一番对话,可以说是这个问题的完美解答: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

问曰:旃陀罗(屠夫)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

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他不得。

悟得本性,终不作业。

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杀生命。

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他何。

可见,达摩祖师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得道成佛的关键在于:

是否见性,也就是是否悟得本性?

而不在于他是否出家,是否吃素,是否念佛。

7、

晚明思想家王阳明的弟子何心隐(1517~1579)也曾说过一句名言:

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自可证涅槃心。

此言一出,顿时被世人目为异端邪说。

就连梁启超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也将其贬评为狂禅。

不过,梁启超虽说是一代大儒。

但是他的学问放在佛门中,只能算是侏儒。

如果何心隐属于狂禅,那么达摩祖师应该算是一代狂僧了。

如果连禅宗的第一祖师都是狂僧,那么请问,将置中国千年以来的佛法于何地?

其实在释迦牟尼时期,佛教徒们托钵乞食。

众人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并没有荤素之分。

反而是佛门叛徒提婆达多与佛陀分庭抗礼时,有禁食荤腥的戒律。

直到佛教传到中国几个世纪以后,梁武帝(464——549)依据《愣伽经》“一切众生皆在过去世为我父母”的教义,方才有了佛教徒不许吃荤的规定。

显而易见,这个世界与佛陀的距离越来越远,世人对佛法的理解也越来越窄。

直到现在,佛法已经变成了许多人思想上的紧箍咒。

8、

所以老子才在这里提出一个了一个诘问: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为什么要像婴儿一样呢?

因为婴儿身上有一个特点:

就是顺性而为,始终保持着一种混沌无知的状态。

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

9、

同样是一件事情:

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会嗤之以鼻。

如果发生在婴儿身上,我们却会哂之以笑。

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

随地大小便。

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婴儿所作所为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觉得婴儿天真率性,一切都是“无心而为”。

他自己并没有觉得

比如像古希腊哲学家,“犬儒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前404——前323)

曾经以一句“别挡住我的阳光”骂服了亚历山大大帝。

他同样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不雅嗜好:

就是随地大小便。

他提倡人要“像狗一样活着”,不要违背人性中动物的本能。

只是他的说法太过于原始,连言辞都懒得修饰。

哪像老子只用一句“能如婴儿乎”便征服了世界,引得千载流传,万人敬仰。


【第三句】

原文㊣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1、

,就是镜子。

玄鉴,自然就是心镜。

意思是:

清除心镜上的灰尘,能没有一点污渍吗?

2、

先从一个禅宗的典故说起:

当年五祖弘忍大师为了寻找禅宗第六代祖师的接班人,让众弟子们作偈上呈。

神秀的偈子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伙房里的慧能听说后,也找人代写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弘忍大师选择了慧能。

从那以后,这两首诗便千古流传。

已经成了禅宗门派的标志性偈语,也是北宗禅南宗禅的根本性差别所在。

3、

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早在慧能(638——713)一百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类似的诗偈了。

《达摩悟性论》诗曰: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诗意与“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的思想如出一辙。

如果不是因为六祖慧能不识字,没有看过佛书,我们完全可以起诉他抄袭。

4、

那么如此说来,老子的境界应该跟神秀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了吗?

其实未必,因为老子慧能本来就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这一切都无法假设。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老子之所以说“涤除玄鉴”这一句话,应该只是为了方便说理而已。

况且在许多的佛经中,包括达摩以及释迦摩尼本人也经常有一些把心比喻为镜子的说法,我们总不能说释迦牟尼神秀

属于同一条船上的修道者吧?

5、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心镜”应该“无疵”呢?

无疵,就是没有污垢。

如若有疵,心镜便等于是落入了一种无明的状态,也就无法真实地映照万事万物。

因为这时候心镜中的影像,掺杂了自我之见。

所以庄子曰: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佛说十地经》里面也将智慧比喻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

可见,道家与佛家都认为:

当一个人脱离了我执,达到“不将不迎”(不顺不逆)的境界时,就算是悟道了。

但是我们还要切记一点:

虽然镜子可以彻照千载,应现万物。

可是镜子本身是空的状,所以切不可将镜子看作是一种实体来加以切磋打磨。

6、

我国当代的画家高尔泰曾经画过一组图叫:二十四禅图。

其中第六禅图,讲的是一个“古镜未磨”的故事。

唐朝末年,在武汉黄鹤楼附近。

有一位禅师在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

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地招呼道:

“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一语不发,只是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

店主当下领悟,于是说道:“想必您是一位得道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果您能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禅师说:“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黑如漆。”

店主又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照天照地。”

店主脸色一变,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

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参禅数十年,竟然会输给一个店主!”

