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反转人生
记9月30日“一念之转”公益沙龙
感恩月曦协导师分享,感恩所有同学。
自我感悟:不同于其他课上的醍醐灌顶,这堂课给我的感受是余味悠长。就像吃了颗包着层平淡外壳的糖,起初,味道若有时无、似甜而非,待要遗忘时,甜意却忽然从味蕾上炸开,直指人心。
原来,智慧总在那里气定神闲的看着你,虽然你总是匆匆碌碌的舍她不见,她却不见的着急,直至某个时刻,你忽然瞥她一眼,她便坦荡的伸掌一笑:“Hey,give me five!"
一念之转一.作业单(功课"The Work")
一张作业单在填写作业单时需注意的几点:
1.永远在同一个场景下。我们的思维是最调皮的,我们非常喜欢串联画面以辅佐自己的情绪,但在填写这份作业单的时候,请注意,无论是6个问题、4个提问还是反转念头,请务必保持在同一个场景下,假如你中途离开,请你回来。
2.放下我们的包装,在填写问题时用最直白的语言,不要去修饰词语。哪怕写出来话像孩子写的,只要是真心话就写下它。因为修饰后的语言容易产生歧义,有时甚至改变初衷。
3.记住我们是在批判他人,所以我们是上帝。我们可以写下任何批判“他”的话,只要我们感觉痛快。我们可以让“他”做任何事,只要我们感到开心。月曦老师说,“我们需要将盖在垃圾上的布大胆掀开,是为了防止它们变的更臭。”
二、事实是多面的,痛苦只是一种选择。
课上共有两位学员主动拿出他们的案例作为现场示范案例。感谢两位学员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由于两个案例相通,本文暂先借用学员A的案例加以阐述。
学员A的命题是:他(上司)不应该挑剔我。
月曦:这是真的吗?
学员A :真的。
月曦:你能确定这是真的吗?
学员A :确定。
月曦:当你相信这个念头时,你是怎样的,你发生了什么反应?
学员A :我感到生气、不公平。
月曦:假如让你回到没有发生这个事情之前,比如在这天上班之前,你在地铁上,你再看你的上司,你是什么感受?
学员A:没感觉,很平常的感觉,就是一般的同事。
月曦:这是真的吗?
学员A:真的。
月曦:下面我们来反转,首先是第一种,转向自己。
学员A:我不应该挑剔我。
月曦:闭上眼睛,回到当时的场景中,当时你挑剔你自己了吗?寻找三个真实的例子。
学员A非常认真的举例。
月曦:这三个例子真实吗?
学员A:真实。
月曦:好,第二种反转。
学员A :我不应该挑剔他。
月曦:再回到那个场景中,举三个实例。
学员A回忆,举例。
月曦:这几个例子真实吗?
学员A:真实。
月曦:好,第三种反转。
学员A:他应该挑剔我。
月曦:同样的举三个真实案例,请注意,一定是在同一个场景中,自始至终都是。
学员A举例。
月曦:好,这真实吗?
学员A:真实。
月曦:现在仔细想想,他不应该挑剔我和他应该挑剔我,哪个更真实?
学员A:他应该挑剔我。
不可思议的答案。
总结学员A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在学员A的整个思考过程中,“事情发生前,我对他没任何感觉”、“他不应该挑剔我”、“我不应该挑剔我”、“我不应该挑剔他”都是真实的、甚至同时存在的,因为都有真实的例子来例证,而在当时的选择中,她却只让自己看到了“他不应该挑剔我”这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却直接导致她生气。
假如,在当时她能够同时看到这几个念头,她还会生气吗?
事情是不是很有趣?在面对相似情形时,我们往往做出的都是同学员A相同的选择,并且日复一日重复如此?于是我们总是被负面情绪包裹。
在尝试将念头如此拆解后,我们惊喜的发现,情绪已复归平静,头脑变的清晰而客观起来。如果将每个念头都用这种方式去解构,负面的情绪会不会变的越来越少,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的完全不同?
如果乐意,答案由你来写。
三、三件事
月曦说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我们一生该做的,只需去分清楚哪些“我的事”,如何去做好“我的事”。
四、当烦恼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事、物、情绪、身体
对治方式:180度反转例证或清晰意识到“是念头使我心烦,而非事物本身”。
结语:是一个个的念头组成了我们的信念系统,一个个的信念架构我们全部的故事,而我们的故事又组合成了我们整个人生。一念之转,让你成为故事里的绝对主角,在你的故事里面,反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