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和保守》读书笔记
作者在再版序言中说出自己本书的写作是为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专制帝国改革难以成功?而本书将范围缩小,到两个与20世纪中国历史命运关联的两个问题,清帝国为什么在陷入重大危机后才开始变革,另一个是危机时代的变革会陷入什么矛盾和困境?
作者不同意以往主流叙述的观点,即作者否认清末改革是一场假改革。
如今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被翻案,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只能依托遗存下来的资料和历史学家的解读对其了解一二,但很多时候也是无法得知真相的。正如前一阵深圳四胞胎节目中对姐姐的忽视引起诸多愤怒,我也身处愤怒之中,直到后来更多信息流出,方觉脸疼不已,所以看待事物还是尽量不要轻易评判,停一停,等待+思考。希望自己看书时,保持情绪的稳定,让思绪顺流而下。
中国近现代史有一种说法为,它是一部现代化的历史。而将世界范围国家的现代化聚在一起看,中国的现代化和英法,美国加拿大,法国大革命,拉美殖民地均不同,它属于“感应型现代化”,因为缺少了上述几种现代化必要的内在基本组成部分带来的合理性,中国更像个面对着一无所知外界的孩子,惶恐戒备地进行现代化,又因为中国自带文明和历史,使得它在判断外界的时候难以脱离所站的立场。
所以我们个人的发展有时候也很相似,你扔不下过去,就难以拥有未来。以前刷知乎时有这么一句话,在中国很多人一生的巅峰停留在十八岁,我想,这些人便是勇气抛下过去的人吧。
作者表示集权专制政体本身不是现代化启动的不利条件,它特有的权威有利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阻碍清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运动成功的是中西文化立国精神的不同,严复说西方“以胜为荣”,中国因“防争泯乱”而提倡“相安相养”。这使得双方狭路相逢时后者非常被动。
同时这种文化又在专制的政体下得到加强,越专制越有害。这种文化降低了观念和价值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观念之间缺少缓冲,当一种思潮成为主流,就会压倒另一种思潮,难以和谐相处。
例如在我们从小长大的语境中,对苦难的歌颂,新闻报道里的每一个主角都像是自虐狂,而当我们长大后,却极为崇奉享乐主义。这种反转充满了周围和成长,集中提现在,某种高压下的提倡的思想和年轻人真正相信的东西上。这种现象也许是因为上面一味地强加和灌输引起反感,他们没有摆出一种和谐共存的姿态来告诉我们,多样化是存在的,所以当反抗时,也就是甲方压倒乙方。这正是如作者所说的,专制下的文化带来的观念多样性的缺失。
作者以中日两国为例讲述传统主权国家的两种现代化趋势。日本传统政治结构非集权,藩封组织有一定自主权,从而有对外部世界的自主反应能力,同时,其传统社会结构和长子继承制产生一批下层武士,他们在经济地位上游离,更难受旧价值观绑架和更易接受新的东西,他们是承担使命的力量来源,明治维新的集权政府可以撇开传统幕府制度以新的标准选拔人才。
而日本身为岛国,一直有不安全感,它也有学习外界的传统。
中国则不同,来自于保守意识形态和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传统政体结构的僵化均使得危机更为深化,而深化的危机又促使思想的激进和两极分化,“病急乱投医”是也。这种深化除导致思想激进外还会有两方面后果,一是消耗权威,二是价值观念等等的分裂。
所以,真的,当身边的声音只有一种的时候,我们要警惕,而当有人反对自己时,即使不爽也要先听完。日本灵活的制度和危机感是应对危机的良好基础,如果用现在一句话说,日本是一直处在舒适圈之外,中国则是待得太久,把脑子待“瓦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