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读王阳明

2022-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桂亘

也许是昨天午休时间睡得太长的缘故吧,今天早上起来,感觉胸部有些疼痛,跑步回来之后,疼痛有所缓解,几乎不疼了。今年刚好四十岁,年龄不大,但是感到身体已不似之前,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怕身体出了什么不䢪,或是病痛,若只是小病小痛倒还好,若是遇上大的病痛的话,一生的发展目标都会大打折扣,一个家庭的发展计划也会发生打乱。所以,人生下半场,身体比什么都还重要。

昨天为止,把王阳明传看完了。一看之后,有三个感受:一是这位大师具有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多次平定了明朝的朱厚道期间的几次重大叛乱。二是这位大师仕途坎坷,多被人嫉,有才能而进不了京,面见不了皇帝,甚至几次平定叛乱的功劳能被人抹杀了,得不到半点奖赏。三是这位大师弟子满天下,在当时,他的心学理论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追崇。但最终,王阳明也是客死他乡。似乎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是这样。

同时,读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我也有以下几点的收获:王阳明的心学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即理:他认为: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善恶之分。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起心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这时就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知善知恶是良知:致良知:心学家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

致良知,突出良知的优先性,要求:人们在做事做人过程中始终坚守端正本心,凸显诚意的修身方法,既不要为物欲所惑,更不要为知识所蔽。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为善去恶是格物: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当时的社会道德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体认儒家的伦理,而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不能行,应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实践,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合一,但对于知的解释,不同于朱熹。他从心学的立场上给予解说,他认为,与道德实践相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事物之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克制与省察。知行合一,就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万一有不善之念,就将不善的念彻底克制掉。王阳明把“一念发动”的促使行为的意识,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这是道德主义发展到极至的一种表现。

要做到致辞良知,就是要在事上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