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历程全记录

这些“杜月笙”,我并不推荐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8人  SHEROtomorrow

这几天看杜月笙都要看走火入魔了。说好的一周专题,今天也是最后一篇了,周六会给大家整理一篇关于杜月笙的影视作品集。如果看书看不下去呢,就去看影视剧吧。但是提前说好,这些影视剧呢,我也是没看过,只是看评分推荐,至于还原度啥的,就没办法给出建议了。当然,也欢迎看过的小伙伴推荐哦,期待大家的留言。

好啦,言归正传。今天讲的是两本我不推荐的关于杜月笙的书。

首先,《上海教父:杜月笙》。

原因有二:文风草率,用词难以接受;叙事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

先说文风。估计是想用说书人的口吻来叙事,但是,用词实在让人不解。作者将少年时期的杜月笙称之为“小朋友”、“这小子”等等,全然口语化的描述,实在没有什么美感,阅读起来怪怪的,不是我喜欢的文风。

例如,在说到杜月笙的继母在他父亲死后,依然维持生计养育杜月笙还送他上学的时候,居然是这样描述的“张女士还是想了办法,虽然是他的死鬼丈夫的前妻生的孩子,她仍然尽到了做继母的责任。不过掌声不要太大,也不要过于长久,因为仅仅四个月,杜小朋友又辍学了。”

这文风真的看不懂。总之,全程都是这种画风,如果你喜欢倒是可以看看。

封面

再说叙事。作者经常拿现在的情况来做对比,还引经据典,不知道意义何在,反叫人觉得困惑。

例如,写到杜月笙没有家人之后在街上流浪,是这么写的“就如街上一只原本有家的小狗,在他还没长成成年狗之前,却不幸的成为流浪狗。这样的日子真的很不好过,要不,就是今天繁华盛世的日子里,8岁小朋友试试独自上街行乞的感受,一准饿得眼发花也没人理睬你,何况那是一个接盛行的年头?如果说元代末期朱元璋小时候命苦的话,这位小朋友的命比他更苦,而且苦N倍。”

比喻也不是很恰当,后面的解释更加难以理解,有什么可比性呢?

其次,《旧社会黑社会老大杜月笙野史》。居然还有上下2部。

如果,你是想看故事,不追求其历史性公正性真实性,还是可以愉快的当作小说阅读一下。

尽管,描述的事件可能是发生过的,但是连对话表情书信内容都有,确实是创作的内容大于事实的内容了。

故而,不推荐。

封面

关于杜月笙,正史也好,八卦也罢。《杜月笙全传》《上海往事:杜月笙与孟小冬》就足够了解了。一本详尽,一本基于史实的感性。都能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领略一个人物的一生。

P.S. 关于杜月笙的文学作品就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喜欢或者推荐更好的书籍的读者可以留言给小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