于是回去闭门深修,三年后,禅师再次出现在茶馆门口。

店主亲切地招呼道:“禅师请坐!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曰:“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曰:“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会心一笑,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

随即转身招呼道:“伙计!泡茶,泡好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一直查无出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应该是盗版自《指月录》中晓瞬禅师的事迹。

因为其中的话头一字未改,只不过情节略有出入。

重要的是情节更加生动活泼,所以才流传天下。

7、

故事中的禅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两次回答,其实就是神秀慧能的差别所在。

也就是说,禅师从神秀境界般若,花了三年的功夫又修到了慧能实相般若。

其实禅师在三年后的两个回答,化用了崔颢《题黄鹤楼的一个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所以这一场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店主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古镜既磨后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很明显,禅师并没有回答店主的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在禅师眼里,店主的问题根本不用回答。

或者说,店主的问题根本就不能算是问题。

店主所问的两个问题,其实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这一场对话本质上是这样的:

店主问:过去心如何?

禅师答:晴川历历。

店主问:未来心如何?

禅师答:芳草萋萋。

可见,店主第一句问的是过去心,第二句问的是未来心。

但是禅师的两次回答,都说的当下的所见所感,也就是现在心。

《金刚经》早就说过: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所以禅师的寓意是:

自性即在当下,当下尚且西去东来,了不可得,何况过去未来呢?

店主之所以没有在追问现在心如何,这正是他与禅师两个人的默契。

所谓:

万法皆藏无心内,一切尽在不言中。

8、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僧人与惟宽禅师有这样一番对话:

僧人问:道在何处?

禅师答曰:只在目前。

僧人又问:我为什么看不见?

禅师说:你心中有“我”,所以看不见。

僧人再问:那和尚能看见吗?

禅师说:有你有我,展转不见。

僧人最后问:无我无你,还能看见吗?

禅师回答道:无你无我,叫谁见,谁要见呢?

——《景德传灯录▪卷七》

可见,得道最高境界并不是有心或者无心,而是忘心。

9、

镜本无心,而万物万法藏其中。

当你念念不忘有心还是无心的时候,你的心镜上灰尘永远都无法涤除。

当你用智慧之帚扫尽心室的时候,你的心才会变成这样一面无疵的镜子。

照见万法皆空,万缘皆有。

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所以老子曰: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第四句】

原文㊣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1、

这一句话基本代表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无为而治呢?

2、

战国末期有一个思想家叫杨朱,他说一句名言: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列子▪杨朱》

这个观点,无形中暗合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但是杨朱在广场上宣布结论以后,却转眼消失在了人群里。

并没有留下相应的推理过程,于是,他的学说变成了众矢之的。

所幸的是,后来西汉的文学家刘向在《说苑▪政理》里,总算替杨朱补写了这一份白卷。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易如反掌)。

梁王曰:怎么治理?

杨朱曰:君不见牧羊乎?

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

欲东而东,欲西而西。

君且使尧率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

治理天下,就好像牧羊。

只需一个小孩荷杖而随即可,任由羊群自主行进,根本没有必要对每一只羊都派一个人严加看管。

所以杨朱认为,无为而治其实就是:

遵循规律,实行大智慧,杜绝小聪明。

这也正是《易经》所谓的: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孔子对这一理论也同样钦佩至极,所以感慨道: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3、

十八世纪,英国有一位经济学家叫亚当斯密(1723~1790)。

他写过一本影响世界经济史的著作就是《国富论》,他提出一个观点:

政府只需要充当社会经济的“守夜人”,维持市场秩序的稳定运行就可以了。

所以在他的经济观念里:

政府只需负责完善法律法规,保证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公平的实行市场竞争。

只要每个市场主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整体的利益。

只要政府不随便下指令,不随意调配社会资源,不随性干预市场,那么社会自然就会向前发展。

听着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呢?

