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2024-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牵着小猪去散步

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

——好书推荐之《趣味动物学》

一、导入语

人类与动物共生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那些神奇而迷人的动物,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各种“奇怪”的问题会很自然地浮现脑海: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编织的网黏住?双黄蛋可以孵出小鸡吗?猫为什么不眨眼?狮子和老虎谁更厉害?企鹅为什么时常左右摇动身体?……神奇的动物世界里充满了“秘密”!

作家谢乐恩编著的《动物趣味学》这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令人神往的动物世界,揭开一个个你想知道的动物奥秘。

二、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个板块,依次介绍了我们所熟悉的动物园的动物、水族馆动物、家庭和田野里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又不甚了解的。本书将与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读者展开一次“动物王国之旅”。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吧!

三、经典介绍

我们首先去看一下动物园里的动物。

(一)动物园动物

动物园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常常会被高大笨重、拥有长长鼻子的大象所吸引,会为猴子滑稽的模样而捧腹大笑,会为孔雀美丽的外衣而赞叹……可是你们知道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它们的鼻子怕疼吗?

简单的说,这是大象为了适应环境,经过漫长年代演化的结果。象的祖先,鼻子没有现在这样长、个头没有现在这样大,头部短小、粗壮,还长有修长且沉重的獠牙,行动起来不太方便。后来为适应生活环境,象的个头越来越高大、四肢越来越粗大,而灵活性则越来越差;为了弥补生活中的种种不适,使得取食、拾物更加方便,象的鼻子逐渐伸长,遂与上唇合二为一,最终具备了手、唇和鼻子这三种不同的功能。

那些鼻子不够长的象,被自然选择淘汰,从而剩下鼻子长的个体。

大象的鼻子怕不怕痛?大象的长鼻子结构奇异、功能独特——由近四万块富有弹性的小肌肉组成,中间没有骨骼或者软骨,能够伸缩自如,作出各种灵巧的动作。同时鼻端生有一个(亚洲象)或者两个(非洲象)手指般的突起物,具备舌头品尝滋味和鼻子嗅觉气味的两种功能。此外大象鼻子里面没有痛觉神经(痛觉纤维),所以不会感觉疼痛,也就不会怕痛。

有一则笑话:某位司机夜间开车,突然发现前面红灯,迅即停车;等了许久却不见红灯转绿,仔细一看,原来是将猴子的屁股看成红灯了。那么,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色的?

猕猴等猴类的屁股上有两块因为皮肤高度角质化而形成的红褐色硬茧,这种硬茧可以减少身体在树枝或者岩石上活动时擦伤真皮和肌肉的几率,动物学上称之为臀疣”。显现红色是由内分泌激素引起的:雌猴处在发情期时,“臀疣”越发突出。此外,幼猴的“臀疣”颜色较淡,到了成年才会变红;所以“臀疣”亦是猕猴等猴类长大成熟的标志。

每到春季的求偶季节,雄孔雀就开始表演:将尾屏下面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羽毛竖起——使其直立以及向前。而雌性孔雀外形平淡,既无尾屏,亦无冠羽。那么,为什么雄性孔雀比雌性孔雀漂亮?

130年前,达尔文解释了雄性鸟类的色彩。凭借雄性的外形、亮丽的色彩,展现身体的强壮。漂亮、硕大的尾屏证明雄性孔雀身体健康、营养良好,与其结合可以使雌雄双方的基因遗传下去,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水族馆动物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水族馆,去认识一下水族馆里的一些动物。

一部《马达加斯加的企鹅》,让企鹅成了很多人喜爱的对象。影片中四只企鹅摇动着肥胖的身躯,机智勇敢地打败了大坏蛋布莱恩博士。看完影片,有人说,企鹅时常摇动身体是在思考问题,是这样吗?

企鹅为什么时常左右摇动身体?

事实上,大群的企鹅聚集在一起左右摇动身体既不是游戏亦不是锻炼,而是为了排泄身体里多余的盐分:海产或者沿海生活的动物,由于食物来自海洋,致使体内盐分过高,排盐遂成为此类动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盐腺是海产软骨鱼类、爬行类以及鸟类的排盐腺体。企鹅所食食物中的盐分很高,进食之后,体液的渗透压逐渐增高——需要通过盐腺排出体内多余盐分来保持体液的渗透平衡。企鹅的盐腺位于头部眼窝附近,遂在分泌的同时,摇动身体,使盐分尽快地甩出面部、离开身体——神奇吧!

我们知道,海豚与人类一样都属于哺乳动物,皆用肺部呼吸——换句话说,它必须不时地浮出水面进行气体交换。那么,海豚在睡觉时如何解决呼吸问题?

海豚的大脑是由完全分隔的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经过测试脑电波可以知道:当海豚的左脑工作时,其右脑则充分休息、呈现睡眠状态;反之亦然——既然海豚的左右大脑能够轮流休息,所以也就不会影响到它在睡觉时持续游泳,间或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海豚是永不休息、终生不眠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蔚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时现、乘风破浪的情景十分壮观。而为了能够自如地滑翔,飞鱼都有着流线型的优美体态。那么,飞鱼进完食后还能飞吗?

