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我的计划经济从鞭炮开始

2024-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廊郎阿构

大概没有不喜欢鞭炮的男孩子,正如化妆品之于女孩子。

每年腊月二十几,从集市上带回的鞭炮瞬间便被分配成三部分:重要时间节点家里统一燃放的;弟弟的,我自己的。

我和弟弟平均分配的鞭炮以小号为主,中号的一般都是一挂,约五十头。

分配到手的鞭炮被分别带到两个屋的炕席底下存放。我的在东屋,弟弟的在西屋,井水不犯河水。

虽是亲哥俩儿,而风格迥异。分到鞭炮后,弟弟首先得拿到门口放上一会儿过过瘾。我则是先做一道算术题。

当然不可能是课本上的算术题,而是鞭炮配置题:首先计算出鞭炮总头数、小鞭炮头数、中鞭炮头数。然后套用自己早已谋划好的公式,制定出“全年鞭炮燃放计划”。

这个计划总的原则是:重要节日多燃放并以中号为主;一般节日适当燃放并以小号为主;平时每星期日少量燃放并全部为小号。最终实现全年都有鞭炮燃放。

此后,我便严格执行计划,绝不越雷池半步,尽管有时放上了瘾而欲罢不能。

缺乏规划和长远打算的弟弟,每年过了正月十五,鞭炮库存就已基本告罄。等想多放几天的时候,手下已无可供调配的资源。

而我的鞭炮库依然充盈。正月里天天放;二月二、六一、中秋、腊八等等凡是有点讲究的大小节日,都能燃放数枚增添一下节日气氛;每星期还能简单放上几枚,也能过瘾。

正是这个让我尝到甜头的小小鞭炮燃放计划,培养出了自己凡事都有计划的习惯。

总体来说,这一习惯利大于弊。主要是防止出现“没头苍蝇”乱象,做事情有条不紊。当然弊端也还是有:大小事情都去计划一番,影响效率的同时,自然有小题大做之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