没错,亚当斯密的观点其实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即:

最好的政治就是“无为而治”。

4、

跟杨朱“童子牧羊”的比喻类似,亚当斯密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比喻。

他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背后,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操控着。

每个人都受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和引领、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无意中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这一论点与杨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理念可谓是异曲同工。

5、

当然,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已经被马克思的《资本论》所推翻。

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是修正。

因为资本的自由发展势必会带来垄断,从而发展成社会的毒瘤与癌症。

这也是资本主义之所以会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

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拓者,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铺路人。

而老子,则属于农业时代经济的始祖。


【第五句】

原文㊣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1、

首先,天门指的是什么?

河上公认为:

天门就是鼻孔。

务成子认为:

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

《淮南子》认为:

天门就是天宫之门。

我认为,以上三种观点都属于痴人梦语。

2、

庄子作为老子精神上的传人,他的解释往往最令人信服。

《庄子▪庚桑楚》曰:

“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

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可见在庄子眼里:

“天门”,就是“无有”。

无与有二者联姻结合,就是太极,就是道。

所以,“天门”就相当于“道”,就好比曹孟德就是曹操。

3、

我们都知道,老子学说是“尚柔重雌”的。

第六章就说过:

“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

所以,母性在老子看来,代表了宇宙的一种“未开始”的状态。

这就意味着,万事万物都是从“雌”的肚子里孕育而出。

《大智度论▪卷十八》同样有一句诗说:

“般若能生佛,佛为众生父。”

所谓般若,就是微妙智慧,等于老子所说的“天门”

所以“天门开阖而为雌”,就等于《大智度论》所说的:

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

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

这是为什么呢?

话已至此,我们就不得不讲一个佛门里著名的“须弥纳于芥子”的理论。

4、

讲一个故事:

唐代有一位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

“佛经上说“芥子纳须弥”,须弥山是一座大山,芥子只是一颗小种子。这未免是骗人的吧?”

智常禅师淡淡一笑,反问道:

“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诗书现在都藏在哪里了呢?”

李渤抬起手指着头说:“当然都保藏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恍然大悟。

——《五灯会元记▪卷三》

所以,我们不可轻看一切有生长力、有发展力的东西。

一颗种子,可以长出一棵树。

一个念头,可以改变一个人生。

一种思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但是,当它们只是一颗种子、一个念头、一种思想的时候,凡夫俗子是看不到它们蕴藏的万丈光芒的。

5、

这就像物理学所认为的:

宇宙诞生之初,只是一个比原子还小的奇点而已。

但是谁能想到138亿年之后,当初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到无法形容的奇点,现在已经变成了浩瀚无边的宇宙呢?

所以老子也免不了要感慨: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即是:

(我们能做到)像天道一样开合变化,像“雌”一样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吗?


【第六句】

原文㊣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

老子这里所说的“知”,

即是我们现在说的“智”,聪明,而不是智慧。

意思是:

一个人可以明白豁达,没有小聪明吗?

2、

其实在佛教里,聪明之智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我们都知道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第十位叫阿难尊者。

每一位弟子,都学有所长。

比如: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等等。

阿难则属于多闻第一。

所谓多闻,就是知识多,学问广。

所以问题来了:

佛陀的其他九大弟子个个都超凡开悟,修成正果。

唯独阿难一人,侍奉佛陀二十五年,直到佛陀寂灭也没有悟道。

这是为什么呢?

3、

《楞严经》第一篇,阿难就像佛陀坦白道:

(我虽)多闻,未得无漏。

无漏,就是没有烦恼,证悟的意思。

然后佛陀不厌其烦地开导阿难,他对阿难自恃多闻的态度也有所批评。

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佛陀阿难的思想病因诊断。

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

聪明反被聪明误。

4、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与阿难完全相反的例子,记载于《增一阿含经▪卷十一》。

佛陀时期,有一位弟子叫朱利槃特。

不仅不识字,而且愚笨出众,忘性超凡。

有一天他哭哭啼啼跑到佛陀面前,请求开示。

他愚笨到什么程度呢?

佛陀最后只能教他两个字的口诀,就是:

扫帚。

并告诉他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再来请示。

5、

不料朱利槃特念完“扫”字,便忘了“帚”字。

想起了“帚”字,又忘了"扫”字。

单凭这一点,即使是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站在他面前,也自愧不如。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朱利槃特终于学会了“扫帚”两个字。

然后他又开始想:

何为扫?何为帚?

