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雅舍谈诗

到底有没有技巧

2019-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卫英
到底有没有技巧

古人说:“熟能生巧”,老子说:“大巧若拙”。洪应明说:“大巧无巧术,用术者所以为拙。”最极致的技巧是没有技巧,用技巧是笨拙的表现。

怎么说都可以,不管怎么说都是对的。然而任何话都有条件,都是相对的。离开适合的情境,真理就会变成谬论。

艺术都包含技术,技巧,技法,这些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基础。离开技术成分,艺术就不复存在。然而过度的技巧会使艺术成为技艺,使艺术家成为匠人。

艺术是表现人的感情和思想的活动,技法必须为内容服务。一定程度,为了内容,必须抛弃技巧,放下技巧,超越技巧。

这种抛弃,放下,超越,依然是技巧。

初学者必须掌握各种技巧,没有基本技巧不能入门,登堂入室。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完善技巧。

学习书法必须先有“入帖”才能有“出贴”。遵守规则就是超越规则,不受规则限制。

“没有技巧”是艺术成熟进入化境的大师说的话,是技巧的极致,最高级的技巧,是无形的技巧,无限的技巧,无拘无束的技巧。不用时无,用时可以“无中生有”,有归于无,而不是真的没有技巧。

许多初学者喜欢“没有技巧是最高技巧”这句话,把自己当成大家和大师,不顾基本写作规律,不注意细节,不注意标点符号,粗心,不负责任,信口开河,马虎,敷衍,一曝十寒。

没有自律就没有自由,不经过必然王国就不能进入自由王国。

道是无形无相,无来无去的,但是修道有方法和路径,它们都很具体,而且枯燥,单调,必须长年累月艰苦实践。

写作就是修道求道,也有规律可循。必须天天写,大量写,不断摸索,积累,实践总结提高。

写作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必须靠自己独立探索,参究,挖掘内心的宝藏。企图找捷径,靠名师,报一个速成班,入一个群,参加一个协会,得一些诀窍,最终都会后悔失望。

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许多修行者就抓住这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开悟的大德,认为禅不用修,本自具足,结果成为没有实证功夫的口头禅。

写作者如果真的认为没有技巧,不需要苦练七十二变的基本功,那就永远在写作的门外徘徊,永远“大拙若巧”,“大愚若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