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课后记
今日学习《麻雀》一文,用时三节课。上课前,听了薛法根老师本课实录,非常喜欢他的课堂结构,对于学生如何梳理记叙文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又如何及时训练,课堂特别扎实,看后,重新调整了教案,把薛老师指导梳理事情起因经过部分加进了我的习课堂教案。
课堂中,学生学得还是比较轻松,我上的也不累,课堂中,老师的语言少一些,学生多读一些,多练一些,的确是少了许多废话,节省了许多学生动起来的时间,杜绝了部分学生课堂当“收音机”习惯。
只是时间控制,有时忘记看表了。
课后,又看了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麻雀》一课的实录。对照着自己下午的课堂,一步步对照,获益匪浅。
一,教案的调整,应该根据本班学情,包括课件的变动,不能一味依赖原有模型。比如,周静老师把第一课时任务二的生字指导加进去,很有必要。
二、课堂中我只把握了做任务单的时间,没有规定读课文的时间。如,自由读课文,3分钟,看你们能读多少遍。
三、任务三的读,老师变幻了多种读的方法示范读,男女生轮读,失声合作读,我在这个环节,只用了自由读和齐读。读的方式十分单一,学习会变得枯燥。
四、老师在巡查任务单完成时,不断在标记,结束让做标记的举手,表扬。
五、梵老师上第二课时,开篇让学生读读课文三个角色。我是第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来的。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梵老师不断表扬语气有变化的学生。并不断扶正学生的书,椅子。
七、第二课时中,重点段落的读,老师指导得有层次,课件出示的句子之间,读得连贯自然。
八、任务三的补充文章,我一般没有课堂练读,但樊老师,是让指导学习后再做任务四。
九、课堂中当其他同学都读完了,一个孩子还在读,老师耐心等待,并拍了照。之后表扬:当其他人都读完了,他还是用原有音量读完,这才是我们鼓掌的原因。
十、课堂口令用得好。时间不到,朗读不停。第一遍读完,站起来读第二遍,第三遍向后转,第四遍向左转。
十一、课堂奖励毫不吝啬。先进入读第二遍的盖章,并说,有人已经进入第二遍了,这个人就是……
十二、整个课堂没有提及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明确讲解或者融入时讲解。(疑惑点)
十三、奖励题要读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