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突破点
当年的庞涓和孙膑本是师兄弟,但是庞涓先入世,为魏惠王效力,深得魏惠王青睐。但是他同时也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如果让孙膑得到赏识,自己的恩宠就不复存在了。
于是他准备先发制人,将孙斌召来,又找了个理由,让魏惠王砍了他的脚,关押起来。
孙膑也想反抗,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终于有一日,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就趁此机会,偷偷见了使者一面,让他将自己带去了齐国。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攻打赵国,魏国军队将邯郸团团包围了起来。
一年之后,齐威王派田忌出征解救赵国,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就此诞生了。
即使这时的孙膑已经失去双足,不能为将,但通过田忌引荐,精通兵法的他还是得到了军师的职位。
田忌原本打算带着大部队直攻赵国,与魏国军队正面刚,却被孙膑拦了下来。
孙膑说:“这就像给两个人拉架,你再上去打,可能非但没有拉开,自己也会受到伤害,倒不如直击强者那方的痛处,他自己放开手,架也不用拉了。现在魏国的精锐之师都出战去了赵国,如果我们现在直攻魏国,那么他们就不得不撤兵来保护国家,赵国的危机也就此解除了。”
田忌听完觉得有道理,就按照孙膑的方式包围了魏国,等庞涓带领魏兵回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问题时,解决方法不仅仅有一种解决方法,当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直面问题,就应该学会变被动为主动,找到问题的薄弱点来进行突破。
小学生我们学的“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事例。
想人从水里救出来,身高够不到缸上面,力气也不够挪动缸,怎么办?
那就把缸砸破,让水从里面离开。
逆向思维是每个成功者都应该懂的思考方式,看上去像是舍近求远,但实际上却是找到问题的本源,这种方式,在我们力量不足时,总会有神奇的效果。
面对问题时,解决方法不仅仅有一种解决方法,当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直面问题,就应该学会变被动为主动,找到问题的薄弱点来进行突破。
小学生我们学的“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事例。
想人从水里救出来,身高够不到缸上面,力气也不够挪动缸,怎么办?
那就把缸砸破,让水从里面离开。
逆向思维是每个成功者都应该懂的思考方式,看上去像是舍近求远,但实际上却是找到问题的本源,这种方式,在我们力量不足时,总会有神奇的效果。
话说另一边,商鞅为秦国效力的这几年,对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等一系列都进行了改革,使秦国一下变成了强国,但也因用法严酷无情,上到王公重臣下到黎民百姓都对其恨之入骨。
但商鞅却不自知,甚至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
直到有一天商鞅见到了赵良。商鞅洋洋得意地问赵良:“我和秦穆公的五羖大夫比,怎么样?”
赵良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意思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都不如一个人说真话,赵良的话外之意就是,我要说真话,您能不搞死我不?
商鞅同意了,于是赵良说:“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从放牛娃的地位抬举到万人之上,虽然立过无数功绩,但他到哪都步行,甚至在街上巡视,都不需要武装保卫,因为秦国的人民都非常爱戴他,而您虽然才能过人,功绩显赫,但是根本不敢单独出行,到哪都需要大量的甲士保护,失了民心,您如果不改变,恐怕要遭遇灾祸。”
商鞅听完后虽然没生气,但是根本没当回事,毕竟自己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是风光的时候。
然而五个月后,就死于郑县,就连尸首都被惠文王拉回去车裂示众。
商鞅其实无疑是成功者,他作为臣子,帮助秦国强大起来,坐上了秦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风光,但他却沉迷在自己的功绩里,沉迷在身边人对他的恭维里。
赵良说了真话,却被他当做了耳旁风。
成功路上,我们最该提防的并非敌人,而是自己的骄傲和那些只会恭维的人,因为在你高光时刻,他们围绕左右,而当你真正遇到困难,却不会有人出手相助。
唯有那些你风光无二时,听到的逆耳忠言,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