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公益—我跨过重重阻碍,只为带你冲破黑暗的边界
文章的开头,想让大家先看一张长图,或许已经有些人已经看过,但是这次请再细心感受一下。
图中这只导盲犬叫耳思,在经过导盲犬重重培训之后终于来到了它的主人身边。大家别小看导盲犬的培训,每一只导盲犬的到来,都需要经过重重困难,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狗狗都适合做导盲犬的。
首先导盲犬备选犬在断奶后会立即送往严格挑选过的寄养家庭中生活至一岁,并且在这段时间里,需要保证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活动量,若养过拉布拉多和金毛(这两种是主要犬种)的人都知道,他们虽然温顺,但小时候的确调皮,咬破鞋子咬开靠枕咬断插头线什么的很常见。但寄养家庭父母不能打骂,需要按照训导员教的方法对幼犬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相应的处罚方式,这样即可以让预备导盲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家庭生活,也可以为它来日服务盲人打下良好的生活能力。
在一岁之后这些备选犬会回到基地,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筛选。
比如枪声训练,大多狗狗是会害怕这种声音的(所以过年的时候狗狗很难熬),如果这些备选犬不能经受这种训练,听到后乱窜的话,就会被淘汰;在训练的这十个月左右时间中,如果有狗狗出现无缘由的狗吠、对人出现攻击性行为或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会被淘汰。
导盲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因为日后服役会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就算是日晒雨淋,训犬师对于狗狗们的训练也都不会停止。
视障人士申领导盲犬在我国是免费的,除了来往导盲犬基地的交通费、导盲鞍等器具费之外,不用任何费用,在我国申领到申领成果大概要两年,但估计之后等待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那盲人朋友又是如何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导盲犬的呢?
首先通过基地对于盲人家庭的考察之后,盲人需要亲自来到基地,人与犬之间会有一个相互的选择,例如人与狗之间行走速度的快慢、高矮等是否适配,狗狗对人的亲近程度等等,且找到合适的狗狗之后,会在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共同训练,训练一些日常生活化的内容和口令等。
央视在2015年曾播出过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叫《导盲犬珍妮》。片中的女主人公陈燕是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她需要经常外出帮客户调钢琴。经过一番辛苦之后终于申请到一只导盲犬,但即使申请到了导盲犬,陈燕的生活依旧不顺利。
以不允许携带宠物为理由,公交车和地铁等交通工具多次拒绝了陈燕的请求,最后导致珍妮听到地铁两个字就会表现出不开心。而且即使上了车,地铁上人们投来异样的眼光和背后的讨论声,也让陈燕如坐针毡,最后不得不选择搭黑车出行...
我曾在一次地铁上亲眼目睹,一名携带导盲犬的盲人在车上时,他的座位旁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坐上去,甚至后来有个人坐上去之后,发现旁边是一只导盲犬,眼神中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眼神。
中国总共一千六百万视障人士,然而只有一百四十余只导盲犬在服役,导盲犬在众多工作犬中培养费用是最高的,一只导盲犬的培训费用高达10—20万人民币,不仅如此,对于狗狗的品种也是最挑剔的。
而作为一只导盲犬,它这一生将放弃很多权利。它们无法成为父母,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工作时绝不能分心,不能与除主人外的其他人或者狗狗接触...
导盲犬作为“盲人的眼睛”出现在公共场合,本身就是作为盲人的基本权益的存在,而身为健全人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心怀一些包容呢?
请大家了解导盲犬,支持导盲犬和盲人出行,并且请记得要遵循“四不一问”原则:不抚摸,不喂食,不呼唤,不拒绝。同时询问盲人是否需要帮助,拍照也请不要开闪光灯,为了理想中的未来中国的“温情的社会”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