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二)03

2022-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朱红东

【原文】

        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之体者乎?

        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

        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者,不可通矣。

        若谓‘未发’在‘已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又不可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中,则不知‘未发’‘已发’俱当主静乎?抑‘未发’为静而‘已发’为动乎?抑‘未发’‘已发’俱无动无静乎?俱有动有静乎?幸教。”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

        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何疑乎?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有息之疑不待解矣。“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

        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文义,则“靡有孑遗”者,是周果无遗民也。周子“静极而动”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来。

        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   

        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自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以至刻、秒、忽、微,莫不皆然。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华》转,非是转《法华》”矣。

【译文】

        你来信问:人心“未发”的本体,是在“已发”之前呢,还是在“已发”之中并且主导着“已发”?或者是“未发”“已发”不分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呢?

        现在所说心的动和静,是以有事、无事而言呢,还是就寂然不动、感应相通而言?又或者就遵循天理和服从私欲而言呢?如果说遵循天理是静,顺从私欲是动,那么程子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等,就都说不通了。

        如果说有事而感应为动,无事寂静为静,那周敦颐《太极图说》里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说不通了。

        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先,静生动,那《中庸》说的“至诚无息”又不对了!周敦颐说的“性焉安焉谓之圣,复焉执焉谓之贤”,也不对了。

        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中,那么请问:是“未发”“已发”都主宰静呢?还是“未发”为静,“已发”为动呢?或是“未发”“已发”都无动无静呢?还是都有动有静呢?请老师教我!

        “未发之中”,就是良知,没有前后、内外的差别,浑然一体。有事、无事,可以用动、静来说,而良知不能分有事、无事;寂静、感江应可以用动、静来说,而良知却不能分是寂静还是感应。动与静,是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心之本体是不分动静的。

        天理,是不动的,动,就是欲望了。遵循天理,则千变万化,也不曾动;顺从物欲,就是心如槁木,也不算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有什么疑问呢?

        有事感应相通,固然可以说是动,然而寂然不动的良知并没有增加;无事而寂然不动者,固然可以说是静,然而其感应相通的良知未尝有减少。“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有什么疑问呢?

        良知没有前后内外的差别,浑然一体,那么对至诚无息的怀疑,就不用解释了。

        “未发”在“已发”之中,但“已发”之中未尝另有“未发”存在;“已发”在“未发”之中,但“未发”之中未尝另有一个“已发”存在。这里未尝没有动、静,只是不可以用动、静来区分。

        但凡古人的话,都在于用心体察,通晓其义,如果拘泥于文字,断章取义,那么《诗经》里的“周余遗民,靡有孑遗”,就该解释为周没有遗民了,人都跑光了,死光了。周敦颐说“静极而动”,如果你不管语境,也会读出毛病来。他是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路说过来。

        太极生生不息的道理,妙用无穷,其本体却是恒定不变。太极的运动就是阴阳的运动变化。就其妙用无穷就是动,阳在此运动中产生,而不是运动后才产生阳;在其生生不息之中,就其本体恒定不变而言就是静,阴在此静止中得以产生,而不是静止之后才产生阴。   

        如果真的是静止之后才产生阴,运动之后才生阳,那么阴阳、动静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了。

        阴阳是同一种气,气收缩为阴,伸展为阳。动静只是一理,理隐蔽起来是静,显现出来是动。春夏可以说是阳和动,但是春夏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是阴和静,但秋冬不是没有阳和动。春夏秋冬变化不息,这就是阳和动;春夏秋冬本体永恒不变,就是阴和静。

        从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一直到刻、妙、忽、微,都是这样。所谓“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起始”,对于通晓大道的人,可以默默体会,却无法用言语全部表达。如果只拘泥于字句,比拟模仿,那就是所谓“《法华经》支配着心转,不是心支配着《法华经》转了。

【浅谈】

1、大圣人的弟子学习,都会这样钻牛角尖,何况你我草根!所以先生早在《徐爱录》就说过,要在学而时习之中间加一个疑,才是真学,真习。否则,没有带着问题去实践,完全是文字游戏,空对空。

2、学而时习之,敢比想更重要,不是想好再去做,而是边做边学,在做中学。习、演、做,切实笃行,自然就有体会。纠着字眼抬杠,把历代先贤全都抬翻了,不是学习,是玩物丧志。

3、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甚至一字多义。静,动,不同语境含义完全不一样。从根本上讲,语言不足以完全表达思想。所以禅宗说“不立文字”,一说便错。但是,思想要传承,总得有文字记录。所以要想还原圣人思想,一定得靠自己去知行合一。

4、再重复一次,良知乃心之本体,即未发之中,如道,独立于天地、时间之外,恒常存在,无动无静。但又要明白,未发之中的良知一定体现在已发待人处事的种种,为心之四端。各位只有不拘泥于文字,才能善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