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何向自学升级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沐风景

      我手上有很多硬币,我把他们摆在桌子上,一个接着一个。摆完之后,它们看起来更加吸引眼球。在摆放这些硬币的过程中,我甚至隐约感到一丝兴奋。很多事情,通过自己的安排和努力,从无到有的过程确实很容易就能带来满足感。不过,我手上还有一枚一模一样的硬币,通过这一枚硬币我就能轻易“打败”这铺满桌子的所有硬币,让这一枚硬币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很简单,我把它立起来摆在旁边。

        这样的比较看起来毫无道理。凭什么就认为一个立起来的硬币就优越于其他更多的硬币。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来寻找一个事实。摆放在桌子上的硬币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只能看到这些硬币的一面,这些硬币的另一面藏在了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不同于它们的是,最后摆放的那一枚硬币就,它向我们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两面。也就是说,那些铺满桌子的硬币无论有多少,它们在完整性上永远输给最后摆放的那一枚硬币。

        通过这个例子,我是想告诉大家:关于阅读同样也是如此,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更有深度读一本书,而不是通过大量阅读的简单的追求数量增加。如果不能考虑深度,只是盲目追求数量,最终得到满足的只是你的情绪,而不是你的思想。

        首先我们需要看清阅读本身。我特别喜欢在闲暇之余看推理小说打发时间,阅读带了的娱乐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阅读除了能满足精神上的愉悦之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是自学的好工具,或者说自学常常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所以,我们接下来会要讨论的是,在学习这个大框架中,阅读作为一种工具如何解决学习的问题。


第一部分:阅读的经验

      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在某个方面上得到提升。但进步的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首先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注意力和时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面对更加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新领域与过去所学知识之间的冲突。我的建议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是先从基础知识和元知识入手,避免跨度太大,尽量保持知识结构的连续性。比如学习心理学。先仔细研究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涉及了哪些其他领域,以及这门学科的门派分支,不同分支代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便知道从何处入手,然后制定出系统的学习计划,轻松走出心理的舒适区。

      关于如何读好一本书的问题有很多书籍可以借鉴。比如《毛姆读书笔记》《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我们怎样读书》等等,这些书籍中的理论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很好的指导阅读提升效率。同时我也收集了不属于白水鸡汤之流的名家建议。

陈东原:带着目的去阅读,盲目使人懒惰。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是道理非常深刻。为什么盲目阅读会使人懒惰?因为盲目阅读所读之书极大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这些与我们没有关系的知识是很难带来满足感和激情。

胡适:读书既要精也要博:多读书,然后再专读一类书。这句话非常有名,同样是先要求多读书,然后再把一类书读精。

梁启超: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浏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这是非常有用的读书效率练习方法。

我个人在阅读方式上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有四点。

交叉阅读:之前也谈到过,阅读向自学升级,除了要付出大量精力之外,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面对新知识与旧认知之间的冲突。处理这样的冲突,我会在同一个领域中读不同角度和视野的书籍,交叉学习。重叠部分,很容易就能理解。对立部分,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也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强制性的对同一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

主题阅读:带有目标阅读。先设定一个主题,以类似于检索资料的方式阅读。根据主题设计书单,其中还可以穿插书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比如,批判性思维方面的学习。起初我是不知道如何开展学习的。我先是在图书馆找出了大量相关书籍,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列出一个书单:《逻辑思维简易入门》、《批判性思维工具》、《学会提问》。第一本书可以大致了解逻辑思考的几个关键点:推理、论证、谬误,第二本书可以学习到批判性思维的内在逻辑,第三本书能在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上做更深入的了解。除了这三本书之外,再找一些发表时间较新的文章和学习笔记研读,除了能获得更多学习灵感外,还可以找到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比对参照。通过这一整套的主题阅读,基本就可以建立起独立于他人之外知识体系。

难易结合:这点和上面梁启超的说法差不多。但是我还有另外一种体验。在高二之前,我基本不读理论性很强的书,因为阅读难度确实比较大。后来也是因为流行,硬着头皮把《时间简史》读完,虽然没有完全读懂。然后我再读其他书籍,发现比原来轻松很多。从这个时候起,我就逐渐就开始习惯读一些理论性很强的工具书。

