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神之,故亦不

2020-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泥步修行A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神之,故亦不敢害》

苏轼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

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注释

乌鸢:wūyuān,乌鸦和老鹰。均为贪食之鸟。

频频:成群结队貌。

赏析

神女峰对岸飞凤峰半山间有授书台,传即神女授书大禹之处。

据《集仙录》记: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瑶姬。受回风混合万景炼神飞化之道。尝东游海,还,过江上,有巫山焉。峰岩挺拨,林壑幽丽,巨石如坛,留连久之。时大禹理水,驻山下,大风猝至,崖振谷陨不可制,因与夫人相值,拜而求助。即敕侍女授禹策,召鬼神之书,因命其神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助禹,断石疏波,决塞导扼,以循其流。禹拜而谢焉!禹尝诣之崇巘之颠,顾盼之际,化而为石;或倏然飞腾,散为轻云,油然而止,聚为夕雨;或为游龙,或为翔鹤,千态万状不可观也。神女庙上下,古时有神鸦。

苏轼说:“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当年苏轼、苏辙途经巫山皆遇此物,苏轼作此诗以志:

群飞来去噪行人,

得食无忧便可训。

江上饥乌无足怪,

野鹰何事亦频频。

另外亦有《巫山庙乌》

巫庙真人古列仙,

高心独爱玉炉烟。

饥乌巧会行人意,

来去纷纷噪客船。

范成大《吴船录》亦云:“凝真观前有训鸦,客舟将来,则迎于数里之外,舟过亦送数里,土人谓之神鸦。”(《吴船录》)

然而时隔百余年,乾道六年十月,陆游入蜀经巫山却未能见到神鸦。他在《入蜀记》中记:“二十三日,……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自唐夔州剌史李贻诗已云:“群乌幸胙余矣尽。”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入蜀记》)陆游搞不清神鸦消失的原因,其实只不过是正巧没有被他遇见而已。明后期的王士性亦未得见。

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苏轼以寓言讽喻了那些不劳而获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些“神鸦”和“神鹰”应是暗指那些盘剥、抢掠百姓的贪官暴吏们。“可训”的“饥鸟”,也许是属于地方官吏、财主之类,他们整天在平民百姓哪里叫喊着纳税交租,一旦填满了肚皮和口袋,也就似乎无忧无虑了,表面上显得很温顺服帖的样子。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照样鼓噪着贪食不已,这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然而,那些“野鹰”应是指朝廷大官来巡视地方,他们既不呱噪、也不喧哗,之顾迅猛地扎下抢掠来的粮食和财物,谁都不敢言语,更不敢去惹他们,否则,它们还会叼走***、猪,乃至你家中的小孩,甚至还会残忍的啄掉你的眼珠。这些表现了苏轼初入仕途时对世事险恶的感叹。

当然这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而已。毕竟苏轼当时只有24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