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读书

临湖听月慰诗心

2019-01-20  本文已影响771人  刘广申
临湖听月慰诗心

        经友人援引,得以纵览刘广申先生《听月集》全篇。在周遭霓灯闪烁喧嚷不绝的Merry Christmas氛围中,竟可全身而退,辟一方静室,匿身其中,与一千古诗心遥遥相对、举盏碰撞、抚弦共鸣,让我深感荣幸。 少年时,身上也悸动过一颗诗心。那些暗涌的情愫,不能言说的心绪,也被自己打成文结,织在一块块文字乖的“诗”中,隐晦不欲人知。所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想必每位少年都曾当过这样结诗的蜘蛛,密密麻麻地结绳,笔耕不辍地记录着自己的心事。而这样的“网”无需破,这样的“结”无需解,随年岁渐长,涉世弥深,它们便再不能缚住一副逐波红尘之身。也许是为生活的琐碎艰辛劳苦奔波,也许是为名利权贵的委身俯首,甘心或不甘心,求全或不求全,但终归是诗心蒙尘,诗意消弭。即便蓦然回首,重新面对少时文字,不再是“极目楚天舒”,而是“望断来时路”,不堪回顾,那一道道自己系上的枷锁,自己都无从解码,何忍卒读?

临湖听月慰诗心

        我便是这样的一位世间庸人,被生活粗砺了神经,撩断了诗弦,自嘲是波澜不惊,其实是早失了那份诗意汹涌。所以,当刘先生的《听月集》铺陈眼前,拭净我眼前的嚣尘,那涓涓流动的缕缕诗音,让我深深感受到身上正淌过一道回流的暖意,这是对少时的诗心的一种唤醒和重启。

临湖听月慰诗心

        听月,是这本诗集的名字,临湖听月,是刘先生的笔名。在一篇《诉衷情》的下半阙中,诗人用几笔白描,一幅悠然自适的“桃源”图便呈入眼帘。

        “烟袅袅,遇人家,赏云霞。临湖听月,弄筝唱曲,尽享芳华。”

        几缕炊烟袅袅入云,几处人家安稳平和,几抹霞光映照苍穹。而诗人在湖畔临波远眺,一弯皎洁悬挂夜帷之上,不禁抚弦弄筝,浅斟低唱,一时间忘却芳华所终,不知流光何以来,不知流光何以逝。

临湖听月慰诗心

        在另一首写龙泉湖春色的《诉衷情》中,诗人又书到“临湖听月,醉忘时光,水短流长”,可见诗人是极爱“临湖听月”这一帧画面的,这样的心向神往与现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异曲同工。海子期待世间能有专属自己的一片天地,看大海的辽阔无垠,看春花的次第开放;相对于海子的浩荡无边,诗人则择一隅临湖小憩,静赏明月,细观波影,时而小酌微醺,时而抚弦低唱。这样的“小我”境界虽不似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般磅薄大气,却也更符合宋词的意境。

临湖听月慰诗心

        个人拙见,认为大多宋词的意境均偏于“小我”,适合流唱于庭院歌榭,不适于在流血沙场激励人心,说白了,宋词偏旖旎,这或许与当时的国富兵弱文化繁盛的大环境脱不开干系。一个国家,在边守上羸弱不堪,遭外敌屡屡进犯,却在经济文化上达到鼎盛,杰出的文学家层出不穷。在诗词创作上,既有“芙蓉金菊斗馨香”的士大夫阶层华丽词风;也有以春愁秋思闺怨抒发种种郁郁不得;虽间或有“塞下秋来风景异”、“醉里挑灯看剑”、“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豪放词风震人发聩,但世风整体偏于苟安和自足,文风又怎能脱俗?

临湖听月慰诗心

      《听月集》中许多思人怀远的词句与宋词的这种自我审视的意境一脉相承。

        “风恸云愁,菊残花瘦,半城烟雨凄凉。 叹夜来惆怅,独数更长。 低诉声声别绪,音未落、泪却千行。 长亭外,分飞紫燕,怎忍离殇。”

临湖听月慰诗心

        写情愁,以这篇《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上半阙为例,若是俗手写相思,定在“思、痛”上竭其所能,大书特书,以感官刺激为主,写一片长嗟短叹、泪涌愁长,回味的空间极其狭小。而刘先生这几句,以夜不成寐辗转反侧衬托相思难捱,把相思之苦铺展至延绵不绝。头两行实写孤衾难眠,各种景语皆是情语,“风恸云愁,菊残花瘦,烟雨凄凉”,独醒之人细数更长;后两句画面切换到分别时的场景,语不成句,泪落千行,而穿帘紫燕,分飞两处,亦来烘托。如此虚实相衬的手法,更是让离殇一寸寸折断肝肠。

临湖听月慰诗心

        《听月集》虽取义“临湖听月”的小场景,也不乏上述婉约悱恻的思绪表达,但还兼有许多心怀天下的大气度的词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块垒大消。比如一篇《唐多令》中的“曲径又重游,书香暖小楼。月弄弦,霓影清幽。苦读挥毫酬壮志,趁少年,斥方遒” ,再比如一首《满江红》中的“同敌忾,共迎强虏,全民啼血。马踏敌营驱虎豹,出生入死心如铁”。字字锤炼,掷地有声,让人读来顿生豪迈,胸中郁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热血满腔,激荡澎湃,所谓的书生意气,所谓的爱国情愫,在几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行笔间跃然纸上。

临湖听月慰诗心

        诗人词风的广泛,不局限于婉约到豪迈的跨越,还有不蔓不枝的直白表达,这样的文字风格在一些游记篇中尤显突出。譬如《水调歌头-游二郎山景区》的下半阙:

        “小径幽,桃李艳,车马喧。登高望远,青青芳草碧连天。湖上薄云淡雾,岸畔纸鸢竞放,童趣乐无边。璀璨湖滨路,万众笑开颜。”

临湖听月慰诗心

        这就是一种非常接地气、与时俱进的写法,是一种带有时代感的突破。诗人眼见湖光春色,车喧童趣,喜慰之怀遁入笔底,才铺就一幅春日游山图。与前番描述相思之苦的景语形成强大对比,同样类似的景致在不同的心境下,就有不同的渲染作用。这种异同之间,笔趣各有所长,皆依附情怀迥异而自成一格,而诗人笔底功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临湖听月慰诗心

      《听月集》以诗人所填宋词词牌居多,兼杂元曲小令和五七绝句,情思深婉,文风广博。千载之后,再有古韵传承,这对现世的古典诗词爱好者来说,也是部不错的怡情小集。我借此假期,细细品过,含英咀华,不胜欣喜,匆匆写此粗陋感言,不敢称序。

          美国《世纪文坛》主编孙兰

        2016年12月26日写于波士顿

临湖听月慰诗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