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亲子教育

少说这个词,改变你和孩子的关系

2016-09-17  本文已影响106人  小萝卜课堂


亲子关系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可能我还没有那么多的经验,但为人子女30多年,我还是有资格来说一下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国式的亲子关系通常有那么几个特点:

1. 情感以掩藏为主

中国父母很可爱,明明爱孩子爱的不行,但是从来不开口说爱。似乎表达爱是一件极其不自然的事,每次想开口说“宝贝,我爱你”,总是觉得哪里不自在。

2. 教育以鞭策为主

中国人老话“不打不成器”,中国父母相信,只有不断鞭策,孩子才会奋发图强,越战越勇。

3. 沟通以责备为主

介于以上两点,中国式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基本以责备为主。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小明数学考了99分,高高兴兴地拿着考卷回家,心想这次妈妈应该会表扬我了吧。到了家,妈妈看了分数,来了这么一句:这次考的还不错,但是为什么没有拿满分呢?

又或者是这样的场景,

过了几天,小明考了100分,拿着考卷回家,心想这下应该没话说了吧。妈妈看了看分数,淡淡的说到:“这次拿了满分,考的很好,但是上次为什么就差1分呢?” 好吧,妈妈,您是真的不想表扬我么? -.-

中国孩子通常在责备中长大,经常被责备的孩子的特点

1. 自卑,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做不好。

2. 缺乏安全感,怀疑父母不爱自己,从而亲子关系疏远。

3. 严重的会产生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能明白情感要以表达为主,教育要以鼓励为主。

怎样的鼓励是真正的鼓励?还是以小明场景为例,小明妈妈是中国父母的普遍鼓励方法,"肯定+但是"。

1. 妈妈很爱你,但是你不能不听话哦。

2. 妈妈带你出去玩,但是要先把功课做完哦。

3. 这次功课完成的很好,但是还可以更好。

4. 爸爸很赞成你的想法,但是。。。

5. 但是。。。

"但是"似乎变成了父母的口头禅,同时使父母的爱变的有条件,这种有条件的爱也深深的使亲子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没有"但是",会怎么样?

1. 妈妈很爱你。

2. 妈妈带你出去玩。

3. 这次功课完成的很好。

4. 爸爸很赞成你的想法。

如果我们想改变我们的亲子关系,就让我们先从不说“但是”开始。让我们用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来爱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