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妞妞》
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妞妞》一书以父亲日记作为形式,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妞妞的成长过程。
作者在本书的题记里写到,“作为一个研习哲学的人,上天把一个特别的灾难降于我,大约是要我体悟人生的某些基本真理,并且说给更多的人听吧。”这里所说的灾难,正与妞妞相关。
伴随着妞妞的诞生,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双父母,作者用接近于奇迹来形容初为人父的心情。做父母的快乐满溢于纸上,所有的付出都成了享受,生命因此而圆满。这一个天使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了多少感动和爱,小到一声啼哭,一个眼神,一副睡觉的神态,都足以令父母欢心雀跃。爸爸从妞妞降生时就开始为她写日记 ,想着长大了要将此作为礼物送给女儿,他常抱着小小的妞妞在街市在河边散步、讲故事,他清楚地记着妞妞什么时候开始喊爸爸,什么时候开始喊妈妈,妞妞的第一个进步他都认真看在眼里,妞妞越发活泼聪明善解人意。爸爸爱着女儿甚于世间的一切。
当父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完完全全坠落其中,异常辛劳却无比快乐,心心念念宝宝的每一个微小变化,每天沉浸于爱的付出中。这真切的文字教我得以略微体会天下父母的心情,他们如此饱怀幸福又如此小心翼翼。
可是啊,妞妞却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才满月就身患绝症。“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妈妈以泪洗面,哭肿双眼却还是要坚强,为了妞妞要挺下去。承受着这突来的苦难,爸爸也只能在哲学中试图寻找些许慰藉。如果懊悔能让孩子得到健康,那当初就不该......如果当初故事里的人能不这么做,那孩子就不会......所有的追忆都于事无补,可父母依然忍不住责备自己。而接下来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谁又能来告诉这双可怜的父母,此刻该如何做是好?无力、绝望,爱是痛苦之源,这痛苦越来越烈,将人拖入无望的深渊。好像别人家做父母也没见这么难啊。
打从一开始,作者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他哪知道孩子渐渐长大,是那么真那么爱,悔不当初该为了她生命的延续拼了命去争取一些可能。一个活不过二十岁的瞎孩跟一个顺其自然死去的婴孩,这到底有什么可比较的呢。让她自己选啊,让她长啊。回望当初的理智到头来不过是自以为是的选择,这婴孩信任的声声“爸爸,想办法”,真把大人的心叫碎了呀,现在已经是不可能有办法的时候了。
未曾经历,无法体会父母之痛,我们如此,作者何尝不是。哪个当初,不都有另一个选择?身为父亲的作者比我们更明白,根本没有所谓对错之选。这庸人自扰的懊恼只由于作者终于经历了,切身去感受去拥有过了,才有了这积累之爱的失去之痛。可现下也唯有懊恼,唯有自责才能够深深回忆女儿的可爱,这舍不得的放手正是由于过份的爱啊。
这书中的悲伤从一开始就不断蔓延,直至末尾彻底决堤,它冲向我们狂肆溅落,扬起的晶莹浪花坠入人心,每一颗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感悟。
终于看到泣不成声,瞬间真切体验到了当父母的感受,如果可以,哪个父母都想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别说要经历妞妞残酷的病症恶化陪护过程,哪怕就是孩子磕出个伤口,都要叫人着急难受得不得了。这大概就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心情吧,当他们拥有孩子的时候全身心守护着。此时的他们是那么坚强,可这坚强背影远远看着,却让人心生疼惜,又有谁来守护这些只记得保护孩子的父母?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些父母们。忽然就理解了朋友那次的不周到,对啊,初次带着小女孩出远门的她,目光全在孩子身上,连自己都顾不上,怎能考虑得了那些细节?忽然就谅解了一位亲戚的暴躁无礼,怀着孕手牵着另一个孩子,天天跑医院真的太难了。我的体谅或帮助尚且无法替他们真正分忧,再若连这丝共情能力都没有,那我实在没有任何资格当孩子们的长辈了。这些亲爱的父母们,把身心朝向着孩子。他们的身后,难道路过的人们不能帮着看一看吗。这自然而产生的小感悟并非此书的真谛,却略微转移了我沉重的心情。我仿佛看到书中这股悲伤的力量,会带给越来越多人真切的影响。
最后,回归到作者题记的末尾,“一个人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又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乃是人生的两项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