元知识:之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元知识的文章(链接)。目前较为统一的说法就是:知识中的知识。我在之前的文章拿日心说举过一个例子,解释起来还是比较笼统。个人有两点心得:和元知识较为接近的知识很多都是属于科学、哲学和数学领域的。元知识和基础知识有很多类似之处,不同的是基础知识是从下往上,而元知识是可以双向论证。


第二部分:阅读的方法

        在前面提到的几本关于提高阅读效率的书籍中,都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阅读方法。我结合个人情况和几本书籍中的共识部分,把阅读方法分为两大块:拆解和进入。

拆解四步走

第一步:提前预习,挖掘元知识。有点类似于我们看电影,有些电影在观看前如果不清楚其讲述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关系等等情况的话,是很难看懂的。而有些领域知识同样如此,没有一些基本的元知识积累,也是很难看明白的。

第二步:了解学科层次。比如:某个领域的深层次专研,面向某个问题的专研。

第三步:仔细阅读导言和目录,找到3个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主要讲什么?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宏观最中心的逻辑是什么?

第四步:制作一张读前导图。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目录划出重点,用一张纸做出导图。如果书籍中有几个较为深化的问题,也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

进入一本书

快速阅读并非是不科学的,不过一目十行肯定也不现实。快速阅读的程度和个人积累有关系,千万不要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一味图快。快速阅读同样也有方法。理论性书籍大多数都有固定框架,首先提出辩题,再论证举例,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把这个框架搞清楚,就可以直接跳过重复的部分,包括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也可以尝试用S型跳读,注意力在书籍中呈S型游走,抓关键理解,不过这种阅读方式需要较高的总结能力,因为你很难完整读完整段文字。总体而言,快速的进入一本书主要是要锻炼四种能力:总结能力、识别论证模式的能力、抓关键的能力、问题驱动的能力。

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被动接受,还需要主动联想。做读书笔记是非常好的习惯,整理读书笔记能及时对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重复记忆,也是种很好的思维锻炼。另外我还建议写书评。写作是门非常重要的技能,喜欢写作的人都明白,写得不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脑袋中经过严谨推敲出来的成果。不过在这里,我做一点提醒,在看一本新书前,千万不要看别人写得书评,这样的话思维容易被被人带偏。


第三部分:新时代的阅读

      阅读的确是门技术活,而这门技术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进步,也逐渐发生改变。记得我小时候看书基本都是在外面借,有什么看什么。现在是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几乎所有书在网上都能找到。除了纸质书还有电子书,甚至还能通过手机听书。新时代的阅读有两大特性:信息爆炸和碎片化学习。

信息爆炸

        现在的书籍非常丰富,我记得《未来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与国外初版相差只有3个多月,在过去,这样的事件是完全不可能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信息工具,通过各种工具,我们很快就能获得目标知识点。不过这不也完全是件好事,信息量越大,筛选甄别的成本越高。很多有用的信息都是夹杂在大量垃圾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现在的我们更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跑。

        但不管怎么样,科技化成果创造的工具,都是进步给予我们的礼物。我记得曾经没有搜索引擎的时候,看书碰到不懂的地方,只能求助老师或者查资料。现在无论是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对于工具我有一点建议:挖掘工具的潜力,而不要使用太多工具。比如,通过一款社交软件都能挖掘出学习功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社交进行学术讨论,这样的讨论对于学习有很好的正面效果。

随手分享一张快刀的工具实用方法


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建立在新时代的碎片化时间之上,能够把非整块的时间利用起来。不过千万不要对碎片化学习抱有太大期望,只能当做是一种锦上添花。长期的碎片化阅读会冲击你的信息窗口,让你沉浸在不断学习的满足感中,实际上什么都学不到。

      比较常见的碎片化学习:点状知识的检索,微信体文章,听书等等。我不是要反对这些方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就非常喜欢在看书过程中检索陌生的词条。微信体文章我是反对的,这样的文章是迎合市场化的产物,对于读者来说没有太多价值,对于阅读来说是一种退化。听书我也经常听,但千万不要当做是一种学习。这本书我看过,再听一遍,可以提升广度,但提升不了深度。这本书没看过,听别人讲一遍,可以作为阅读之前的预习是不错的。


      在写篇文章之前,我经常说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最终达到自动阅读的状态。真正对于阅读这件事进行思考后,发现这些都是空话。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做到的是帮助你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峰。

      这个世界能掌握真理的毕竟是少数,真理是少数的,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阅读是完成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首先要放下偏执,保持理性的怀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