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偏不!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辛梅

我,真的很讨厌你告诉我  “应该怎样”

你应该怎样,他应该怎样,这个世界应该怎样?


前两天,看到了一篇某公众号推的一位中年艺人对自我生活哲学阐述的采访。看到最后我发现了,软广,为了新电影。当然了,宣传新电影无可厚非。也许是因为开始有目的的浏览各类信息传播,对很多可视的信息,我的眼光变得刁钻起来。今天我想记录的是,关于“媒介不可避免的成为社会价值的展现工具,同时也是制造工具和筛选工具。”我的一点点幼稚的小想法。

“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这句话不知道被说了多少年了,直到今天,趋势却只增不减。是信息的错吗,不是,是人的错。既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质和发展规律,为什么不能与信息时代握手言和,让其为我所用?因为,太想走捷径了。

想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听完一本需要读上至少一周的书,获取了经过别人大脑思考的“知识”,继而大脑成为了容器,而非有活力的加工器。是书的错吗?

那么同样的,价值观的塑造与成型过程。在我们孩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的时候,我们依靠的是自身的眼睛、身体的感知、与他人的互动、对未知事物不断的丈量。一次又一次完成从未知到已知的蜕变,发现自己越来越完整,也有了自己思考和处理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方式。

但是现在,却突然出现了一些拦路虎,不断告诉你:这事情应该怎样,那事情应该怎样。指的不是经验分享式,而是观念洗脑式。别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经历的是被洗脑。大家都觉得,随便翻翻而已啦。而正是不求甚解,逃避思考,盲目从众,让大众真的变成了媒介的臣民。否则意见领袖从何而来?

这就是媒介所拥有的价值制造、价值筛选、价值传播功能。


为了更广的观察社交媒介,我开始用微博,关注了一堆我不喜欢却很火的公众号。其中就包括了某世相。几乎篇篇10w+,真的每一篇都非常的吸人眼球。类似的公众号蛮多的,能做的这么成功的却很少。在成功的营销与策划背后,我还是真的很不喜欢“灌输价值观”的传媒。

当写了一篇“有深度、有温度”的采访文,将“中年男性的油腻”写的那么清新脱俗,告诉所有读者“人生很长,要学会从容,学会坦然接受失去。”之后,转眼就能找到一篇贩卖女性焦虑的文章,告诉你“四十岁了,不能活成高圆圆的样子,你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告诉你,全世界的女人都应该活成一个样,因为那才是所谓“所有女人都想活成的样子”。太多太多了。

任何形式的宣扬“绝对正确”,都是我难以接受的。

就算是有人想选择早早结婚,也不该让媒介跳出来告诉她:“这不符合我们宣扬的独立女性思想,你不该这样的。” ——如果梦想是嫁给某个人,其实一点都不比其他梦想要渺小。 

说真的,稍微用点心思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很扯淡。当人们挣脱着想跳出来自父母、来自工作、来自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带来的束缚,却又在思想上不知不觉的跳进另一个牢笼。

那些传播所谓“政治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人们,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我的视角看到的东西就能代表全人类?

而如果只是为了吸人眼球,只是为了传播效果,那是否有违我们一直想坚守的净土公约?


写到这里,也许还是很多人觉得,真正很没有脑子的人才会那么轻易被媒介控制。但是其实也许不是的,坏消息是,几乎所有人都难免受到媒介的影响。因为我们是人啊!

科学可以指导生活,却不能决定生活;理性的思考并不能带来百分百理性的行为。

听到朋友对自己每个东西的负面评价尚且耿耿于怀,更何况面对有部署、有策划的传媒呢?

所以需要经历,需要观察,需要体悟,需要思考。需要强大自己的内核,以致力量足够抵挡外界的诱惑。可以在应该的时候坚定的说:“不,我不认同。”

才能知道,自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在和一位非常非常非常和我思想交叉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提到:

而真正有温度有深度的媒介,不会用绑架思想的方式绑住你。好的传播方式,一定是基于尊重与交流的。

心中富有,才是真的富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