于是逢人便问,有空则思考。

扫,即是除。

帚,即是垢。

后来,他更进一步认为:

除,就是智慧。

垢,就是垢结。

几年以后,他终于开悟修成罗汉。

于是向佛陀去请示,并作了一首诗偈:

今诵此已足,如尊之所说。

智慧能除结,不由其余行。

佛陀大加叹赏道:

正如你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结。

开悟得道,只需智慧,不需其他。

6、

所谓的垢结,在佛家即是烦恼的别名。

人为什么会烦恼呢?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智慧,就意味着痛苦。

其实,苏格拉底错了。

或者说,苏格拉底对智慧的定义错了。

他所说的“智慧”,其实只是知识的代称。

而我们都有所体会:

知识越多便越痛苦,越烦恼;

或者越骄傲,越自大。

也就是说,分别妄想越多。

而分别妄想之心,正是证悟成道最大的敌人。

所以老子说: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七句】

原文㊣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圣人)生万物养万物,生养而不据为己有。

施为而不自恃其能,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它们。

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

但是,如果只是用中国四维方式来理解,难免觉得云里雾里。

不过,当你听了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论自由》里的一段话,或许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2、

约翰•穆勒说,这里先打断一下。

由于国外的语言以及思想体系与中国有不小的差别,尤其是哲学一类著作,大多数为了言词的准确性,而放弃了文字的形象性。因而往往用抽象的条布,将活生生的思想缠裹成了文字僵尸,让人望而生厌。

所以下面的一段原文,如果你的觉得嚼而不烂,通而不顺。

那么可以选择略过,直接看我的简易翻译即可。

原文如下:

凡一切聪明事物或高贵事物的发端总是也必是出自一些个人,并且最初总是也必是出自某一个个人,

一般人的令誉和光荣就在他能跟随那个发端;

就在他能够从内心对那些聪明和高贵的事物有所反应,并且睁着眼睛被引向它们。

我并不是在鼓吹那种“英雄崇拜”,奖励有天才的强者以强力抓住世界的统治,使世界不顾自身而唯他之命是听。

他所能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

我的简易翻译如下:

凡是一切美好高贵的事物,发端总是出自某一些人,甚至是出自某一个人。

而群众自然会被这个发端所吸引并且以追随它为荣。

我绝非在鼓吹“英雄崇拜”,鼓吹强者应该以强力统治世界,使世界变成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奴隶。

强者所能要求的最大权力,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如果强者强迫我们走上那条道路,不仅违背了我们选择的自由,而且这种权利对于强者本身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甚至堕落成魔。

3、

看完上面一段话之后,是否有一种隐隐的说不出来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没错,这其实完全可以看成是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英文版本。

其实从根本上说,圣人对他人的“始”、“有”“恃”,是一种越界的行为。

说的严重一点,就是一种越权的行为。

所以,严复在1903年翻译《论自由》一书时,直接将其定名为《群己权界论》。

可谓见解超群,直取本质。

4、

所以,一个圣人如果“生而有,为而恃,长而宰”。

那么他就不是圣人,而是独夫。

不是佛,而是魔。

佛教里为什么会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说法呢?

其实在一个人没有能力的时候,是看不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佛还是魔的。

所以简而言之:

当你有能力作恶的时候,不作恶。

这就叫一念成佛。

当你有能力作善的时候,不做善。

这就叫一念成魔。

而老子在这里提出的所谓“玄德”,即是指一个人在一念成佛后,才具备的最高道德。

第十章【完】


90后酷说《老子》(9)连老子都想不通的人类心理,一直主宰着人类社会?

90后酷说《老子》(8)▏千万不要试探人性,每个人都有恶的基因!

90后酷说《老子》(7)▏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90后酷说《老子》(6)▏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才是人类最根本的内驱力?

90后酷说《老子》(5)▏是陈毅为政不仁,还是金庸书生误国?

90后酷说《老子》(4)▏道: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减肥。

90后酷说《老子》(3) ▏成功的上限,取决于你对人性理解的下限。

90后酷说《老子》(2) ▏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90后酷说《老子》(1)▏道: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