体重对于女生而言多半是个敏感话题,不过对于飞鱼来说则不成问题:飞鱼身体结构特殊——自身没有胃部,食道下端即是肠部;这意味着无论飞鱼吃了多少食物,身体亦不会怎样的吸收,不久就通过肠部排泄出去——这可真算得上是所谓的“一根肠子通到底”。

所以即便飞鱼进食完毕,体型还是保持的那么好,当然也还是可以“飞”!

(三)家庭中的动物

家庭中的动物同样也多种多样,本章分别从厨房、宠物、房间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描述。

所谓厨房中的动物,就是能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动物。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猪是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摄取物——猪肉营养丰富,味道甘咸,补虚强身,滋阴润燥,比其他肉类汇总还要重要——不过猪的口碑一向平平,人们对其印象大多不佳:臃肿痴肥,迟钝笨拙,胡吃海喝,来者不拒。那么,猪什么都吃吗?

误会,这绝对是个天大的误会!猪是杂食性动物。采食具有选择性,尤其喜爱甜食。对于吃食即使不能够用“挑剔”来形容,但是也肯定不可以用“随便”来敷衍!西方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选择300种食物饲养猪仔,结果是大跌眼镜——居然有超过200种的食物碰都没碰!比率达到三分之二强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越来越多地喜欢养宠物。狗通常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狗的嗅觉十分灵敏,经常作为一种侦测手段进行使用。那么,嗅觉发达的狗为什么喜欢靠近目标进行嗅闻?狗的视觉和人的视觉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视敏度的角度而言,正常人的视敏度为20/20;狗的视敏度为20/75。狗在20米外的地方观看某个物体等于人在75米外的地方观看;这就意味着看清楚同一个物体,狗比人要靠近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狗的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远比人的要少。如同人类主要依靠视觉获取各界信息,狗主要依靠的是嗅觉。狗的嗅觉灵敏度大得惊人。即使如此,狗狗还是习惯靠近目标进行嗅闻,期待获得更多的信息。

房间里也有许多的动物,但其中有多危害人体健康,为人们所厌恶。比如蚊子。雌性蚊子通常以血液作为食物,即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人们大都有过正在舒适睡眠,却被蚊子搅乱清梦的时候。那么,蚊子飞舞时为什么嗡嗡作响?

蚊子之所以会“嗡嗡”作响,完全是震动羽翅的结果——蚊子飞舞时,每分钟舞动羽翅300次左右;羽翅如此频繁地震动空气,遂发出了扰人的响声。此外,雄蚊的羽翅较雌蚊为短,是以发出的响声为大。

(四)田野里的动物

田野里一般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广大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的都市人士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绝好去处。在广阔的田野上,不仅有展翅飞翔的各种动物,也有在地上爬行的各类动物。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总会看到许多色彩鲜艳的蝴蝶。它们每日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花丛里面采蜜、传粉。那么,蝴蝶能够分辨真花与假花吗?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蝴蝶的嗅觉系统极端地迟钝,以致对于显花植物的识别完全依靠自身的视觉系统才可以进行;所以如果我们人类要进行恶作剧——将制作逼真的若干假花放入真花丛中,蝴蝶往往会被蒙骗,飞临其上准备采蜜、授粉!

幸而蝴蝶的触觉系统特别发达,一旦接触到假花即晓真伪,知道没戏,即刻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地面爬行的动物中,蛇最令人望而生畏。因为全世界的蛇类有毒性者约占20%,被其攻击的生物一般会受伤、疼痛以致死亡。所以,人们对蛇一般都很恐惧。蛇中毒性最强的要数眼镜蛇了。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印度非常有名的街头弄蛇术——眼镜蛇表演。弄蛇者吹奏着乐器,透过笛音,眼镜蛇从壶、篮等容器中探出身体,而后伴随旋律作出各种特殊的、类似舞蹈的反应。那么,眼镜蛇为什么会闻笛起舞?其实眼镜蛇没有耳朵,根本听不见笛音,意即它们并不会受到音乐的影响。弄蛇者实际上是一边吹奏乐器,一边敲打壶、篮等容器;因为后者发生震动,导致眼镜蛇兴奋躁动,遂从容器中探出身体。然后弄蛇者以双手的姿势、笛子的摆动等向蛇类发出各式讯号,让其不断做出多种扭动身体、准备攻击的动作。弄蛇者多为掩眼法高手,上述各种技巧不会轻易地被现场观众识破,从而使观众误认为是眼镜蛇闻笛起舞。

一个个充满趣味的问题,为我们解答了很多生活中常见却又不甚了解的疑惑。让我们对这些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结束语

本书真是一本好书,它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我们对动物的了解,让我们深深懂得:大自然是人类的,也是动物的,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让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处处鸟语花香,春光荡漾,其乐融融。

我们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爱这个统一和谐的自然。

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子孙:

请热爱自然,珍惜环境!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