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牛人堂|散文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写
01
又是交复盘作业截止日期的当天,这一次拖了这么久,倒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写,而是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我向来不喜欢散文,不管是看别人的还是自己写,这都是我下意识想要逃避的一种文体。原因很简单,我不会写散文,人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物,总是先想着逃避,因为没有安全感。
散文留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语文课本上的《春》、《背影》和《匆匆》,写出来之后才发现,居然都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
如果要摘抄好词佳句,我觉得《春》和《匆匆》这两篇文章里面的所有文字都可以直接抄上去,因为写得实在是太美了,而且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俯拾皆是,《背影》则写得非常朴实,动作描写非常细致,多少人看到父亲攀越栅栏去给儿子买橘子时忍不住鼻子发酸?
但说句真心话,如果它们不是出现在我的语文书上,如果不是老师指着课本带着我们一句一句地分析,我是不愿意在上面花费时间的,我宁愿去看一本小说,至少情节迭宕起伏,可以让人全身心地沉入。
但在听完江岚老师的分享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可能对散文存在某种误解,时至今日,才察觉出它与众不同的美。
02
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在中国文学中,诗歌才是最早出现的,一般都是创造者有感而发。但慢慢的,诗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情感表达的需求了,然后形成散文。
散文的创作不仅需要包括感受在内的形象思维能力,还需要反复去审视,不断去体味客观世界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至于到底要如何判断一篇散文的好坏,江岚老师提到,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标准,因为古今中外的任何标准,都带着自己的框架或者模式,它不可能避免含有偏见。
但是,一篇好的散文,它要有品味,要有比较高的境界,至少它能够垫高美好的人生。一篇散文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能够达到和读者的共鸣。
除此之外,行文的内容必须要达到议论表述的准确性、记事的真实性和抒情的饱满性要相互统一,这个时候散文的美才能够成立。从散文审美的这种取向要求来出发,就要达到:第一要言不烦,第二言之有物,这是决定一篇散文优劣的首要条件。
散文的议论性、记叙性和抒情性是三者共兼的,这种功能是其他的文体不具备的。
03
江岚老师在前面详细地介绍了散文的特点,听到这些理论知识我有点头大,明明每一个字都听得懂,组合在一起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了,好在她马上又选取了具体的例子进行了分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当年在语文课上学到这首词时就特别喜欢,因为太容易背了,就是由一串景物连起来的。不过当时读起来总让人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明明还是少年不时愁滋味的年纪,在读到这首词时,心头总是沉沉的。
如今再来看,诚如江岚老师所说的,这首词选取了典型的意向,充满画面感,且动静结合,最重要是,它强烈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远,归雁洛阳边。
同样的,《次北固山下》也是作者看到什么就写出什么,最后再寄托自己的感情。
江岚老师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散文要写得好,其实并不是要运用很多技巧,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你的所思所想所见呈现出来,当然文字的打磨也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江岚老师还对两位文友的两篇文章详细地进行了讲解。
第一篇是晓星西沉的《往事随风,岁月无恙》,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写的句子都好美啊,但江岚老师却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然后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改一下好像确实会好很多。
第二篇则是星语999的《炕锅洋芋》,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的,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很有画面感,当时是边看边流口水。江岚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也很高,她指出尤其是结尾——“用筷子夹一块放入嘴里,简直绵到入口即化,一种绵长的、岁月的清香,从舌尖流向全身”非常有力量。当然,老师点出其中的一个小问题,告诉我们尽量把话讲明白,同时对于一些读者不了解的背景可以进行简单介绍。
04
听完江岚老师的分享之后,我觉得散文或许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写。
在写之前,在心里或纸上画一根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先进行简单叙事,整个过程都可以融入自己的感情,最后还可以来个主题升华。
我觉得关键点在于,我以前总是会把散文和叙事文、写景文、写人文分得很清楚,所以一提到散文就觉得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但就像江岚老师指出的,散文的议论性、记叙性和抒情性是三者共兼的。其实很多文章在语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都是可以成为一篇散文的。
再次感谢江岚老师的分享和牛人堂工作人员的组织,我的复盘作业可能没有那么专业,但我会再多去接触、了解一下散文的。
所有事物,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学会的,我相信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