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行书》笔记(二)
人在江湖漂,难免要挨刀,这一刀挨得血淋淋的,但是觉得相当的划得来,怎么回事呢?就是这本《如何写行书》是花了100多银子买的,如果是简体的话,可能也就是三四十块钱,但是这本是海峡那边的版本,所以是繁体字的,比较贵,因为花的银子比较多,心疼,所以看的时候也比较认真。
现在应该是第4遍了,以前也跟着写过,但都是浮光掠影。这一遍得好好的跟着写,才发现物超所值,一方面是侯吉谅先生的东西是个宝库。另一个方面还是因为跟银子有关系,所以古人不是说过吗,书非借不能读也。得到专栏上有一位许岑先生,是学习方面的高手,他学书法啊,半年已经超过很多学了几年的人,他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材料用纸上比较注意,比如他的纸是用的18块钱一张的宣纸,这样的纸用的时候自然的话下笔就慎重,因为这是钱呢,相当于一顿饭了是不是。所以特别小心谨慎。
我们也就想到当然他的纸是这样,他的笔墨砚肯定也不差。想一下也有道理,如果是几分钱一张的毛边纸,我们有的时候就会乱写,因为写毛笔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或者心里很烦闷,一个笔画一个字老是写不好,这个时候心情很烦闷。因为我在指导同学们写字的时候,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就在这个时候暴走了,写了两个字就把一张纸给揉成一团,扔了,如果是18块钱一张的纸,你舍不舍得扔?说了半天又谈回来,我自己你要让我用18块钱一张的宣纸来做日常的平时训练,我还是舍不得的,但是呢,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当然许先生刚刚开始初学的时候就有如此的领悟,佩服之至。其实这也就是目前很火的一句话,关于如何保持仪式感。
我们想一下,能够自己创作作品啊,有作品意识啊等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书法臻妙,多学一些真的还是有必要的。刚才看一位先生的视频很有道理,他说练书法临摹主要是练三个方面,一是头脑的分析能力,二是眼睛的观察能力,第三是手的直观的表现能力,这三者结合起来了,你的书法就在进步,渐有自己面目。刚开始你可能崇拜颜真卿,觉得他完美无缺,后来再看到米南宫,再看到苏黄等人。哎呀,都觉得好,有很多榜样,自己也在跟着心摩手追,这不能叫做见异思迁,花心大萝卜。而是随着这样的榜样越来越多,你也就走出了自己模模糊糊的一条道,虽然这条道有很多问题,但不得不说这个时候你已经开始出帖了。
所以在这儿把这些话送给大家,我们要多多思考前辈的话,因为前辈的经验中有着无数踩过的坑。我们尽量能够骑着自行车从坑的旁边过去,最多回头看一眼,诧异或偷笑一下也就够了,而没有必要自己也要跳到水坑里边,尤其那些个臭水坑的话会毁三观的。
所以书法是表现自己,但是想一想我们还用这样来表现自己吗?你在买菜的时候讨价还价,你看见下雨了,你买的伞,你穿的衣服,这不都是表现自己吗?所以表现自己根本不就不是个问题,把艺术过成生活,把生活过成艺术就够了,大家以为如何呢?好的,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