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无题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几只宅猫

昨天其实在找自己13岁时的日记,所以才翻到那张画的。

因为第一次搬家的时候,不得不把我一个人住了十几年的房间全部清空,丢弃了非常多我不愿意但不得不丢的东西,从此以后对物欲就很淡泊了,知道我无论再怎样不舍,都依旧会离开我,这件事似乎改变了我后来的价值观,会比较不在乎自己拥有的东西,再也不会百般呵护。车子,房间,包包……都是烂烂的,现在还似乎有些喜欢旧旧脏脏的样子,时间的影子。之前有一个搞公关的女领导见了我这副模样就很不高兴,总觉得一个女孩子哪能这般粗野而不精致,完全不修边幅。而她则像活在我十几岁之前的那个时候,就连扔个垃圾,都希望袋子是漂亮而富有气质的。在我眼中,看见的全是自卑。

当时的日记我很难读,像极了一个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写作文的人写出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失当表达,好像每一页都在跟一个默认对象自我介绍,这种自我介绍中又夹杂了非常多的格式和模板,语言刻板而生硬,错别字连篇,钢笔字迹都散发着一种自以为是的臭美。我大概在一两年后发现了这种不堪入目,试图改过又无疾而终,于是把这几张日记全部压在了箱底,初中时重新来过。那个时候我也常常觉得自己很难把内心的感受恰当地表述成文字,每一次都觉得好像还是差一点,我该怎么去写呢?通过这种方式才开始对自己的内心感受有了仔细地打量,发现书面文字在情绪语言中的不恰当,感受到那种做作与突兀。什么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我见过万里吗?知道什么是碧空吗?白云飘在头顶的感觉是我自己的感受吗?云是一朵一朵的?像花吗?不!小时候全是无知无觉的,看事物充满空性,是无知觉的灵性。写作则是一种“知”,是有主观偏见的行为,当时也全是因为这样的句子它满分,所以我要这样写才能接近最好……之类的主观偏见,这才是真实的写作动机,本质上还是求生存,求那张“100分”的粮票,可以活得体面点。

昨天看到一个公众号上的推文:总是要努力求得认可,所以必须压抑真实的自我。这些刻板心理学概念我现在都持保留意见,我可能就没有过真实自我,它就没有长出来过。能长出来的都是抱着“正义”大腿的自我审视,但是因为没有自我可以被审视,所以都在审视别人。

之前《八分》有一期对谈,一个艺术家说:“孩子都是很坏的。”点醒了我自己身为孩童时的自我认知。年长了反而失去了这层认识,可能是变得柔软,反而愿意去善意地理解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包括这几年对心理学书籍的深入阅读,越来越觉得童年最大的问题是自体的不稳定性,那种必须倚靠环境才能成长的状态,很像攀缘类植物。这种世界是很宽的,没有限度意识而充满各种可能。偏执可以陷入得很深,很绝对,像扎根一样。好像扭曲与复杂是童年的一种必然,是根基也是原罪,总是要有这样的过程才能从分裂中去整合,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中间的那点不那么动荡摇摆的位置——所谓的“自我”。

我总是很爱拿植物解释心理学概念,总有一种动态的认识让我觉得它们很像。你看那些长得特别好的作物,童年就是土下的根,没有空间长不好的。常常觉得父母养的那些花就像是我的倒映,明明不喜欢水的,每天都在浇水,冬天热带植物冻死了,夏天休眠植物被烦死了,春天喜旱植物被淹死了。他们的爱是盲目自恋的,没有和客体产生关联的,我喜欢即我对你好,而不是观察、感受对方,针对性地施展爱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的爱还停留在精神阶段,并没有发展出有效的现实行为,去滋养自己的精神。所以这种爱很短暂易逝,甚至荒唐。不知道是我可怜,还是父母可怜。我只希望不再被这样虐待。对人,对自己都是。

我几乎不太去看自己写过的东西,总是很讨厌一些情绪被二次回填,可能更多的是自我嫌弃,觉得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留恋的情绪。昨天翻到了,发现又有了新的感触,好像从一个侧面穿过时间的缝隙看到了自己的原貌。

以前我也犯过错误,带着童年情绪去批判很多事情,现在却觉得童年情绪本身就存在它的问题,它并非真相。它是心理发展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段,要抽丝剥茧,不能被偏执的记忆怂恿,童年已经过去,不能够被救赎。救赎只在眼前,过去的影子反而是乔装在我内心最大的敌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