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序

2017-07-17  本文已影响23人  遥远星光

1508年一个春天的夜晚,大明帝国贵州龙场驿站中,王阳明突然从梦中惊醒,像着了魔一样的喊着: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内心求取,完全满足!这就是心学开篇的龙场悟道,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解释为:人人心中自有良知,良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公元960年,道士陈抟正在骑驴看账本,啊不,骑驴看经书,当听到有人告诉他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大宋时,他惊喜地从驴上摔了下来,说:从此天下定矣!而他的身后,跟的是弟子穆修,穆修的弟子则是周敦颐,此人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当然他最为大家熟知的是《爱莲说》,他还以道家语境写过一本书《太极图说》,书中提到了“无极”这一概念,它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周敦颐的身后则是两个相貌相似,神经迥然不同的两个亲兄弟,哥哥程颢满脸和气,弟弟程颐则神情严肃。兄弟俩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无极理论中抽出“理”和“道”的概念,并自成一家,这就是理学的雏形,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有一种标准,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二程称之为“天理”,而“天理”的敌人则是“人欲”(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要“存天理,灭人欲”,饿了吃饭时天理,但非要吃鱼翅和熊掌就是“人欲”,困了睡觉是“天理”,但非要有美女陪睡就是“人欲”,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都是人欲。

如何“存天理灭人欲”,二人方法不同,虽都认同任性本善,程颢认为,天理在心中,只要在自身下功夫即可,但程颐则认为不能仅从内心下功夫,必须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来让自己的人性达到至善的境界。但是理学在“存天理灭人欲”上过于严苛,认为连一个“修身”都做不到的人,怎么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问题是,道德和能力扯不上半点关系。

理学修养的方法是读经书和持敬。持敬就是统一自己的精神,抑制人欲,时间之后经常反省,最好的实践方法就是静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